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却没有皇后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却没有皇后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4/1/7 22:13:36

至少从目前能够查阅的史料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秦始皇立后的说法,甚至于连他的那些老婆都记载甚少,不知其名,更不知其来历。

这就是为何,目前史学界一致将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按理来讲,无论哪个王朝,立后一事必然是国家之盛事、大事,史书不可能不记载。虽然秦朝流传下来的秦朝史籍不多,很可能一些相关资料已经随着项羽火烧咸阳宫二付之一炬。

但是,秦汉相隔并不遥远啊,刘邦几乎就是秦始皇同时代的人,二人相差不过三岁。即使当时的史书没了,但皇后这样的人物,知道的人肯定不少,那么相关的记载肯定也会有啊。再不济口口相传总可以吧,司马迁写《史记》,不可能不写进去。

但是,都没有。那这就说明,秦始皇确实没有立后。

那么他为何不立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是有后宫的,不然他的这些儿子是哪来的。但是这些女人,都不是他心目中的皇后。

当然,有可能是来不及。

秦始皇是个雄才大略之人,一心扑在国家建设上,工作为重。从剪灭嫪毐、扳倒吕不韦;到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再到后来的内外建设,秦始皇一直没停过。而且秦始皇是个工作狂,公务繁忙,整日埋头工作,没兴趣考虑后宫的事情,以至于迟迟没立皇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

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秦始皇不仅没有立后,同时也没有立储。

这说明秦始皇他不急啊,他还想着长生不老呢。他有可能想着是先立储,如果立储了,这个母凭子贵,皇后也就出来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为求长生延迟了立皇后之事。

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

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

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皇后这一大事被置之脑后,终其一生也没立皇后,成为了历史上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

为什么不先立后呢?

秦始皇讨厌女人,或者说他还没有遇到他认可的皇后,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

首先第一点:

因为他老妈赵姬

众所周知,秦始皇老爸死得早,丢下老妈赵姬一个人独守空房。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

这个女人欲望很强烈,先是找上老相好吕不韦、后有迷上了的嫪毐,在后宫各种那啥,还给秦始皇弄出了两个弟弟来。那时候的秦始皇还是个孩子啊,被老妈这样影响,其对于异性的美好畅想肯定大打折扣。

他不想让这样的人来当天下之母。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爆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暴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

甚至秦始皇很可能会因为童年阴影而导致对女人产生偏见,甚至于仇视女人。因母亲带来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恨,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他对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

第二点:秦始皇眼光太高

秦始皇一生功绩不比多说,而他也是不谦虚,极其的自负,这从他用上“皇帝”这个称号就看得出来。

当年一统六国之后,39岁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认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采用“泰皇”头衔。

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而皇后是什么?是要能与他的地位功绩相匹配人物,反正是要他认可的。

普天之下有吗?没有!

前面说过,秦始皇迷信方术,一心想求长生,向往着所谓的蓬莱仙境,还让徐福带童男童女去寻找仙岛。由此可见秦始皇已经没把自己当作凡人,他可能是想着找个仙女来当皇后吧!

标签: 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李治称帝后为什么要赐死高阳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治,唐朝,野史秘闻

    高阳公主虽然是唐太宗庶出的女儿,但她却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公主,她和李治本来关系要好可是李治继位之后后,却将下令将她赐死了。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高阳公主从小就聪慧伶俐,得到唐太宗的喜爱,让她养成了娇生惯养性格。后来高阳公主长大后,李世民还亲自为她挑选了大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驸马。房遗爱长得英俊高大看着

  • 明朝开国名将王志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王志,临淮人,明朝开国将领、许国公。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由于他的一生多是以偏将军的身份,随军作战,缺少独立领军作战的经验,所以即便屡战屡胜,几无败绩的他,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二流名将而已,比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等这些都要低一个等级。在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之初,由于兵马不够,所以他的顶

  • 孙权为何没有按照周瑜的意思,只是给了他3万精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提到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里面有很多经典著名的战役,而最被人们所熟悉的当属是赤壁之战了。在赤壁之战前夕,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指挥兵马参与此次作战,周瑜为了能不负使命,向孙权请求精兵5万,然后孙权并没有按照周瑜的意思,只是给了他3万精兵,这究竟是为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天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怎么来的?红巾军起义谁是领头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朝,红巾军起义,战史风云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怎么来的?红巾军起义谁是领头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元朝从成宗以后,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

  • 毛文龙是冤死的,崇祯为什么不给他恢复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毛文龙,明朝,历史解密

    1630年9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1644年3月,崇祯吊死于煤山,明朝宣告灭亡。此时,距袁崇焕被处死已过去14年,距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已15年。崇祯处死袁崇焕,事先经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联合会审,给出的其中一项罪名是:擅杀毛文龙。这项罪名似乎在告诉人们,毛文龙不应该被杀。但诡异的是,袁崇焕处

  • 刘备娶了孙尚香,为什么不敢生下子嗣?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他娶下孙权的妹妹,却不敢生下子嗣,这是他的一块心病。刘备将江山打下来,但是并没有子嗣继承自己的地位,有很大的事情让自己很焦虑,一直困扰着他,那便是刘备的妻子,年轻而美丽。她和刘备结婚后不久,就应该能生孩子了。但三年后,孙尚香没有生下任何后代。直到刘备娶了一个寡妇回家,他才得到了儿子,为什么?孙权的妹

  • 西汉开国功臣中,卢绾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卢绾,汉朝,风云人物

    刘邦从一个小小额亭长最后做到了皇帝,可谓是世事无常。刘邦一生军事才能以及政治才能都不是很突出,但是刘邦有一个优点,就是会用人,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樊哙,这些都是刘邦西汉的开国功臣。在西汉的开国功臣里面还有着一批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兄弟,甚至有的被分为异姓王。但是西汉稳定之后,刘邦和他的皇后吕雉开

  •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为他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下所生的,明神宗因为朱常洛为宫女所生,所以不喜欢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按规矩,在私幸之

  • 揭秘:亚罗号事件背后的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亚罗号事件,清朝,战史风云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打破在和清政府贸易逆差中赔钱的境遇,就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的大量白银流入英国。鸦片输入,加剧了清政府的贫弱。官商勾结,腐败横行。官民吸食鸦片,导致官无强兵,民丧体力。林则徐拍案而起,上奏道光帝,痛陈鸦片的危害,请求禁烟。道光帝感到问题的严重,任命他为钦差,主持全面禁

  • 揭秘:管仲,顶级人渣,还是顶级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自古名士相交,以知音为最高境界。遍观历史,真正能够称得上知音的,非管仲、鲍叔牙莫属,二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奇崛瑰丽,散射出一种弥天盖地的正能量与喜悦感。其中鲍叔牙的识人之透、见解之彻,尤具方法论的意义。管鲍之交,始于发小。两人出身悬殊,管穷而鲍富。但二人意气相投,曾经一起经商、入伍、入仕,并在齐国板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