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安帝的阎皇后为什么被宦官政变推翻?

汉安帝的阎皇后为什么被宦官政变推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2/12 19:39:53

安帝亲政并没有几年,延光四年(125)三月,他南巡到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突发重病而死,年仅32岁。安帝的皇后是荥阳人阎姬,因此在邓氏族灭以后,外臣中最受重用的就是皇帝的舅舅、大将军耿宝以及皇帝的妻兄、大鸿胪阎显。

阎皇后没有生子,嫔妃李氏生下一子,取名刘保,令阎皇后非常妒忌,于是毒死李氏,还奏请安帝废黜了刘保的太子地位,贬为济阴王。安帝去世,阎皇后和哥哥阎显,以及宦官江京、樊丰等人商议说:“如果消息泄漏,朝中公卿们一定会拥立济阴王刘保的,到那时候,咱们就都危险了。”

于是暂时封锁消息,等到出巡队伍匆忙赶回雒阳后,才正式公开安帝的死讯。

刚刚宣布安帝驾崩的消息,还没来得及确定继承人,阎皇后就先自上尊号,当起皇太后来了。她以太后诏命进封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然后兄妹两个专断独行,决定迎立济北惠王之子北乡侯刘懿。刘懿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内宫、外廷,争权夺利的斗争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阎显非常忌惮大将军耿宝位高权重,威震当朝,于是怂恿士大夫们上奏,弹劾耿宝及其党羽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谢笃、大将军长史谢宓、侍中周广等人,和野王君王圣、其女王永、其婿樊严内外勾结,作威作福,擅乱朝纲。在阎太后的批准下,樊氏和谢氏诸人全被处死,耿宝被贬为则亭侯,遣送回乡后被迫自杀,王圣母女被流放到雁门。朝中清洗一遍,剩下的大都是阎氏兄弟及其党羽。

虽然阎氏干掉的,全都是一批不法之徒,但他们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不但得不到外朝公卿士大夫的好感,反而得罪了内廷相当多的宦官。刘懿在位仅8个月,连年号都没改就一命呜呼了,阎氏兄妹又想从诸侯王子中挑一个年幼好控制的推上皇帝宝座,宦官孙程等人发动政变,一呼百应,瞬间颠覆了阎氏的统治。

刘懿还没有咽气,只是病重的时候,孙程就对前太子、济阴王刘保的部下长兴渠说:“你们大王乃是嫡子,并没有失德,先帝听信谗言,才将其废黜。假如北乡侯一病不起,只要同心合力,干掉江京、阎显,则大事可成。”长兴渠点头赞同,帮他联络了中黄门王康、长乐太官丞王国等人,合谋起事。

延光四年(125)十月二十七日,刘懿病逝,阎太后兄妹又商量着召各诸侯王的王子进京,从中挑一个继承皇位。那些孩子还没能赶到雒阳,十一月二日,孙程和王康等18人一起密会盟誓,四日晚间,他们聚合在崇德殿上,结伴进入章台门,把正在议事的大宦官江京、刘安陈达全都杀死。

李闰当时也在场,吓得混身哆嗦,孙程因为李闰威信很高,就举刀威胁他参与政变,说:“你必须坚决地拥立济阴王,不能反悔!”侥幸拣得一条性命的李闰只得点头答应。

于是众人挟持李闰当首谋,迎接济阴王刘保入宫做皇帝,就是汉顺帝。他们召集内廷的尚书令、仆射等要职同来护卫,孙程亲自领兵防守宫门。

阎显恰巧正在宫中,听说政变消息后,吓得手足无措。小黄门樊登劝他请下太后的诏命,调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等人带兵进驻朔平门,以抵御孙程。阎太后当然听自己哥哥的话,立刻把太后印章交给冯诗,说:“能捉到济阴王的,封为万户侯,能捉到李闰的,封五千户侯。”谁知道冯诗也颇痛恨阎氏专权,他把前来迎接自己的樊登砍了脑袋,然后收拢兵马,回营驻扎去了,不愿淌这趟混水。

阎显的弟弟阎景是担任京城治安要职的卫尉,他仓促召集人马,占据了盛德门。孙程派人通知内朝各位尚书,要他们捕拿阎景。尚书郭镇当时正卧病在床,听到消息大为兴奋,立刻跳起来,率领值班的羽林军杀奔阎景而去。双方碰面,郭镇先高喊:“别动手,我是来宣诏的。”阎景说:“你宣的是谁的诏书?”怒气冲冲地拔剑砍去,郭镇一闪身,阎景砍了个空。

郭镇一看这种情况,不动手是不行了,于是也抽出佩剑,一剑把阎景斩落车下,在他左右的羽林军们一拥而上,长戟叉颈,逮捕了阎景。众人随即把阎景送交廷尉大狱,当晚就把他处死了。

事已至此,阎显毫无应对之策,只能束手就擒,不久被杀,阎太后也被幽禁起来。阎氏诛灭,新皇帝下诏奖赏有功人员,封孙程为浮阳侯、王康为华容侯、王国为郦侯、黄龙为湘南侯、彭恺为西平昌侯、孟叔为中庐侯、李建为复阳侯、王成为广宗侯、张贤为祝阿侯、史汎为临沮侯、马国为文平侯、王道为范县侯、李元为褒信侯、杨佗为山都侯、陈予为下隽侯、赵封为析县侯、李刚为枝江侯、魏猛为夷陵侯、苗光为东阿侯——一共19个列侯,全都是宦官。

李闰因为是被胁迫参与政变的,所以没他的功劳。

邓氏想要平衡外戚和宦官的势力,但自己就被宦官打倒了,其后新的外戚耿氏、阎氏上台,因为内斗,反把宦官也牵扯了进去。

宦官不甘心受人挟制,反攻倒算,阎氏家族纷纷人头落地。然而宦官们并无法独断朝政,顺帝继位后不久,更为嚣张跋扈的新外戚又上了台,那就是已经蛰伏了多年的梁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乱世奸雄:曹操是怎样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借着袁绍的势力,打败数十万青州黄巾残部,随即被迎入兖州,继任为刺史。他南下打败袁术,又因私忿进攻徐州,结果兖州大部被四处辗转的吕布袭取。兴平二年(195),曹操赶走吕布,重新站稳脚跟,就派部将曹洪领兵东去,迎接献帝。曹操与其他许多割据军阀不同,他有政治头脑,更懂得发展经济,两条重要策略推动他走上

  • 刘秀是如何以少胜多击败王莽大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3年,汉军立刘玄为皇帝,正式建立了与王莽对立的汉政权。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宛城,另一路向北进攻,连克昆阳等地,起义军的风起云涌,已经让王莽如坐针毡,刘玄的称帝更加让王莽忍无可忍。于是王莽从全国各地,集结了四十二万大军,进攻南阳,准备彻底消灭汉军。而这时,汉军的主力还没拿下宛城,如果此时王

  • 西汉大将军李陵投降匈奴之谜: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西汉大将军李陵为什么会向匈奴投降,李陵向匈奴投降有哪些原因?李陵(?~前74),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年轻时为侍中建章监。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向汉武帝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很欣赏他这种勇气,就准奏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于这年九月率5000人从居延

  • 王莽简介王莽篡位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弑君篡位的故事耳熟能详,只是王莽为什么会弑君篡位呢,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王莽简介: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

  • 王莽生平简介王莽的故事王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生平简介:王莽的故事是怎样的?王莽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王莽?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王莽生平简介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王莽

  • 秦始皇简介秦始皇生平故事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对秦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对于秦始皇的父亲是谁一直都难以弄清楚,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秦始皇的生平故事,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不是吕不韦呢?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

  • 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十二金人下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什么会铸造十二金人呢,十二金人有什么作用,十二金人又去了哪里?十二金人下落之谜真的没办法解开吗!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

  • 两汉与西域的关系论述两汉对西域经营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论述:两汉与西域的关系是怎样的?两汉对西域经营管理的方式有哪些?小编这就为你介绍:两汉简介两汉,即汉王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

  • 王莽篡汉背景过程简介王莽篡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的过程是怎样的?王莽篡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王莽篡汉简介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

  • 鸿门宴典故简介鸿门宴讲的什么故事鸿门宴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典故简介:什么是鸿门宴?鸿门宴的典故著名来的?鸿门宴的结果怎么样?来看下文:鸿门宴典故简介《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