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谢两家怎么被灭的

王谢两家怎么被灭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2/14 14:09:40

王谢是古代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王谢一直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家族,其影响力达到了后世难以超越的地步。不过在隋唐以后士族的影响力每况愈下,侯景之乱的爆发对士族产生了毁灭打击,此后王氏家族以不复存在,虽然王氏还有后人在唐朝当宰相,但和当年权倾朝野的情况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王谢的辉煌史,看看这两大家族在当时到底有多厉害。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首《乌衣巷》中,刘禹锡表达出了自己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而其中所提及的"旧时王谢",即是我们今天要来聊的主角——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说到豪门,看多了肥皂剧的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各式的"霸道总裁",或者"嫁入豪门"的各位女明星。总之,"豪门"在当下,是一个满含戏谑的名词。人们看待当代的豪门,绝大多数都是看看热闹,以作谈资。然而在古代,"豪门"便是真的有家业、有权势、有政治权力的顶尖权贵之家和门阀。而王家和谢家,更是这些豪门之中的顶尖豪门。

说到琅琊王氏,知名度最高的王氏子弟,应当是"书圣"王羲之。而王羲之背后的家族,有着更加耀眼的头衔——"华夏首望"。王氏是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或称"王谢桓庾")之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中原地区豪门的最佳代表。

王氏的历史,要认真追溯,可以直至周灵王时期(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普遍认为,王氏是周武灵王的太子姬晋的后代。姬晋曾因直言进谏而被剥夺太子之位,不过世人还是认可姬晋的高贵身份,遂称呼姬晋一家为"王家"。久而久之,姬晋的后代,就以"王"为姓氏。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就是姬晋的后代。

王翦与其子王贲,作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琅琊王氏的始祖。可以说,琅琊王氏有着其他豪门不可比拟的起点。王翦不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更是秦始皇亲自认可的太师。这样前无古人的殊荣,是后世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去"超越"的。

而琅琊王氏从初露锋芒到鼎盛,则是西汉到魏晋时期的事。汉昭帝时期,昌邑王刘贺门下有一以孝廉闻名的中尉王吉,即为王氏在西汉时期的第一位打响"王氏"名号的人。王吉因直言劝谏,躲过了昌邑王被废时的杀身之祸,并得到汉宣帝重用。他官至博士谏大夫,且在经学上颇有研究,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汉书》曾赞誉:"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指王吉)名家。"

而让王氏达到巅峰,以至于"王与马,共天下"的,则是王敦、王导一代。西晋永嘉之乱以后,王敦等人抓住此次分裂带来的契机,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称帝。作为东晋的真正政治支柱,王氏此时的实力,完全受得起"王与马,共天下",担得起天下。

宋人所作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经过梳理,人们发现琅琊王氏前后共出了三十六位皇后、三十五位宰相和三十六位驸马。"华夏首望",无人能及。即使是在王氏逐渐衰落的唐朝,王氏子弟中也出现了宰相王方庆、王睿等人。

相比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是要逊色不少的。然而即使不如琅琊王氏,谢氏作为晋代四大名门第二席,也是其他豪门甚至皇室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陈郡谢氏的源头,是曹魏时的典农中郎将谢缵和他的儿子谢衡。典农中郎将虽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却也如同太守,掌握着实权。且谢缵本人在当世有着极高的声誉,为谢家后人入仕提供了便利。

自谢缵起,之后谢家的五代人,有史可考的二十五人中,就有二十一人入朝为官。第四代谢安一代,及第五代,铸造了陈郡谢氏最辉煌的岁月。在决定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中,正是谢安指挥,谢石、谢玄和谢琰率军,才指挥八万晋军大败二十万前秦军队的。而这次大胜,让谢家人一门四将,一跃成为当时可与司马共天下的顶尖豪门。

陈郡谢氏的显赫,在其所结姻亲中也可体现。魏晋时期,门第观念盛行,世家大族相互通婚,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豪门间,相对封闭的联姻圈。而谢家一崛起,就挤进了中山刘氏、河东裴氏、琅琊王氏的圈子。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陈郡谢氏还有一个其他豪门难以比拟的特色,即——文化成就出众。山水诗代表谢灵运、一代才女谢道韫、"竟陵八友"之一的谢脁、画家谢赫……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人骚客,皆出自谢家。甚至在佛教和玄学研究上,谢家也是独领一代风骚。

正是由于谢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因而诸如南朝刘宋皇室,皇帝在登基时,都希望谢家人能来主持典礼。在这些皇室看来,亲近陈郡谢氏就是他们融入真正上流社会的一种方式。

"王谢",早已成为显赫的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然而乌衣巷的繁华已去,只留下了王谢两家一段又一段令人艳羡的美谈,容后人向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煜为什么要杀林仁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很多人把南唐的灭亡归结为李煜杀害了当时的名将林仁肇。林仁肇是南唐重将,他曾救援寿州,并且仅用一千死士阻止了周军的进攻,算是为南唐立下汗马功劳。那李煜为什么要杀林仁肇呢?这和宋太祖的反间计有关,导致林仁肇最后是被冤杀。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太了解这段历史,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李煜究竟犯了什

  • 朱自清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朱自清,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在读书的时候还学过不少关于朱自清的文章,就比如他的《荷塘月色》和《背影》,都是在教科书中能够学到的。朱自清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很大,并且还是一名卓越的爱国志士。晚清时期,朱自清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成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典范。但是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 南朝官员任昉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任昉是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藏书家。任昉幼年时便勤学苦读,有了一定的知名度,16岁被刘秉聘为主簿,从此开启了他的入仕之路。任昉经历齐朝、梁朝,梁高祖就曾让任昉担任记室参军,负责起草文书,后来萧衍称帝,任命官升吏部郎中兼著作事务。可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了解任昉这个人物,他和梁高祖萧衍之间到底还发生过哪些故

  • 李绅长大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绅是唐朝诗人,我们熟知的《悯农》就是李绅的作品。不过李绅除了是诗人,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唐朝宰相。李绅35岁时中进士,此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官职,除此之外李绅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他著写的《乐府新题》多达二十首。可能多数人都是了解李绅的诗,却不了解这个人,所以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李绅,看

  • 楚汉武将龙且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且是楚汉将领,被称为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龙且和项羽算是发小,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后来龙且跟随项梁一同起义,曾在东阿大破秦军,立下战功。可能知道龙且的小伙伴并不是很多,如果没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的话,龙且的知名度恐怕会更低。但他对于项羽来说的确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龙且,想

  • 周世宗柴荣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柴荣是后周第二位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六年,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得后周百姓逐渐富裕,经济也有了提升,此后还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一心想要完成一统大业。可惜柴荣此后染病去世,年仅39岁,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可能将会改变此后的历史发展,还

  • 顾维钧的婚姻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期中国唱诗班系列的短动画《夜思》又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带火了一波。顾维钧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人家说咱们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是周恩来,那么其次就是顾维钧了,不得不说顾维钧确实是有能力获得此殊荣。顾维钧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不过顾维钧的婚姻却是备受争议,前后拥有着三段婚约,每一个都备受

  • 东方朔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似乎都对东方朔这个人物充满了好奇心。史书记载,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在汉武帝时期自荐为郎。要说东方朔对于汉武帝有多重要,肯定不及那些一线官员,但汉武帝的身边似乎也少不了东方朔。东方朔最高职位也只是太中大夫,汉武帝虽然对他赏识,但还是将他当成俳优看待,不以重用。只不过东方朔肯定有对

  • 东汉将领耿恭立有战功,为什么最后会被汉章帝下罪免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广之子,好畤侯耿弇之侄。耿恭早年跟随过窦固、耿秉等人,慢慢展现出了将帅之才。此后耿恭两次率军击败北匈奴,立下战功,回朝后升为骑都尉。当时耿家的三位将领耿弇、耿恭、耿秉都十分出众,但耿恭最后却是被下罪免官,强行送回原籍处。历史上很多武将虽然在战场上总能锋芒毕露,但往往就是栽在了官场上

  • 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顾维钧,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顾维钧出生于光绪年间,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外交家”。那么顾维钧有办过哪些实事呢?能够获得此殊荣。首先顾维钧在外国攻读国家法与外交,获得了学位之后于1912年回国。当时任命于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内阁秘书等一些职务。之后又担任了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一职。可以说顾维钧自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