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55 更新时间:2024/1/19 10:48:49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

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

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没有生儿子的,汉武帝以为是上天的捉弄,非常虔诚地祭拜神鬼。

一晃9年过去了,汉武帝还是没有儿子。事关汉室江山,汉武帝整日吃不香、睡不着。

直到汉武帝25岁那年,皇后卫子夫才有孕,十月怀胎,终于生了个儿子。这一下可把汉武帝乐坏了,他给儿子取名叫刘据

刘据长得大眼睛,水灵灵的,白白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汉武帝封他为皇太子。

说来也奇怪,皇后生了一个儿子后,其他的许多爱妾都为汉武帝生下了儿子。王夫人生了儿子刘闵,李姬生了儿子刘旦刘胥李夫人生了儿子刘髀。

儿子一多,刘据就不大吃香了。刘据一天天长大,汉武帝发现刘据为人忠厚,但是没有理想抱负,做事优柔寡断,没有魄力,便认为这孩子的才能没法和自己相比。

武帝看着刘据,有时竟自言自语道:“这孩子仁慈有余,刚烈不足,不知能不能担当天下的大任呢?我汉朝江山能否壮丽依旧呢?”

有一次汉武帝自言自语时,正好被江充听见了,他也不吱声,悄悄地退了下去。

江充原来是赵王的门客,得罪了赵太子,赵太子想杀他,他便逃到了长安。

汉武帝认为他身为门客,竟能不畏权贵,敢告发王子,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便下令:不许赵太子再追究此事,而且还把江充留了下来,封他为直指使者,专门负责监督贵戚近臣。

江充这个人,确实有一套本领。他能够揣摸人的心思,投其所好。这次偶然机会听到汉武帝的自言自语,便知道皇上有另立太子的意思,于是他便想方设法地找皇太子的不是。

有一次江充出去做事,途中遇见太子的家人坐着马车在御道上行驶,他立即拦住了马车,对驾车之人说道:“难道你不知这中间的道路是专门为皇上车马行驶的吗?你竟敢目中无君!”太子刘据知道此事后,赶紧派人去求情,对江充说:“不要上奏皇上,车夫也是无意的。”

但是江充为了讨好皇上,诬陷太子,对太子求情置之不理,立即上奏汉武帝,还把太子求情之事说了一遍。汉武帝听后非常赞赏江充,对他说:“当臣子的就应该这样不畏权贵,我没有看错人啊。

江充因此事,更加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不久,任命江充为衡水都尉。

汉武帝有个宠姬名叫赵婕妤,一日生下一子。说是怀了14个月才得出生。汉武帝认为这个孩子非同寻常,和一样都是怀胎14个月才出生,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再加上宠爱其生母,就想立这个孩子刘弗陵为皇太子。

汉武帝想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当然也被势利小人江充看了出来。他买通了一个叫胡巫的人,当着汉武帝给刘弗陵看前程。那个胡巫按着江充所说的去说:“陛下,此子不寻常,与尧乃同命,将来定有一番大作为,必能使汉室江山更加强大!”

汉武帝听了,更加觉得刘弗陵这孩子将来能治理天下了,也更加坚定了要废刘据另立刘弗陵为皇太子的决心。但是他没有理由,怕大臣们反对,所以为此事也一直很苦恼。

江充又施了一计,想再次取悦于汉武帝,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为此丢了脑袋。

汉武帝已经年老体弱了,再加上连日劳累,更显得消瘦。江充心里非常明白,自己为了取悦汉武帝,得罪了许多人,特别是皇太子刘据。如果汉武帝死了,刘据继位,恐怕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便想帮助汉武帝废掉太子刘据。这样对自己有两大好处:一是废掉太子刘据,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二是可以取悦汉武帝,趁着汉武帝还没有死,再升几级,使自己的地位再巩固一些。

于是,江充又派人找来了胡巫,自从那个胡巫给刘弗陵看了面相之后,汉武帝就非常信任他了。江充带着胡巫面见汉武帝,对汉武帝说:“陛下,宫中蛊气冲天,一定有人在暗中诅咒陛下,如果不清除,陛下的病就很难安康。”汉武帝非常信任胡巫,便下令江充为专史,带领胡巫去办理此事。

江充有了皇帝的圣旨,变得非常蛮横。他带领10000多人,到处乱抓人,严刑拷打。把平时那些和自己不和的人都抓了起来,有些人禁不住拷打,便屈打成招,有些人被活活打死,还有的不甘心受此屈辱,便自杀了之。一时间冤死数万人。

但是江充还不罢休,他早已把目标瞄准了皇太子刘据。一天,他让胡巫头前带路,直闯后宫,在后宫挨房挖掘,一直挖到皇后、太子宫中,虽然什么也没有挖到,但他却对外边和汉武帝说:“在太子宫中挖到木人,还挖出了一卷太子所写的帛书,上面全是大逆不道的话。”地下的木人是女巫装神弄鬼、骗取钱财所用的物品。这些女巫用木头刻成人型,象征你所嫉恨的人,埋入地下,从而诅咒你所忌恨之人。

汉武帝得知皇太子诅咒自己,大怒。而皇太子则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立即征集士兵杀了可恶的江充和胡巫。

汉武帝本来对皇太子就不满,早想废了他,一看他竟敢不经自己允许就杀害了自己的宠臣,便命丞相刘屈牦带兵追捕太子。

皇太子怎能敌得过丞相,无路可走,最后自缢而死。卫皇后也因悲愤而自杀。

汉武帝一看皇太子刘据已死,并没有立即立刘弗陵为皇太子。公元前88年,他的宠姬赵婕妤因一点小事,竟被汉武帝下令斩首。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死前才立刘弗陵为太子。

身边大臣问汉武帝:为什么因一点小事而杀刘弗陵的生母?

汉武帝道:“国家内乱,往往因皇帝年幼,而母亲很年轻,她不懂治国之道,却要胡作非为,我怕汉朝也如此,才杀了赵婕妤啊!”

众人皆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秀“光武中兴”的另一面 刘秀为什么废皇后改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豪强地主。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大族,南阳郡和河北诸郡响应他起兵的,也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们为了在新莽动乱中保住自己的产业,很多都建筑坞堡,搜集装备,豢养自己的武装。动乱年代,这些坞堡还能起到保护部分百姓的作用,天下太平以后,却变成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恶

  • 大将军窦武最终为何命丧宦官之手?遇事不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羌族是居住在东汉西北边陲的古老的游牧民族。羌人最早称为西戎,据说周人的祖先就曾与西戎杂处甚至婚配,周文王、周武王都很有可能带有西戎的血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周人根本就是西戎的一支。不管怎么说,周人最终东进击败商朝,控制了中原地区,而仍留在青海、甘肃一带的西戎,和中央政权时战时和,最终大部分都被秦国

  • 匈奴为什么要迁徙 匈奴迁徙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晚期,匈奴分裂,北匈奴继续与汉朝为敌。公元73年至91年,东汉联合南匈奴持续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将北匈奴逐出漠北高原。北匈奴则逐渐向西后退,直至顿河、多瑙河流域,并以南俄罗斯大草原为基地,对罗马帝国发动战争,是致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

  • 宦官是什么意思 邓太后是如何利用宦官和外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宦官,是指因为失去生殖能力而被送入内宫服侍君主及其嫔妃的男性,原本以天阉或遭受宫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者为多,后来则几乎全是从小故意阉割,然后被送入宫中的。许多皇帝都认为这些宦官没有子女,家在宫中,既便于控制,也不会想要谋反篡位,比外面的大臣们要可靠多了,往往把自己懒得处理的政务都交付给宦官。可

  • 东汉的末日:董卓是如何入京废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们反对宦官的行动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前仆后继,永不退缩。光和二年(179),著名的酷吏阳球就任司隶校尉,司徒刘郃就鼓动阳球运用手中的权力惩处宦官。正好阳球的妻子是常侍程璜的养女,程璜与王甫、曹节素来不合,就也故意把王甫及其家族违法乱纪之事透露给阳球知道。阳球上奏举发王甫、段

  •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母亲: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身世之谜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史书里记载含糊不清,有人猜测是吕不韦孩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之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史记·秦始皇本纪》又载“秦始皇帝者,秦

  • 东汉宦官势力的开端:汉和帝是如何诛杀外戚势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窦氏兄弟在和帝朝初期,几乎完全掌控着朝政。当时名义上最尊贵的官职是太傅,窦宪看前太尉邓彪为人胆小怕事,名声倒很响亮,就推荐由邓彪出任太傅。此后窦宪想要做些什么,在外朝就指使邓彪率领百官上奏,在内朝就恳求窦太后盖章批准,诸事都得以畅行无阻。然而窦宪并没能开心太长时间。章帝去世后不久,齐殇王之子、赐爵都

  • 苍天已死:黄巾起义的时间是多久 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整个东汉一朝,从光武帝开始,地方上的农民起义就从来没有停顿过。但是东汉早期,农民们活不下去了,大多上山为盗,就算攻破城邑,杀死官员,也顶多自称个“将军”什么的。和帝朝以后,起义规模越来越大,矛头也直指东汉中央政权。顺帝建康元年(144),当涂(今安徽蚌埠西南)人马勉起义,自

  • 商鞅变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鞅本名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远亲。他少年时期就喜欢刑名之学,后来当了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知道他很有才干,但一直没有机会提拔他。后来公叔痤生病,魏惠王来探病,说:“你的病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魏国怎么办啊?”公叔痤说:“我的门客公孙鞅虽然年轻,但是个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家托付给他。”魏惠王没有

  • 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七国之乱最后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小编来说说七国之乱那些事。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