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没有拼音,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

古代有没有拼音,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4/2/19 21:17:41

我们小时候识写字都离不开汉语拼音,现在电脑打字,很多人也都是用的汉语拼音输入法。但在古代并没有拼音,那么古人是如识文断字的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现的非晚,是在清朝末年才出现的,至少鸦片战争以前都是没有所谓的汉语拼音的。这种情况直到“切音字”运动的出现,这个运动是由梁超发起的,同样这个“切字音”就是汉语拼音的雏形。

“切字音”运动虽然是梁启超发起的,不过真正把拼音创造出来的却是卢戆章,他潜心眼睛汉语拼音数十年,他编写的《一目了然新阶 》是第一部拼音著作,其中“天下第一块切音新字”更是中国人制订的第一套拼音文字方案,之后他又多次改进逐渐成熟,并于1928年正式被官方承认并公布。

这样看来汉语拼音真正存在也就一百多年,那么更早的古人是如何教孩子识字的呢?其实古人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在识字的方式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形声字、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

形声字我们也基本理解,因为很多汉字都是由形旁声旁组成,比如“村”的声旁就是“寸”,这两字只有音调不同。关于直音法则是可以用汉字注音的字,比如“材”的读音就是“才”,这种读法简单易懂。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当然这种方法只求近似,当然所标的音也不是很准确。

当然汉字众多,自然会出现没有同近音的汉字,这种情况下,那些注直音的汉字可能比被注音的字更加难懂。这个时候反切法就很关键了,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上下都有多的成分,拼合时有一定障碍,而且有时候不得不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相对比,现代的汉语拼音则是准确而且简单,可以说对中国汉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纸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我国发现最早的纸币是在北宋。2、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3、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兑现时每贯须扣除30钱。成都16户富商为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那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王朱棣“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然而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朱棣消灭,却最终都丧失了。原业,建文帝为了防止自己背上一个杀叔的罪名,下令不许伤害自己的叔叔,结果在对

  • 为什么强大的金国比宋朝还早灭亡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大金国志》卷24)某种程度上说,金国是亡在了这句话上。他们始终过度轻宋。本来金国已苦于蒙古,1213年成吉思汗大举南下,金国黄河以北的广阔郡府,只保住了中都、真定、大名等11城(《金史宣宗本纪》)。金宣宗屈辱求和,大贡金帛,换取蒙古退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登基,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接纳下来的谋士,指挥作战,组织供应,事事皆能妥善处理。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为功臣之首。洪武元年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朝廷上位列第一。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之后,

  • 纣王到底是不是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商朝的皇帝为商纣王帝辛。纣王到底是个怎样的君主?姬发为何要讨伐他?商纣王是一名十分喜欢打仗的君主,他先是对西北的黎氏部落发动了战争,然后又扫平了东南夷,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商朝的国库却空虚了。后来,商纣王宠信妖妃妲己,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供自己和妲己两人享乐。等到后来,商纣王

  • 廉颇为什么要逃往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第一大将。长平大战,赵孝成王派赵括替换老将廉颇,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全被坑杀。赵国的国防力量受到毁灭性打击。赵孝成王又羞又愧,只好再次起用廉颇,封廉颇为相国,食邑尉文郡,赐号信平君。燕王派相国栗腹出使赵国,以五百金为赵王上寿,与赵国结好。栗腹回来后,对燕王说,经过长

  • 皇帝每天都穿着龙袍上传,那么龙袍需不需要换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每天穿着龙袍,那么古代皇帝的龙袍需不需要换洗呢。首先古代天子就是代表着上天之子,肯定是不同于普通人的,在古代那都是比人不可以仰望的,既然这不同于凡人,那么用的东西肯定是普通人想不到的,就说皇帝穿的龙袍,那都是有着严格的限制和选材,一般都是用上好的丝绸,还有就是上面的图案也很讲究。皇帝的服装有几个

  • 古时的粟特人是现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粟特民族逐渐和波斯人、突厥人融合,形成今天的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人的祖先。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受周边的强大外族势力的

  • 古时男子二十岁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

  • 武松是什么地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清河县。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2、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