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李玮是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99 更新时间:2024/2/19 21:53:16

前段时间热播的《清平乐》剧中,赵徽柔对自己的驸马没有一点点喜欢,尽管玮其实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公主却很嫌弃他。但其实总体来看,其实李玮也并没有做错些什么,并且他很爱公主也很尊重她,只不过是遭遇了一段错误的婚姻。那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福康公主驸马李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李玮真的长得很丑吗,李玮的书画造诣究竟有多高,他的画又到底有多好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1、历史上李玮与福康公主

李玮(1035年-1086年),字公炤,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与皇帝仁宗是亲戚关系,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的弟弟是李玮的父亲,因此二人算得上是表兄弟的关系。而按理来说,福康公主徽柔李玮算是叔侄关系,但这并没有影响宋仁宗将公主下嫁。宋仁宗因为未对生母尽孝的缘故,心中始终对于李家人怀有愧疚。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愿意将自己最疼惜的长公主嫁给李家。

庆历七年,十三岁的李玮被选为了驸马都尉,与九岁的福康公主定下婚约。但让人没有想到,看起来就这么普通的一桩婚姻,会让公主和驸马二人最后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嘉佑二年,这一年李玮年满二十一,福康公主年满十八,是两个年轻人正青春阳光的年龄,但为了遵守小时候的约定,皇帝选择了在让他们在八月完婚。

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二人各自快乐、轻松的日子与尚好的青春岁月在那一刻戛然而止。嫁为人妇的公主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在皇宫里随意的生活,她必须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烦闷与解决与自己婆婆产生的矛盾。因为是娃娃亲,二人之前并没有什么联系,公主对李玮没有什么感情,而驸马李玮心中也没有公主,夫妻二人情感淡薄,又时因为驸马母亲的原因而不快。再加上,公主与内侍关系紧密,因为公主嫌弃自己,而导致公主身边的用人同样的看不起,甚至会借机贬低羞辱自己。而又因为公主与自己的生母杨氏不合,李玮对此感到颇为烦恼。也许婆媳关系自古以来便是如此,而夹在中间,身为丈夫和儿子的男人却永远不好做。

这些事情夹杂在一起常常让李玮感到烦恼不已,但李玮生性憨厚,并不爱与人争执,便常常将自己的情感发泄在书画上。

2、真实的李玮有什么成就

正如《清平乐》中宋仁宗与曹皇后常常提及的那样,李玮为人在撰写章上并没有什么作为,但也许是因为他的才华都放到了书画方面。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常常被宋仁宗提及夸奖,更有不少画作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我们不能排除李玮的画作被夸,是否是因为当时宋仁宗偏爱李家而导致群臣对李家有些趋炎附势,因此才会有这样的一番夸奖。但当我们现在真正重温李玮的图画时,我们会发现他是真正有真才实学在里面的。

真相往往不会因为大多数的言语而被掩盖。正如当大批的网友对李玮的为人丑陋且才华平庸的批判从剧中形象上升到历史上的李玮真人时,会有宋史专家吴钩跳出来为李玮鸣不平,说道:"李玮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诗画可以甩梁宦官一条街。"更有人出来指出:"李玮擅作水墨竹石,《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水墨蒹葭图》《湖石图》二幅,传世作品有《竹林幽居图》,图录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由此可知,李玮的书画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优秀作品。也许李玮作为公主的丈夫,身为驸马都尉并没有尽到自己该做的职责,不能算作一个好丈夫。但是我们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跳脱出当时的情景和环境来评判,不能因为一个人在生活上的不堪而对其才华就选择视而不见,对待历史应该始终秉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要看就要选择全面的看,而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想看到的去看,这才是我们后人对待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3、李玮生平

李玮是宋仁宗母亲章懿李皇后弟弟李用和次子。宋仁宗于庆历七年(1047年),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所以择其兄子李玮尚主。十三岁的李玮被选为驸马都尉,与仁宗长女、九岁的福康公主定婚。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嘉祐二年、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驸马都尉李玮为均州防御使。李玮累官濮州团练使、平海军节度使。

嘉祐二年(1056年)六月,福康公主晋封兖国公主。八月,李玮与公主正式完婚。婚后,李玮和生母杨氏与公主不和,公主皇帝申诉,李玮惶恐自劾,坐罚金。后来过了数年,还是不合,公主还宫。玮自安州观察使降建州,免除驸马都尉,知卫州。

熙宁元年(1068年),李玮请以兄李璋第十一子墦为嗣。诏以为供备库副使,赐名嗣徽。

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九日,妻子兖国公主逝世。宋神宗亲临公主府邸洒酒祭奠。宋神宗召辅臣入,恸哭,颁谕指李玮在公主久疾之时,奉主无状。即日责授李玮为郴州团练使,落驸马都尉,陈州安置。宋神宗对大臣说,“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后遇赦后还京师,官至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死后赠太师、中书令。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程咬金为何是天下第一福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在正史和演义中的形象差距还是挺大的,而大部分朋友熟悉的程咬金基本都是出自《隋唐演义》。演义中的程咬金手拿一柄大斧,号称“混世魔王”,感觉他的一生运气天赋已被点满,每次遇到危机都能靠自己的小聪明化险为夷,而且投靠李唐后,历经六朝,活了一百多岁。所以有人称程咬金为“天下第一福将”,其实这个名号后面

  • 耿精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耿精忠,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耿精忠是清朝时期正正封的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三人一起组成了“三藩”,在清朝这个满是八旗弟子的人才过度中,仅仅这三位汉族弟子独霸一方。早年间,耿精忠也帮康熙除去了许多敌人,成年后还娶了豪格的女儿,豪格可是一方重臣,成为他的女

  • 王毓斌是溥仪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怎样的第一个人会在自己人生的前半段享尽荣华富贵,在后半生受尽屈辱?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但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要为前面几任君主所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而且还要生生世世以王国君主之名为后人所知。这其中的辛酸苦辣,不足为外人道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末代皇帝但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之中,像

  • 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轼性格豁达,为人坦诚,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最难得的。其实苏轼一家都有这样的基因,从他爷爷和父亲身上都能看到。我们应该更加熟悉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苏轼的爷爷又是谁呢?趁这次机会,我们准备给各位讲讲苏轼三代的故事,看看他们一家为什么能人才辈出

  • 张须陀为什么没算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能够被称为名将的人并不少,很多人随口也能说出来很多,不过历史上却还是有很多人,虽然在当时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在后世当中,却很少被人提及,因此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做过些什么,隋朝时期的张须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张须陀是隋朝时期的一位名将,但是后世对他却是知之甚少,甚至并没有把他

  • 商鞅为何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咱们历史上最悲剧的改革家是谁?那绝对是商鞅魔术了。商鞅在秦国所实施的变法愣是将秦国这个濒临灭亡的小国变成了令山东六国都闻风丧胆的天下强国,之后为秦国的东出以及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就是这样一个对秦国有着再造之功的不世之才,最终却没能功成身退,反而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结局!商鞅又名公孙鞅

  • 赵祯身为皇帝为何如此仁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平乐》这部剧让很多观众了解到宋仁宗赵祯,赵祯也是古代评价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不过有很多朋友好奇,赵祯身为皇帝为什么能始终让自己保持一颗仁慈之心,哪怕是被官员逼到脸上也不曾动怒。如果换成其他脾气不好的皇帝,恐怕早就要大开杀戒了,其实这正是赵祯令人钦佩的地方,也是他有别于其他皇帝的品质。历史记载版&

  • 比干为什么是文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比干被称为“亘古忠臣”,他一生忠君爱国、清廉正直、始终记得为百姓立命。但比干的下场却令人唏嘘不已,神话小说中,比干是被妲己陷害,最后剖心而死;史料中,比干因为看不惯纣王整日贪图享乐,因此大胆谏言,结果被纣王处死。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民间会把比干供奉为文财神,比干和财神究竟有什么

  • 杜月笙和张啸林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民国时上海滩的青帮三大亨。在外人看来,这三个人亲密的像是一家人,黄金荣有根基,杜月笙有计谋,张啸林有军阀撑腰,三人合伙可谓是在上海滩上叱咤风云,一时无二。但张啸林却在抗战之后和两位大哥分道扬镳,后人大多觉得,是"做不做汉奸"让他们产生了分歧,杜月笙

  •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的并发,很多人呢都会想到:“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一些经典名句。而这些兵法名句都是出自于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所著作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