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斯拉格中校是如何阵亡的

博斯拉格中校是如何阵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19 16:52:51

博斯拉格男爵,全名叫做格奥格·冯·博斯拉格,出生于德国的军事贵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纳粹德国的国防军上校。1944年7月20日,他与自己的弟弟菲利普·冯·博斯拉格少校一起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的阴谋。而正是这件事与他最后的阵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战争英雄

冯·博斯拉格,1915年8月25日出生于德国的卡瑟尔(Kassel),他们家四兄弟他排第三,1934年加入第15骑兵团任旗手,也就是候补军官,并接受了骑兵团训练;1936年4月1日,他被提升为士官;1939年3月1日,他被提升为少尉。

1939年8月26日,博斯拉格成为第6侦察大队的参谋;1939年12月7日,他成为6侦察大队第1中队长,参加了对波兰的入侵,并被授二级铁十字勋章。他的中队参加了法国战役,6月18日,他晋升为中尉,在塞纳河畔莱斯·安德烈斯(Les

Andelys)附近架桥行动的成功,他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1941年1月,他荣获了铁十字勋章。

从1941年6月22日起,博斯拉格来到俄国前线,并于1941年7月1日晋升为上尉。在1941年秋冬,博斯拉格参加了伏尔加河进军的战役,在冯·博克(Fedor

von

Bockon)陆军元帅的指挥下,负责过中央集团军群的后方清剿行动,被要求采取严厉的措施,包括射杀所有疑似军人的男子。随后的莫斯科之战,博斯拉格参加了勒热夫东北部的撤退行动,对布雷斯特-利托夫斯克周围的扫荡,侦察,对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的占领,在涅曼河和道加瓦河上的建立桥头堡,由于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职责,他于1941年12月31日获得了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第二、抵抗者联盟

1942年1月18日,博斯拉格以战术教官的身份转到克拉姆尼茨的快速部队学校。

1942年8月,他被任命为"罗马尼亚骑兵训练项目"的战术老师。在这里,博斯拉格认识了一些地下抵抗力量的成员,他们意识到战争进行得不顺利。1943年2月12日,博斯拉格成为"博斯拉格马术协会"的总教官,后来该组织扩展为米特骑兵团,进行反游击队的清剿行动。

1943年4月1日,博斯拉格晋升为少校。在库尔斯克(Kursk)战役中,他与他的骑兵团被部署在奥勒尔(Orel)地区,该团然后被部署在高尔基并处于"黑豹防线",

1943年10月23日,博斯拉格在这里受伤,1943年12月1日,他升职为中校。

在与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元帅冯·克鲁格元帅会面后,博斯拉格被任命为骑兵团副团长,骑兵团是一支在东线作战的独立骑兵部队。博斯拉格经出差与克鲁格会谈,有时会与陆军元帅的随从一起乘坐运输机飞行。

据法比安·冯·施拉本多夫(Fabian von

Schlabendorff)在战后的讲话,在1943年的一次野外会议上,在场的军官们讨论了刺杀独裁者希特勒的可行性,其中包括将军海宁·冯·特斯考(Henning

von

Tesckow)少将和博斯拉格。在1944年2月受伤后,博斯拉格于6月被分配到一个预备军的中队任职。于是,他开始与特斯考谋划对希特勒刺杀的新尝试。

特斯考派遣博斯拉格去敦促他的老司令克鲁格改变战略,加入反对希特勒的密谋。克鲁格现在是西线德军的总司令。特斯考希望克鲁格在西线开放战线,与英、美两国进行和平谈判,并将部队转移到东线来与苏军作战。按照特斯考的设想,克鲁格将安排博斯拉格的调动,以便他可以帮助巩固政变的实施。但是,克鲁格拒绝参加该计划或其他任计划。

第三、"七·二零"政变

1944年7月17日,他的团扩大到第3骑兵旅。冯·博斯拉格是1944年7月20日的政变的成员之一。冯·博斯拉格中校当时和兄弟菲利普接到政变的指令,集结1200名士兵(6个中队),并将他们移动到德国占领的在波兰的机场,等到希特勒被暗杀后,他们将到达柏林的滕珀尔霍夫机场以增援叛乱力量。

7月15日,冯·博斯拉格中校已将其部队移动至了至布列斯特,预计于7月20日下午到达柏林。他们准备乘卡车去往机场,但却一直没有接到电话。然后,传来了起义失败的消息,他们就立即变更了行程,返回前线了。

谋反失败后,纳粹疯狂地追查参与者,博斯拉格设法通过一些合理的辩解解释了自己的消失,因此,他没有被发现并逃脱了纳粹的追捕。但冯·博斯拉格中校还是压力山大,1944年8月27日,纳雷夫河(Narew

River)桥头堡的作战中,率部攻打罗姆查(Lomza)附近兰德玛斯(Lady

Mans)村一个坚固的苏军堡垒时战死,其实,这是明显地在找死了,以保全家族和亲人,博斯拉格死后被埋葬在海默斯海姆(Heimersheim)的城堡墓地。然后,他还被追授为上校,并授予宝剑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

他弟弟菲利普·弗赖海尔·冯·博塞拉格男爵则成了"七·二零"刺杀希特勒政变的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没多久,苏联大将巴普洛夫也是在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的把苏联的西方面军和自己都给葬送了。这位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备受斯大林信任和器重的苏联大将就此从人生巅峰瞬间跌入到了悬崖。无数的苏军将士们愤怒的指责他指挥不力甚至通敌卖国,最终这位倒霉的将军在一个月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成为了

  • 赵宗实为何拒绝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看来,古人为了争夺皇位,可以说是闹得兄弟相残,父子相残,这都是很正常的,皇位对于他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在皇家生长的皇子们,也不可能拥有普通人家的兄友弟恭,每一天都要琢磨着,如何争夺皇位,或者如何隐藏自己,污名化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命。然而历史上多的是为了皇位前仆后继的人,却也总有一些皇

  • 李世民幼子李明的真实身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一生有很多儿子,而经常被人们提起来的,也就是李承乾、李泰、李治等等这几个儿子,因为他们都曾经和皇位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除了这些人之外,李世民的幼子,在历史上可以说也算是一个身世奇特的人物了。李世民的幼子名为李明,他的母亲不是别人,正是李元吉的妻子。我们知道,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身死,

  • 宋仁宗时期有哪几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绝对不仅仅只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他的身边也有很多能臣,他们都在帮助皇帝一起好好的治理国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宋时期宋仁宗身边那些非常有能力的宰相们。可能很多人以为,一个皇帝身边的宰相也不会有很多个,毕竟宰相的职权那么大,所以宰相的数量也不会很多。但是实际

  • 清朝道光皇帝有多愚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到了清朝的道光皇帝接手国家的时候,此时的清朝已经是进入到了粉饰太平的局面了。西方欧洲那边的革新运动已经是在轰轰烈烈的展开。西班牙与荷兰人的侵略并没有让当时的人有所反应,整个朝廷更是处在自高自大的自以为"天朝上国",唯我独尊,闭关锁国。殊不知他们从未见过的"番夷"之人,早就强过他们不知道多少倍了。"天

  • 历史上令妃真的狠毒,揭秘历史上真正的令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延禧攻略》这部剧相信不少喜欢宫斗剧的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佳作了。在这部剧当中,富察皇后和女主应该是大家最喜欢的两个女主角了。这两个人可以说在刚一开始还闹出了一些误会。璎珞她进宫,其实是想让为自己的姐姐报仇,当时她无意间看到了富察皇后的首饰里边竟然有自己姐姐的遗物。于是他就以为是富察

  • 朱泚最后怎么死的 唐朝将领朱泚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泚是唐朝中期将领,他曾自立为帝,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据说朱泚从军时武艺并不出众,但为人大方,经常把自己得到的奖赏分给其他士兵,因此得到拥护。后来泾原兵变爆发,长安被朱泚大军攻陷,唐德宗无奈逃到奉天。此役对于唐朝皇帝的威严来说,无疑是会心一击,导致后面的皇帝不在轻易相信将军,

  • 韩信为何会被竹签给扎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201年10月,一封检举信摆在了刘邦的面前,检举信上的内容是举报楚王韩信要谋反。不过有史学家认为,其实这封检举信是刘邦密令其他人书写的,因为就在一年前韩信藏匿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刘邦得知此事后,曾向各地下达了一封追捕钟离昧的诏书,希望韩信主动将钟离昧交出来,但韩信没有任何反应。自己的领兵大将藏匿敌

  • 文天祥为何愿意投降忽必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天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物,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诗句,一直流传着,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一直感动着很多人。但其实,当时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文天祥的确是一直都不愿投降,但是在中途其实还说过,如果忽必烈答应自己一个要求,他也不再会像之前那样的顽抗,忽必烈听到他的要求之后,其实也有些犹

  • 狄青战功赫赫,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心中,岳飞的死一直都是很冤的,岳飞作为南宋时期抗金大将,最终却被自己的皇帝所杀,不得不说很多人还是觉得很寒心的。岳飞被杀之后,虽然最终得到了平反,但是那时候岳飞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平反对于他而言,只是恢复名誉而已,却不能恢复生命和理想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宋朝时期另一位大将,狄青。狄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