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15 9:25:51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是什么意思?七国之乱发生在那个年代是哪七个国家?七国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样的,七国之乱最后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小编来说说七国之乱那些事。

七国之乱简介:七国之乱是哪七个国家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七国之乱的背景

汉景帝刘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等到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

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经过

诛杀晁错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

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汉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但杀死晁错并没有让七国军队停下进攻的步伐,七国联军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汉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击败吴楚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汉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梁王于是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

梁国城池防守严密,吴兵无法西进,转而奔向周亚夫的军队。周亚夫坚守壁垒,不肯与战,私下却趁机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军断粮,士兵饥饿,几次挑战未果,于是夜里袭击周亚夫军营,佯攻东南面,周亚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备。吴兵果然从西北强攻,未能攻破,吴兵大败,士兵多半饿死或投降走散,周亚夫率军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乘夜逃走,渡过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苏镇江),退守东越,并派人招集残兵。汉廷派人以利引诱东越,东越王骗吴王出去慰劳军队,用矛戟刺死吴王,献其头于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刘戊自杀而死。

平定叛乱

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

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后,其子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到汉营请罪,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在赵地,郦寄领兵进攻赵国,赵王刘遂坚守邯郸,郦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出兵相助。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济北王刘志被胁迫参与叛乱,后坚守不发兵,所以赦而未杀。

齐王刘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

七国之乱的结果

七国之乱,西汉中央政权获得了绝对胜利。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七国之乱的历史影响

七国之乱平息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汉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推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诸皇子为诸侯王;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至此,中央政权的权力大大加强,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由于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其实际地位已与汉郡无异,已经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

平叛战争的胜利,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原诸侯王势力下百姓艰苦的生活,让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盖向全国,可以说为后来汉武帝时代的雄风和多年战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邓氏专权 汉安帝刘祜是如何铲除邓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安帝名叫刘祜,他的祖父是汉章帝刘炟,祖母为宋贵人。宋贵人因为生下儿子刘庆,遭到当时的窦皇后的嫉恨。建初六年(82),窦皇后诬陷她“厌胜”(也是一种诅咒害人的方法),派小黄门蔡伦前往审讯。最终宋贵人自杀,刘庆因此与太子宝座无缘,被封为清河王。清河王一直待在首都雒阳,直到殇帝继位后的延平元年(106)

  • 群雄逐鹿:董卓死因是什么 曹操能为何迎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卓带入雒阳的西北军中,夹杂了很多羌人,他们本就以游牧为生,毫无纪律观念,骤然闯入如此一个花花世界,怎会不放纵私欲,大肆抢掠呢?董卓为了收买军心,不但默许,甚至故意支持这种劫掠。某次,董卓出城游玩,看到郊区大批百姓正在春祭,男歌女舞,热闹非凡。董卓大喜,指挥卫士冲杀过去,把男人全部杀光,女人全部掳走

  • 历史上秦始皇和吕不韦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记》中记载秦国丞相吕不韦本为河南濮阳的巨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满足这种拥有万贯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对王权垂涎三尺。于是,吕不韦打点行装,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精心策划一个大阴谋,将正在赵国当人质的秦王的孙子异人,想法过继给正受宠幸的华阳夫人,转瞬之间,异人被立为嫡嗣,更名为子楚。不

  • 东汉的灭亡:曹丕篡汉是什么时候 汉献帝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了更严密地控制宫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让自己三个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入宫侍奉献帝,不久后,三女都被封为贵人。献帝原本最宠爱的嫔妃是董承的女儿,董承被杀后,曹操派人进宫搜捕董贵人。当时董贵人已经有了身孕,献帝苦苦哀求,曹操不听,还是把董贵人捉出来处死了。献帝伤心之余,毫不记取教训,给皇后的父

  • 汉桓帝为什么要诛杀梁冀 汉恒帝找了哪些帮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桓帝初继位的时候,朝政大权仍旧掌握在大将军梁冀手中。梁冀愤恨李固、杜乔二人一直和自己对着干,就想寻机将其除去。建和元年(147)十一月,清河人刘文企图谋反,暗杀了国相谢暠,想要拥立清河王刘蒜做皇帝,事情败露后被处决,刘蒜也被贬为侯爵,不久后自杀。梁冀感觉这是一个好题目,于是串通宦官们对桓帝说:“李

  • 汉景帝刘启生平故事简介刘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启是汉朝的第几位皇帝?刘启在位有多少年?刘启的故事有哪些?刘启怎么死的陵墓在哪里?本文来说说关于汉景帝刘启的生平故事。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 ,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

  • 汉安帝的阎皇后为什么被宦官政变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帝亲政并没有几年,延光四年(125)三月,他南巡到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突发重病而死,年仅32岁。安帝的皇后是荥阳人阎姬,因此在邓氏族灭以后,外臣中最受重用的就是皇帝的舅舅、大将军耿宝以及皇帝的妻兄、大鸿胪阎显。阎皇后没有生子,嫔妃李氏生下一子,取名刘保,令阎皇后非常妒忌,于是毒死李氏,还奏请安

  • 乱世奸雄:曹操是怎样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借着袁绍的势力,打败数十万青州黄巾残部,随即被迎入兖州,继任为刺史。他南下打败袁术,又因私忿进攻徐州,结果兖州大部被四处辗转的吕布袭取。兴平二年(195),曹操赶走吕布,重新站稳脚跟,就派部将曹洪领兵东去,迎接献帝。曹操与其他许多割据军阀不同,他有政治头脑,更懂得发展经济,两条重要策略推动他走上

  • 刘秀是如何以少胜多击败王莽大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3年,汉军立刘玄为皇帝,正式建立了与王莽对立的汉政权。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攻宛城,另一路向北进攻,连克昆阳等地,起义军的风起云涌,已经让王莽如坐针毡,刘玄的称帝更加让王莽忍无可忍。于是王莽从全国各地,集结了四十二万大军,进攻南阳,准备彻底消灭汉军。而这时,汉军的主力还没拿下宛城,如果此时王

  • 西汉大将军李陵投降匈奴之谜: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西汉大将军李陵为什么会向匈奴投降,李陵向匈奴投降有哪些原因?李陵(?~前74),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年轻时为侍中建章监。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向汉武帝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很欣赏他这种勇气,就准奏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于这年九月率5000人从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