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1/28 18:05:29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鼎盛期曾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其实黄巢出生于富裕家庭,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所以黄巢从小的条件就很好。而且黄巢年少有才,五岁便可对诗,同时精通骑射。不过黄巢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屡试不第。历史上对于黄巢的评价争议很大,主要是集中在黄巢攻入长安后到底有没有对当地人施加暴行。如何客观的看待黄巢,首先要了解他的所作所为。

一、落魄的黄巢赋菊花

人们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也就是说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根本造不了反,造反都是那些武人或粗人的事,然而,历史上还真有一位落魄的秀才,扯起大旗了,烽火烧遍半个中国,几乎就成功了,杀入长安,吓跑了大唐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当了皇帝,建元金统。

这个人是谁?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生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祖上世代贩盐,积累下小财富,便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弄个一官半职,改变命运,光宗耀祖。

这黄巢自小兴趣广泛,读书写诗,骑马击剑,无所不逮。从小就接受教育,学习也比较刻苦,然而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山东人脾气比较耿直火爆,这科举是什么玩意?老子不玩了,并且愤而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生性争强斗狠,孤高冷傲,以菊花自喻,体现了卓尔不群与独占鳌头的决心。

二、黄巢是英雄还是恶魔

可以说,黄巢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诗人,这诗流露出豪气加怨气,也流露出霸气与杀气,文采不是很高,但比有些人的“诗”,还是强出很多;黄巢也不是一个好的起义军领袖,缺少胸怀与文韬武略,没有一个明确的方针,仅仅凭那股山东大汉的劲揭竿而起。

有人说黄巢是个英雄,动摇了腐败的大唐政权,但他的所作所为十分残暴,到处杀害无辜的老百姓,攻下长安,几乎杀光了长安城中的男性,攻打陈州时,军中乏粮,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将活人活活碾碎,以人肉为粮,如此暴行,令人不耻,十足是恶魔。

黄巢起义,有他积极的一面,同时也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现造成严重的破坏,更是给老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几与历史上的暴君相匹敌。

都说“燕赵多悲士,山东出响马”,此言非虚。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曾经辉煌的大唐王朝国势衰微,朝廷腐败,天下大旱,官吏强迫老百姓缴租税,服差役,逼得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一个民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于是,盐贩子王仙芝率先造反,随后曹州一带云集响应。

黄巢与兄弟侄子八人响应,也拉起一竿子人马。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黄巢被义军推为首领,号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

历经百战,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月攻破潼关天险,又连下华州、灞上,吓得唐僖宗李儇勿忘弃京而逃,黄巢几近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长安。

十一月,黄巢在太清宫含元殿正式登基称帝。

三、令人反思的历史

刚一入长安,市民们夹道围观,好奇又恐惧。为了安定民心,黄巢在长安城发布告谕: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看来这个黄巢会给老百姓带来美好的生活,也希望这是“仁义之师”,但现实是冷酷无情的,黄巢入长安,原来未及出逃的唐朝官员抵触黄巢,不肯委身事黄巢,都躲了起来,黄巢开始四下捉拿,杀人立威。

下属们更是露出强盗本性,借着幌子,开始公然在长安城中奸淫掳掠,进而屠杀无辜老百姓。

鲜血、财富、女人,最容易令男人疯狂,局面一下就失控了,整个长安城顷刻成了人间地狱。恰如诗人庄经所描绘的“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唐僖宗的各地勤王之师也向长安扑来。

黄巢主动从长安退出,官军进入长安,更加疯狂地奸杀抢劫,长安城血流成河,苦难的民众在官军的屠刀之下绝望地悲哀,然而,这不是悲剧的结束,是噩梦的开始,黄巢整军又杀了回来,第二次占领了长安,根本就没有想久留,将他残暴本性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发泄着他的愤怒与憎恨,“焚宫阙、省寺、居第略尽”,一把大火把长安化为废墟,彻底“洗城”,“六军门外以殭尸,七架营中填饿殍”是真实的写照,这分明是人性的灭绝,也是对文明的践踏。

思量黄巢这个人,就是一个极端扭曲的人,自身的素质太差,也没有政治远见,更没有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与施政纲领,仇视的心理让他来毁灭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其种种暴行,理应被钉在中华文明的耻辱柱上。

有关黄巢之死,也是众说纷纭:

据《新唐书》记载:884年6月,黄巢在被唐将围剿下,兵败狼虎谷(今山东莱芜),预感到回天无力,便让其外甥取他的项上人头投降,换取富贵,林言不忍,他便自杀了。

据五代陶谷《五代乱离记》所说:黄巢兵败后,削发为僧,遁人空门。

空门万念空,放下邪恶,便是晴天。

作者:陈二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不会经商,为什么还是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如今很多供奉着的“神”,很多都是后来人给古人安上的一个“头衔”,将他们视为某一个神,后世一直都在供奉他们,不过一般而言都是会选择这个人生前最擅长的领域,比如如果他文采极其出众,就可能会是“文曲星”,武功特别高强,就可能是“武曲星”之类的。但是,关羽生前也不是会经商的材料,为什么死后会被人们尊为财神

  • 曾国藩当年若是造反,有机会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问题,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若是当年曾国藩造反称帝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当年的条件是不允许的,所以他是没有用那个能力大一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按曾国藩的性子,早就造反称帝了。1864年六月(同治三年),曾国藩统帅的湘军在曾国荃率领下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金陵,太平天

  • 伽利略遭受到了怎么样的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之内有安置历史上名人的灵柩中,天文学家伽利略就位于左边的第二位。由此可见,伽利略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这位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科学家,帮助欧洲半只脚跨入近代实验学的大门。他身兼多个头衔,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同时他还是科学革命的坚实领导者,和科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在

  • 为何爱因斯坦会说:当科学发展到尽头,发现神在那已等了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爱因斯坦,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现代历史当中最伟大的科学家了,因此很多流派都想把爱因斯坦说成是“自己人”。就比如说基督教徒,称晚年时期的爱因斯坦又重回了基督教;佛教则宣称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等等。但是,跟这些流传甚广的说法正好相反,爱因斯坦本人非常明确地表示过,他不相信任何

  • 杜月笙早年出道的时候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起民国时期上海滩上的风云人物,这杜月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作为青帮的老大,在政界、军界、商界、外交、娱乐等多个界面都混的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人脉发达,权势滔天。但这是他成名后的事情,发家前的杜月笙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咱们就来看看杜月笙的生平,他出生在1888年,当时还属于晚清时期,皇帝还没有退

  • 南唐后主李煜太书生气受后人斥责非议,李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煜是南唐末代国君,作为亡国君王,李煜难免受到后人的斥责非议。不过按照当时南唐的情况来看,灭亡的事实几乎已经难以避免,就算换成其他皇帝恐怕结果也是一样的。李煜面对当时的困境能维持政权15年,已经非常不易,不过李煜虽然在政治上的评价不高,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让不少人望尘莫及。其实李煜和赵佶是经常被拿出

  • 明朝将领曹变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变蛟是名将曹文诏的侄子,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猛将。曹变蛟年轻时便跟随曹文诏四处征战,并且立下不少军功,因此受到当时皇帝的重用。后来曹变蛟从参将慢慢提升为左都督、总兵官,和曹文诏共称明朝的大小曹将军。曹变蛟增在松锦大战中力创清军,但最后还是战死沙场,此后明军也跟着分崩离析,只有曹变蛟的部下还义无反顾的冲

  • 穆修是一个怎样的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穆修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著有《河南穆公集》、《四部丛刊》等作品。当时穆修提倡韩柳古文,最先推崇“古道”之说。不过穆修性格刚直,诋斥权贵,这为他此后的仕途之路带来不少麻烦。但穆修依旧是我行我素,从不贪恋名利。有人称穆修就是一个“书呆子”,不懂得人情世故,但世间上也需要像穆修这样能够从一而终的人。下面就来

  • 胡雪岩当年有多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的胡雪岩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大佬了。当年在晚清时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的要学习曾国藩,经商的要学习胡雪岩。”由此可见当年的胡雪岩已经是风光到了什么地步了。那么当年的胡雪岩到底有多富有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胡雪岩当年多有钱?当年他的阜康银号,在最鼎盛的时候的存银

  • 财主黄世仁为何会遭到后人的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于灾荒之年,土地歉收,杨白劳已经是交不起地租了。在不停的拖延之下,这地租是越来越高了,日子一久,这杨白劳就更加难以负担起了。于是,黄世仁便提出用杨白劳的女儿喜儿来抵债,做自家的丫鬟,好趁机霸占喜儿。当时,是没有哪家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别人家当丫鬟或者是姨太太的。杨白劳不愿,喜儿更不愿。于是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