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华为何自唐以后就逐渐衰落了?

中华为何自唐以后就逐渐衰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5 更新时间:2024/3/13 17:04:59

大唐的强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当时中华文明占着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唐王朝也是震慑四方。那么为何大唐以后这样的优势渐渐式微了呢?

有人说你的意思汉唐不如秦朝了,其实就是不如。秦朝由于秦始皇帝功劳太大没人敢反对他,所以他能专权,以致国内问题丛生。但是如果秦朝实现正常权利交接,而不是胡亥赵高上台,那么整个朝政应该是正常的宰相和皇帝总领朝政,甚至宰相权力大于皇帝,这样的秦朝至少传世不会少于汉朝的四百年。如何证明我上面说的呢?

你看汉朝初年到汉武帝之前就是按照的秦制,就是相权和皇权互相遏制。汉朝初年就出现了文景之治,这就是皇帝与宰相共同的努力的结果。此后的贞观之治之类的就不是大臣能左右得了,皇帝好就有大治,皇帝不好谁也不能怎么他。但是这一时期皇帝要是昏庸,宰相可以行使国家政权,像刘邦知道什么经济建设,还不是萧何在主持国家大政,刘邦也都放心的交给他。

到了汉武帝结果开了坏的先例,弄出个中书令来分相权。因为宰相是从国家整体去考虑问题,常常与汉武帝的意志相悖,尤其汉武帝不顾国家经济状况,一味的扩张,结果导致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在国家经济凋敝之后无法在控制,倒是引来了一群外族人进来。直到汉宣帝就是那个乌龙闯情关的猪脚汉朝才从新达到武帝中期的鼎盛时期,国家富裕四方来朝,这个皇帝实际上才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可惜命短。但是汉武帝弄得这个分相权的手段,却被以后的皇帝学会了。

到了唐朝很多人会说,唐不输汉朝,我只能说你大概是只知道中学历史上对贞观之治的描写,所以你以为唐朝都是贞观之治。唐朝的时候相权已经被平衡的差不多了,相权分为三个部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本来宰相与皇帝都有全国的行政权,现在是行政决策审核三权分开了三者互相制衡职能皇帝来裁判,结果现在所有都得皇帝下最后决断,皇帝不干你什么也别想干,遇到好的皇帝像唐太宗这样的就有贞观之治,他之后就都不行了。有人说武周,李隆基前期也不错呀!如果你读过唐史你就知道后面的水分有多大,武周开始对外就不行了,对内还算可以。

到了宋朝中书门下并在一起,尚书省没有了,但是弄出了个参知政事副宰相牵制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何况还有枢密院和三司使把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分走了,所以宰相权力变得更小了,这时实际上可以说以前在一个政事堂干活的宰相都被分成了东府中书门下,西府枢密院。所以才有庆历新政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直接把宰相撤了,好了你们都别干了我自己干了。虽然后面有所谓内阁出现但是,那跟相权差远了,所以你才能看到明朝有那么多奇葩皇帝,本来皇帝不干事情,在以前宰相时代国家照样可以干的好好地,现在内阁的票拟没有皇帝批你玩个卵子,从此只能跟着皇帝的昏庸朝政江河日下,到了崇祯算是个好皇帝了,但是积贫积弱玩不动了。清朝更甚,大家都是奴才皇帝不批你真不敢自己去干,明朝怎么说内阁还是有一定尊严的,绕过皇帝干了,很多时候也不会怎么样,清朝谁都不行,本来经过康乾之后奴性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更不可能有自己擅自做主的情况,最后清朝的一老一少只能跟着皇帝一起被历史湮没。

唐以后皇帝专制制度是越来越趋于鼎盛的,但是别忘了,帝制他是个落后的制度,所以它发展的越好,社会就会越落后,整个社会的才能不能被完全发觉,全凭皇帝的英明,所以你看到秦朝之后越来越少侠士,都变成奴才喊一声“皇帝英明”,像五鼠见到皇帝真的变成老鼠了,哪还有侠士风范。我昨天写宋明亡于少数民族的原因还有人说看不懂,这不是明摆着吗?皇帝集权于自己手里,让大家都当奴才,你见过有愿意把江山丢给奴才的皇帝吗?宁愿弱自己的奴才,养肥外人,也不能让自己的奴才爬到自己头上。所以皇权越加强我们民族就越弱,所以我说但就社会制度来说宋是强于明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主丈夫驸马这一称谓由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皇帝女儿的丈夫被称之为驸马,那关于驸马这一词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从古装剧中,我们能知道不少古代的常识,比如皇帝的女婿叫“驸马”。皇帝的女婿有很多称呼,比如帝婿、国婿等,这些称呼我们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可是“驸马”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一】来

  • 古代妓女老后该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从事妓女行当的女子,大多是走投无路的可怜之人,但凡有点余地她们都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少时花容月貌之时生活还能好点,一旦花容失色年老体衰之时,等待她们的只有无尽凄苦。那么,妓女年老之后究竟该何去何从呢,是否会有改变命运之法呢?妓女是个古老职业,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曾办过官营妓院,就是国相管仲办的。

  • 盘点历史上的九大特殊的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进入仕途官场的唯一途径。一旦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了状元,就可以虽满朝文武大臣同朝为官了,那时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我们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出

  • 《七子之歌 》是指哪七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年《七子之歌》红透半边天,这首歌唱出多少爱国主义者的赤忱之心。这是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祖国母亲失而复得的孩子们吧。第一个:澳门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

  • 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经过无数个朝代,一朝衰落一朝兴起,一个皇帝退位或去世,另一个皇帝登基,这似乎就是中国历史的规律。但是别看做皇帝多么光鲜亮丽,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有昏庸无道的皇帝。皇帝不好当,所以曹操那么大权在手,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于水浒里的宋江,聚集一百零百位好汉,听说朝廷要来招

  • 此人竟然比司马懿更厚更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最深知厚黑学精髓的非司马懿莫属,当然了还有刘邦。不过我觉得有一位比司马懿,刘邦更厚更黑。这个人呢,就是徐阶,明朝首辅徐阶。那这时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司马懿在外最大的对手是诸葛亮,在内最大的对手是曹爽。曹爽和他爹曹真比起来,那绝对是不堪重用之人,别说司马懿了,即便是三国时期的二

  • 皇帝亲笔 手书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来欣赏下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皇帝的亲笔书法明太祖朱元璋亲笔信唐太宗李世民手迹东汉章帝刘烜东吴大帝孙权手迹晋哀帝司马丕手迹晋武帝司马炎手迹晋宣帝司马懿手迹明成祖朱棣手迹明神宗朱翊钧手迹

  • 历经千年不朽的地宫,为何能纹丝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各位读者介绍下关于“地宫”的故事。那是是地宫呢?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多见于帝王陵寝和佛教高僧。其实小编也是一个对历史古迹等非常喜欢的,在我看来,地宫不单单是为帝王安葬修建的陵墓,它其中的价值,历史背景

  • 不论何罪都可赦免,唯独这类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各种犯人,皇帝大赦天下的时候不论犯过什么罪都可以被赦免,唯独一种罪永远不可被大赦,那到底是哪一类呢?唐太宗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国力强盛,四夷臣服,贞观之治的盛况使得龙颜大悦。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规定不论罪恶轻重,即便是打入死牢的死囚犯人,统统予以赦免。

  • 中国历代大赦天下贪官不予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惩治贪官的力度极其严格,全天下任何大罪都可获赦,唯独贪赃不得赦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首创此例的唐太宗是如何做的吧。唐太宗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国力强盛,四夷臣服,贞观之治的盛况使得龙颜大悦。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规定不论罪恶轻重,即便是打入死牢的死囚犯人,统统予以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