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湖厮杀成性,为何官府不管?

江湖厮杀成性,为何官府不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4/1/25 10:08:44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 儒以乱法,侠以武犯禁”。在武侠小说中,韩非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被体现地淋漓尽致,那些江湖中人上者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忍辱负重;下者纯粹是为了争个武功高低,便视生命如草芥。可以说,他们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这些魔头视杀人为家便饭,看哪个不顺眼便拎来杀掉,有些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来练功(九阴白骨爪)升级。还有些人背负“血海深仇”,为报仇雪恨,餐风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人那一刻的快感。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中的侠客,为了正义,光明正大地铲除恶人。但是问题是,这些江湖人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地一刀宰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官府却很少过问,似乎对这种事持一种默许的态度。

“侠以武犯禁”,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往往为了惩恶扬善不惜用暴力触犯律例,这是官府所不满的,但是这却成了在苦难的年代人民的一线期望。所以说,最初的武侠,便是侠盗,惩恶扬善,劫富济贫,实际上是有官府的,但是他们站在了官府的对立面。到了金老的时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武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大多是朝廷的附加,反贪官但不反朝廷,当朝廷遭到外族势力的威胁时,他们会率先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在天龙双雕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

天龙和双雕时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江湖中人与官府相处最好的时期,那时中原政权受到外族势力的威胁,处境十分危险,江湖各大门派则成为了捍卫中原政权的坚强后盾。乔峰用生命换来了辽两国数十年的安宁;郭靖则率领中原豪杰镇守襄阳数十年抵抗蒙古人的侵略。虽然这期间,江湖上纷争不断,各大门派间也有厮杀,但由于侠义之士的存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基本上都内部解决了,因此,官府极少插手。

到了元末明初,《倚天屠龙记》中的六大门派基本上和官府井水不犯河水,唯独作为明朝的前身明教却看不惯蒙古官兵对老百姓的欺压,把驱除胡虏作为本教重任,扛起了反官府的大旗。也正是这个原因,朝廷官府把明教中的人都当成十恶不赦之徒,对其诛杀极严。明教中人为了活命,行事不免隐秘诡怪,以避官府耳目,名门正派的侠义道却把他们当成歪门邪道,瞧不起他们,这才有了后来的六个门派围攻光明顶。

而《笑傲江湖》所处的时期,官府对江湖事情几乎持一种放任的态度。 林家血案中,青城派杀了那么多人,林家几乎被灭门,但是从始至终也没有看到官府的人来办案。 要知道,福州是个大地方,林家也是个大户人家。还有刘家灭门案,老刘被认命为中高级武官,结果刘家却被当着成百上千人的面全部杀掉。公然杀害朝廷命官,嵩山派简直没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看来,令狐冲公然袭击吴天德,抢夺官印和告书这种事情根本就微不足道。有人说,笑傲整篇就是政治隐喻,整个江湖就是官场的缩影,只是把矛盾用武力斗争的方式描写出来,再描写官府立场就有重复了,从这来看不无道理。

到了金庸小说中的明末清初后,江湖与官府之间已经不能和谐共存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到了民族矛盾的范畴,由于官府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反政府武装的存在,因此,无论是天地会、还是红花会都遭到了官府的严厉打击。武侠中,这段时期的激烈打斗基本上都是江湖人与官府之间的正面较量。从他们之间的正面对抗可以看出,江湖中人在朝廷面前是多么的弱势。

可见,在金庸的小说中,如果不是上升到民族大义,江湖中人跟官府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厉害冲突,官府对于江湖中的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你觉得官府斗不过江湖中人那就错了,事实上,很多时候“武林高手”干不过官府。只要是官府哪怕是衙役,都能吃饱喝足,而所谓的武林中人,也就是所谓游侠儿,只不过是社会的底层人员,有一顿没一顿,穷文富武,可想而知官府中人的攻击力一般高于武林中人。《天龙八部》中,那些武林人士面对辽国的正规军队是什么状态,一看便知。

因此,在武侠小说中,只要不是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如明教),管你如厮杀,官府很少过问,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如果有谁破坏了规则,无需官府动手,自有这些规则的捍卫者来维护正义。这时候,江湖和官府更像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他们各自管理自己圈里的事。但是,如果江湖中人威胁到朝廷的统治,那么朝廷定会毫不留情地以剿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三位皇帝死的这么惨,这种病如今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对于此症状在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其对消渴症的描述:“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在历史上

  • 历史上两大神算:孔明先生和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从这诗词看说的是中国历史上两大料事如神的人物。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他俩。诸葛亮自是不必说,他每每自比管仲、乐毅,匡扶汉室,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在他辅佐刘备的过程中,智计百出

  • 农民身的陈永贵是如何成为副总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总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奇迹,上世纪60年代,陈永贵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寨精神。那么这个出身贫农的陈永贵是如何成为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相关事迹:1964年12月,陈永贵到北京参加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6日上午,会议刚结束,他随着大家一起走出会场,忽然听到周恩来在背后喊他:&

  • 隋永清成为宋庆龄的女儿竟然是因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永清,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之养女,新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知名艺人,中国极高规格的当代收藏艺术家。那么隋永清是如何成为宋庆龄的养女的呢?这其中竟然还有一段奇葩的故事。宋庆龄已去世30多年,隋永清如今也年近花甲。但她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声音清脆悦耳。采访前与隋永清短信联系时,她不失顽皮,还发来不少

  • 这几个省为何建国之后就没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历史课的时候,近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战期间总是可是看到察哈尔,绥远,热河这几个省的名字,为何却在建国后就消失了?中华民国政府曾置塞北四省,分别是察哈尔、热河、绥远和宁夏,现今只有宁夏还是一个单独的省级单位,其他三个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察哈尔简称“察”,以蒙古族察哈尔部命名

  •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官职大体可以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

  • 明朝与汉朝相比,最大的差距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和明朝都是汉人正统的大王朝。那么汉朝和明朝最大的差距在哪呢?刘邦建立的王朝,盛极一时,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符号。明朝,作为一个曾经强大的王朝,近代以来为人青睐,明朝前期开疆拓土,远征异域,《明史》说:“远迈汉唐。”又说:“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rd

  • 明朝与汉朝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刘邦建立的王朝,盛极一时,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符号。明朝,作为一个曾经强大的王朝,近代以来为人青睐,明朝前期开疆拓土,远征异域,《明史》说:“远迈汉唐。”又说:“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意思是:明朝的疆域和武功,已经超越汉唐,为历史之最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五位智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人才辈出。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历史上的五名智者一起来看看吧。NO.5张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

  • 古代皇帝选妃子主要看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宫廷最为森严的地方就要属皇帝的后宫了,下面,我们就俩看看古代皇帝的后宫都是如何挑选妃子的的吧。在我国古代,皇帝选妃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即要看家庭背景,又要看文化修养,并非女子无才便是德。最重要的是看身段模样,而模样主要看脸。一张脸必须达到三项硬指标方有可能入选。一、眉眼要平。与人交谈时要注意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