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25 更新时间:2024/2/19 21:52:21

说起我国的并发,很多人呢都会想到:“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等一些经典名句。而这些兵法名句都是出自于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所著作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了,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和韬略,也得到了无数人的推崇。

在春秋战国时期,“子”是对人的尊称,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孙子当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兵家著作《尉缭子》中,记载着“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同样,《史记》中也记载道:“孙子武者”。而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军事名家孙膑

那么,孙子、孙武、孙膑又是什么关系?

既然“子”是一种尊称,所以说孙子就是对姓孙的人的尊称。因为孙武名气太大,孙子便成为了他的专属称谓。一说到到孙子,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孙武和他的兵书。

至于孙武、孙膑是否是同一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

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孙武出生于齐国,关于他的确切出生地点,有着许多种说法。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认为,孙武出生于乐安县,也就是今广饶县一带。《惠民县志》则认为孙武生于惠民县,《左传》记载,孙武的祖父住在今天的临淄区。

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阖闾厉兵秣马,准备向西讨伐楚国。临行前,大夫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精通作战之法的孙武。阖闾看完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后,便召来孙武,任命他为将军。吴国在楚境接连取得胜利,一度准备攻陷其首都郢都,但孙武阻止道:“民劳,未可,待之。”

于是,阖闾采取孙武“伐交”代替“伐兵”的计策,用鼓动其它国家攻伐楚国代替自己出击,从而既削弱楚国力量,又保全自己。接下来的几年间,吴国接连击败楚国、越国,取得了对外战争的一系列胜利,直到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孙武认为时机已到,便联合唐国和蔡国出兵攻楚,吴军五战五胜,攻入了郢都。

不过,阖闾死后,吴王夫差继位,曾经举荐孙武的伍子胥被冤杀。孙武心灰意冷,隐居到郊外,不久也去世了。《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按照司马迁的这一说法,孙膑是在孙武去世的一百多年后才出生的。

孙膑和庞涓都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孙膑的才华智慧,都要甩开庞涓八条街。庞涓后来在魏国当上了大将,便将孙膑带到了魏国。

作为师兄弟,庞涓担心孙膑能力超过自己而受到魏惠王的重用,便想着法子陷害孙膑。结果,孙膑被砍去双足,脸上也被刺上记号。本来想干些大事,没想到在同学的黑手下受尽了屈辱。孙膑心里充满惆怅。

天无绝人之路。齐国有使臣来到魏国,孙膑求见,

并被带回了齐国,并成为了大将田忌的部下。

因帮助田忌赛马,孙膑见到了齐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这次对话,孙膑坦陈战法,齐威王心为所动。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作为盟国,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围困了其首都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向齐国请求援助。

眼看魏国兵多将广,对邯郸形成包围之势。孙膑提出了出其不意,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使其退兵的计策。齐威王采纳这个建议,攻打大梁。后院失火,魏国迅速撤兵,化解了赵国困局。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国再度出兵救援。孙膑再度使用了围魏救赵的方法,直取大梁。

这次交战,实际上是孙膑和庞涓的交锋。魏国主将庞涓吸取围魏救赵的教训,率领大军回防。孙膑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下令“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刚刚进入魏国领地时,齐军吃饭时做了十万灶,第二天削减到五万,然后是三万。

假象往往会迷惑狂王者的眼睛。庞涓认为齐军军纪涣散,士卒四处逃散,便抛下主力,率少量精兵快速追击。孙膑早有准备,他在马陵埋伏弩兵。日暮时分,庞涓到达。突然,万箭齐发,庞涓部下几乎全军覆灭。马陵成为庞涓人生之路的终点,他拔剑自刎,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孙武处在春秋时期,而孙膑则处在战国时期,二者相隔百余年,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而作为孙武后人,孙膑传承发展了孙武的学说,《孙膑兵法》更是对《孙子兵法》的补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括真的很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长平之战,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战役,其战斗的地点在如今我国的山西省境内的高平市。秦国个赵国双方所出动的病例加起来高达100多万人,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说起赵括总要加上一个纸上谈兵的括号,笔者认为,年轻的赵括不失为一名军事人才,失败却也是各

  • 为何刘伯温才被封了伯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世人对于刘伯温的名号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刘伯温的名声也是很大的,很多人都很了解他,但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刘伯温,其实是添加了很多传说的,换句话说,真实的刘伯温可能并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神奇。在朱元璋对功臣们进行封赏的时候,很多人都封了公爵、侯爵,唯独给刘伯温只封了伯爵,这个地位其实真的是并不高的

  • 袁世凯不称帝的话中国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100年前,袁世凯在内外交困当中去世,在他死前冒天下制大不韪,称帝改元,从此背负起了永远也洗刷不干净的恶名。如今人们在回头看看这段历史,经常会摄像,若是1916年袁世凯没有称帝,那么近代历史上的中国走向会不会有所改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袁世凯在民国总统任上,一直破坏共和,没有可能成为华盛顿

  • 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为《红楼梦》最初是记录在石头上的,所以又叫石头记。《红楼梦》的开篇提到女娲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来补天,却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女娲因为剩了一块石头,其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有一僧一道看见这石头的形状可爱,于是给这块石头刻上数字,并由赤瑕宫神瑛侍者携带下凡。经过了几世几劫后,有一个空空道人路过,

  • 清平乐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皇帝赵祯(王凯饰)得知将自己养大的当朝太后刘娥并非亲生母亲,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当年的婢女李兰惠,深感愧疚。为了报答李家,赵祯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徽柔(任敏饰)嫁给了李家的子孙李玮。朝堂之上,庆历新政大臣和老派权臣之间针锋相对,斗争风起云涌,赵祯治国如执秤,权衡各方势力,为国事殚精竭虑。徽柔与陪伴

  • 薄姬为何最终和儿子葬在了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名的太后有很多,除了像吕后、武则天、慈禧这样手握大权,甚至最后自己当了皇帝的,也有很多在历史上不见得有多出名,但是却以“贤德”的名声或者其他好的名声为人所知的太后,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薄姬当年对于刘邦来说只不过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妃嫔,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她成为

  • 二战后为什么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六条为:“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第十条进一步明确为:“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

  • 陶渊明的活法: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关于陶渊明其人,苏轼曾经说过: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做官便做官,归隐便归隐,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这便是陶渊明。陶渊明性

  • 历史上八大晋商为何集体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可冠以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尤在明清两代鼎盛。从晋商的发展史来看,晋商的兴起与衰落是与朝廷的兴衰密不可分的。晋商发展初期,明朝政府为北方各边镇筹集军饷推行开中制,实质是商人用实物和力役换取盐的专卖权,并需将相关物品运输到边界。晋商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顺理成章接下了一本万利的香饽饽,

  • 清政府割让的最大岛屿,日俄争夺了一百多年,岛上的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政府执政时期,因为国力衰弱割让了很多土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应该是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库页岛。这个地方被日俄两国争夺了一百多年,最后被俄罗斯彻底占领。那么,现在库页岛上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关于库页岛的故事。库页岛的总面积约有7.64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来看,该岛屿在黑龙江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