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十二金人下落之谜

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十二金人下落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2/12 21:40:29

秦始皇为什么会铸造十二金人呢,十二金人有什么作用,十二金人又去了哪里?十二金人下落之谜真的没办法解开吗!

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得甚为广泛。在传说中,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另一方面他几乎又成了暴君、残忍的代名词。秦始皇为了永世享用他的征战功绩,做出了种种至今在世界上仍让人叹为观止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解不开的历史之谜,十二金人的铸造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秦都咸阳,秦王宫阿房殿前,屹立着12个铜器铸造的大铜人,因为铜是黄色的,所以又称做“金人”。它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难运输,而且它们浑身雕有精细的花纹,且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

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记录了十二金人的故事。

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

令人奇怪的是,秦始皇要铸造这12个金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耗费巨资铸造这又笨重又没有实际作用的金人呢?围绕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主要说法:

在统一全国后,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但由于吕不韦曾经专权的阴影和辛辛苦苦征战得来的皇位不易,为了实现自己当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的宏伟愿望,所以他坐稳皇帝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确保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

要坐稳天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收缴和销毁流散民间的各种兵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别人的武力夺权。于是,他总是在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来收缴全国的兵器。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在大臣们的陪同下,秦始皇观看舞灯笼和各种杂耍。正当在看得高兴的时候,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里拿着刀剑等兵器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看见后,又想到了自己的长久以来的心病。

这时候,恰巧临洮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12个巨人,而且他们当地还传唱着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悦。于是他假托征兆,说这是顺应天意,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阳,铸成12个金人。实际上,秦始皇收兵器铸造铜人,完全是出于巩固自己皇位的考虑。

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有一天,秦始皇正在阿房宫中休息。突然,梦到天气大变,天空昏暗无光,并且伴有鬼神妖魔作怪,于是他非常惊恐害怕。正在他手足无措之际,忽然有一个一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老道来到他的面前。

这个老道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挥动着手中的拂尘,指点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说完,随着眼前金光一闪,老道人便不见了。秦始皇也从梦中惊醒了。秦始皇梦醒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到咸阳,铸成了12个金人。有很多专家学者也曾经指出,秦始皇一生非常相信方士道人的话,再加上建国之后的担忧心情,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十二金人下落之谜:

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不到这12个金人的踪影了。那么,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如此巨大的金人会不翼而飞?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12个金人毁在董卓的手上。东汉末年,董卓率军攻入长安,将其中的10个金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

当成百上千的工匠们将之运到溺城时,由于金人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金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600年的12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比较乐观的,他们根据史料记载认为,这12个金人并未被毁掉。因为12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奇珍异宝一起作为随葬品而葬于秦始皇陵墓之中。现在,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两汉与西域的关系论述两汉对西域经营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论述:两汉与西域的关系是怎样的?两汉对西域经营管理的方式有哪些?小编这就为你介绍:两汉简介两汉,即汉王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

  • 王莽篡汉背景过程简介王莽篡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的过程是怎样的?王莽篡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

  • 鸿门宴典故简介鸿门宴讲的什么故事鸿门宴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典故简介:什么是鸿门宴?鸿门宴的典故著名来的?鸿门宴的结果怎么样?来看下文:鸿门宴典故简介《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

  • 光武中兴简介光武中兴的措施如何评价光武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武中兴简介:光武中兴的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价光武中兴?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光武中兴简介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

  • 荆轲生平简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荆轲是谁?荆轲的生平故事是怎么样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了解吗?荆轲最后是怎么死的?本文来说说荆轲的故事。荆轲简介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

  • 汉光武帝刘秀生平简介刘秀的故事如何评价刘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刘秀生平简介:刘秀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刘秀?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汉光武帝刘秀生平简介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 宋玉简介生平经历代表著作介绍宋玉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人宋玉才学渊博,现今很多典故都因他而来,宋玉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作品?宋玉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的史实介绍吧!宋玉简介: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

  • 郡国并行制的背景原因简介郡国并行制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郡国并行制简介: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是什么?郡国并行制有什么意义作用?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郡国并行制简介汉代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分封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一、汉朝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

  • 屈原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屈原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国诗人屈原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有哪些代表作品?屈原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风格特点?一起了解一下诗人屈原吧!屈原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

  • 韩信胯下之辱简介韩信胯下之辱故事详细介绍有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胯下之辱这个故事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吧!韩信胯下之辱故事简介: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其实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