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场人口大迁徙造就了今天的苏南苏北

一场人口大迁徙造就了今天的苏南苏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44 更新时间:2023/12/14 13:20:58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江苏一直是中国经济走在前列的省份。但是话说回来,苏北和苏南的差距有一点大,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一场大迁徙造成的。

元末土地大多为豪强地主霸占,他们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雄厚,朱元璋起兵时,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力量。但当他统一全国之后,就觉得他们成了中央政府的异己力量,而且,豪强地主过分压榨农民,既和国家争夺赋税来源,又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洪武三年(1370)八月,朱元璋说:“近代以来风俗非常奢侈,地方上富民的衣食住行,竟然和公卿贵族一样。”又说:“元代朝庭昏暗无能,权力和财富都让下边夺走,所以终于演变成大乱。”为此,太祖极力防止这种局面的再现。

富豪搬迁

效法汉高祖刘邦徙天下富豪于关中的做法,首先强令富豪搬迁到京师南京附近。洪武初,朱元璋迁江南民十四万户于他的老家凤阳,其中不少为地主,洪武二十四年又徙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于南京,三十年又徙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于南京。朱元璋说:“历史上汉高祖曾徙天下富豪于关中,过去我认为不好,如今想来,首都是天下根本,才知道有的事是理所当然,不得不做的。”豪强地主被迁到中央政府控制力量最强的区域,财势俱失,不能危害明朝了。

江南的地主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奴仆,政府还不允许他们私自回去,他们非常不满。这些人不敢公开回原籍,便伪装成乞丐,以逃荒为名,成群结队,男女老幼,散入江南诸州县乞食,到家扫墓探亲,第二年二三月又回到凤阳,年代久了,就成为习惯了。五六百年来,凤阳花鼓成了东南一带妇孺皆知的民间歌舞。朱元璋还通过严刑重法消灭“奸顽富豪之家”,十余年间几兴大狱,往往不查实就杀人灭宗,江南一带富豪在几年间或死或徙,几乎无一幸存。

占领地域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占领淮河两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领海、泗、安东三州,山阳、清河、沭阳、盐城、桃源、赣榆、天长、盱眙8县。旋又以泗州、盱眙、天长改隶风阳府;并降安东州为县,仍 隶淮安府,以邳州、睢宁、宿迁县改隶淮安府。时淮安府共辖二州九县。战乱使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亟待移民充实。同时,江南地区的地主阶级人士有很多依附张士诚。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的移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

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明末大乱,人口锐减 ,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这就是淮安民间传说中的"红巾赶散"。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整族地"奉旨"迁来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铁头大船,后人在涟水、淮阴"九朱"中以"铁船头朱"加以区别。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又据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实行中盐法

明中叶,实行"中盐法",晋、徽商来淮业盐,并就地定居繁衍。涟水望族程氏,"先世本歙人也,明季始迁安东。灌南县城新安镇,是明朝中叶安徽新安商人在此兴集命名的。高沟地区的汪、程、吴等姓,其先也是安徽歙县人,也是因经商就地“居的。淮安河下镇是著名的徽商、晋商聚居地。

人口迁移

在经历元末战乱的环境之下,由于长江的阻隔,扬州府的属县崇明岛并未受到战火侵扰,得以获得保全.崇明岛位于长江出海口,其沙滩面积狭小,且水道时有变化,所以待战火停歇,人口纷纷往外迁移.洪武二十五年(1392),崇明岛上民无田者2千馀户,迁往江北,这些居民越江而居,迁入地点多在扬州府的通州,海门县境.之后,又有500户无田的县民,迁到苏州府昆山县境内.其实从洪武初年以来,崇明岛陆续有对外移民的活动,不同的是所属政区的变化,洪武七年(1374)以前崇明岛隶属江北管辖,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后则与昆山县同属一政区。

在洪武初年的扬州府,除了复业的当地居民外,其馀皆为流寓人口,根据现存的地方志及族谱资料,在苏北地区一带的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明初从苏州阊门迁移而来.泰兴县居民的祖先,多原为皖赣名族于元末之际迁入,而兴化县则有原籍苏州大姓,于洪武初年陆续迁入兴化.其他如宝应,江都等县望族,都认为祖先是由苏州迁入,这种原籍附会苏州的情形,是苏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现象。

从洪武九年至二十六年(1376-1393),扬州府的移民陆续迁入,新增移民总数达14万人,其原籍来自苏南,浙北,江西等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扬州府74万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后裔约50万人,除了崇明县之外,来自苏州及苏南,浙北地区的移民占总移民人口的一半,而来自江西与徽州的移民则各占四分之一。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从苏州迁入的说法,如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太湖有东,西洞庭山),昆山,句容,吴县等地迁入,因此该县仍存在有关原籍苏州的广泛传闻.然而,明初的苏州移民似乎未到达淮安府北方,因此沭阳,海州等地,则流传另一种“洪武赶散”的说法.“洪武赶散”,是由“红蝇赶散”,“红君赶散”的谐音转化而来.虽然“红蝇”的一种解释是,因元末战乱所引起的疾病流行,而使移民们心中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但另外一种解释却是移民祖先受到洪武帝的驱赶,所遗留下的感叹。

此外,来自零星的北方移民,特别是山西洪洞县民有部份迁入淮安府.山东东南地区,原为山西移民迁入的区域之一,而后再辗转南迁进入苏北地区,因此有些苏北地区移民,是为山西移民的后代.这些由山西洪洞移民外迁徙的移民运动甚为频繁,从前朝开始乃至于整个明朝,多可发现其踪迹。

洪武时期江南向江北的移民,大致以当时的黄河为北界,江南移民渡河北上,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匈奴人究竟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匈奴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历史悠久。此民族是一个好战的民族,曾经多次和中原的国家交战,战国时期,这个民族一般分布在现在的蒙古一带公元前200年,匈奴和汉朝和亲。汉武帝时不再被动和亲,主动出击,打败匈奴。后来,匈奴分裂,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南下进入汉人的地界,成立了后来的千赵北凉等国家。北匈奴实

  • 盘点:湖南历史上的十大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湖南自古人杰地灵是个文化底蕴极深的地方。有评语道:“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誉。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湖南有过很多名人,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等就是最好的代表名人。而湖南的名人不仅仅是在近代时期才有,自古以来,湖南的历史名人也不在少数。(按生卒年排列)1、黄盖黄盖(生

  • 中国哪两大商帮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犹太人会做生意,对金钱的敏锐嗅觉是让全世界人都叹为观止的。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一种流浪民族的智慧。“因为你是个犹太人,所以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常人一倍以上的努力”。而就商业来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受到重农抑商策略的影响,不过,在明清时期,很多商

  • 奇葩:算命大师竟然把自己给算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甫玉,北齐人,具体哪里人,史书都没记载。这厮自学成才,是个百算百灵的算命师,尤其擅长看相。别说,这厮还真有两把刷子。那天,北齐皇帝回京,十里八乡的人都跑路旁看热闹。有人就怂恿这厮:“你不是算得灵吗?皇上这么多儿子,你看会是谁接班?”这厮指着队伍里一个只会抹鼻涕的主儿说:甭看

  • 古代帝王妻子出轨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情六欲是人之本性,偷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就算是在古代也经常发生此类事情,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身在帝王家。那么古代对于妻子的出轨是怎么看的呢?比如前赵皇帝刘聪的皇后靳月光,就曾经和美少年偷情被发现,刘聪发现以后将证据甩在她脸上,然后拂袖而去,靳月光受不了刺激选择自杀,再比如著名的黑丑皇后贾南风,

  • 拿下这座城池,便可永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又一个严冬来临时,胡其峰的眼前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一座城。他又一次想起了三年零三个月前那个晦暗不明的夜晚。彼时新皇初登大位立足未稳,新旧势力内斗不断,数名文武肱骨惨遭牵连,时政混乱不堪。外邦乘隙而入,接连夺下北境十三座城池,剑锋直指都城,情势岌岌可危。胡其峰曾是大将军蒙武旧部,蒙武本是不世出的帅才,怎奈

  • 古代名将花和尚空手拔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能人异士多不胜数,总有些人的某些特殊地方让所有人为之惊艳。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五位力气最大的名将,个个武艺高强,名传千古:鲁智深众所周知鲁智深曾空手拔树,力气可谓是相当的大,让一众人都大为吃惊。岳飞在岳飞还未满十八岁的时候,他就可以拉动三百斤重的强弓,其天生神力真的是震古烁今。吕布身为

  • 中国最可怕的酷刑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对待犯人的刑罚众多,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专门针对美女的残酷刑罚,一起来看看吧。《鹿鼎记》是一部武侠小说,但它也是一部最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不仅是“武”在《鹿鼎记》中鲜有体现,连“为苍生为天下在所不辞。”、“一诺重如泰山&rdqu

  • 《沁园春-雪》评定李世民刘彻的历史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主席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当代杰出的诗人,他有首诗《沁园春·雪》,可谓家喻户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历史上竟然有如此昏庸,惨无人道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上皇帝有上百位,其中有勤勉勤政的明君也有昏庸无道的暴君,今天说的这位皇帝就是非常残暴的君王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据说他一天不杀人,就不舒服,他就是后废帝刘昱!刘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从小就有患有“多动症”,而且是不折腾就全身痒。当然或许是因为先帝的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