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懿宗李漼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漼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唐懿宗李漼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漼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21

唐懿宗李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懿宗李漼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哪儿了?李漼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

唐懿宗李漼简介:

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宣宗李忱长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唐宣宗驾崩,李漼被宦官迎立为帝。他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其即位后,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但游宴无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败,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亦导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

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介绍: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懿宗即位的第二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新唐书》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懿宗在位期间,沉湎游乐,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兴时,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

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资治通鉴》中说,懿宗每次出行,宫廷内外的扈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难以计算,这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事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

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咸通四年(863)二月,懿宗竟将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司马光说:"拜十六陵,非一日可了。"唐朝皇帝陵墓坐落在关中渭北高原上,1986年春天,笔者因隋唐考古学课业随师门高谊乘坐专车考察关中唐帝十八陵(个别陵还没有到),还足足用了近两周,古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要带上众多的随从、祭祀物品,必定不是三两天可以来回的。

乐和歌舞,成为懿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懿宗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数字之多就可以看出。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

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唐朝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加尊号,此后皇帝上尊号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达到8字或者10字。玄宗曾给自己加了"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14字的尊号,并给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号。后来武宗也有14字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

肃宗时群臣加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但他在上元二年(761)九月二十一日下诏去掉了"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10字的尊号,只称"皇帝"。后来宪宗的尊号也是10字: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可以看出,懿宗的尊号字数几乎可以赶上玄宗和武宗,但是就政绩或者治国才干而言,不要说无法与玄宗同日而语,就是武宗他也比不上。

唐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捧真身菩萨起来。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懿宗崇佞佛教的高潮是继宪宗之后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唐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

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

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

唐懿宗李漼是怎么死的?

佛骨迎入京师后的当年六月,懿宗又一次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难怪旧时史家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咸通十四年(873)七月十九日,41岁的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骄奢淫逸的一生。第二年二月,被安葬在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唐懿宗李漼死后葬于简陵。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春乡紫金山上(又名虎头山),

唐懿宗李漼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懿宗的陵寝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李漼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简陵。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陵依山为陵,东西二神门外阙址筑于山上,其所在山峰海拔分别为814和883米;北神门外阙址所在的石马岭地势较平坦、开阔,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北二神门和东西二神门的直线距离均为2100米左右。简陵的门狮形制同庄陵。南门西列石狮身高140、身宽120厘米。神道石刻现存翼马、石马和石人各2。

翼马位于乳台阙址北90米,东西列间距90米。西列翼马头上独角突出,而东列翼马头上独角甚微小。形制同贞陵。(现移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石马现存仅存西列,南数第一仗马在翼马北45米,第二仗马在第一仗马北20米。形制同贞陵。石人也仅存西列,南数第一石人在仗马北21.8米,第二石人在第一石人北45米。形制同贞陵。在南神门外东阙址南10.5米,有南北向一排础石,共5个,与神道东列翼马在南北一条线上。础石旁各有2个小石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著名代表作品《忆江南·江南好》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著名代表作品《忆江南·江南好》原文鉴赏: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作品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

  • 唐昭宗李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晔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昭宗李晔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昭宗李晔是怎么死的?李晔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唐昭宗李晔简介:唐昭宗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至904年在位,在位16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琵琶行》的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代表作品《琵琶行》原文鉴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 唐僖宗李儇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儇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帝王李儇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僖宗李儇的结局是怎样的?李儇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僖宗李儇简介:唐僖宗李儇(862年腊月十三-888),儇Xuān,唐朝第二十一位皇帝(武则天除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

  • 徐茂公简介徐茂公生平故事成就和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茂公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徐茂公有着怎么样的生平故事?徐茂公最后怎么死的?本文来说说徐茂公的生平。徐茂公简介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

  • 唐哀帝李柷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柷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哀帝李柷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哀帝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哀帝的结局怎么样?李柷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哀帝李柷简介: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天复三年(90

  • 杜甫《春望》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文赏析创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甫诗歌作品《春望》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杜甫诗歌作品《春望》原文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作品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

  • 北魏的后宫佳丽为什么不敢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段历史,在别的朝代后宫女子恨不能多生几个儿子能母凭子贵,但在北魏后宫佳丽无能敢生孕这是怎么回事呢?后宫的女人说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才会有一进宫门深似海。这里的女人有时候真的很可怜,所以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只能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还有就是赶紧生个皇子,这样母凭子贵。可是

  • 兰陵王:打仗的时候生怕对手被自己帅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每天被自己帅醒的小编而言,如果不扒一下兰陵王这个害怕把别人帅死的人,肯定会浑身发痒。兰陵王姓高 名孝瓘又名肃 字长恭(北齐,541年―573年)短暂的一生,只活了三十来岁。史书记载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等等,反正就是说他哪都好,堪称完美男神。与皇位失之交臂兰陵王的爷爷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

  • 萧玉瑶一手毁了梁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玉瑶是南北朝梁武帝的女儿永兴公主。梁武帝觉得大臣殷叡的儿子精于书法便想把萧玉瑶许配给他。可是萧玉瑶不高兴了。可婚姻大事,在古时候是父母做主,何况历来公主的婚姻往往都是皇帝谋求某种政治利益的手段。当然,梁武帝要把萧玉瑶嫁给殷均没有半点政治意味他只是想让放荡不羁的女儿嫁给书法家后,能受到一些熏陶,别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