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要毁了五石散

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要毁了五石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2/7 19:51:40

五石散,也叫做寒食散,是中药当中的一种,但是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却不是通过中药,而是通过魏晋时期的一些事情。魏晋时期很多名士喜欢服用这种五石散,吃完之后会让人感觉非常的“虚幻”,效果几乎可以相当于现代的毒品,当然这是过量之后的效果,毕竟作为一种药物,适量对症下药肯定是有利的。但是为什么孙思邈在自己临死之前,告诫弟子一定要毁掉五石散?即便它存在有利的一面也不允许存在吗?

1.五石散是什么

草寒食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五。主治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方寸匕,旦未食时,以淳美酒服,不耐者减之。建日服之,至破日,止,周而复始。

主治

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

2.孙思邈为何要毁掉五石散

孙思邈,在我国民间被誉为“药菩萨”,一生享年141岁。在当下的医学院,不论是中医学专业还是药学专业,孙思邈的学说,都是绕不开的课题。

由于孙思邈医术高超,加之在世一百多年,算是长寿者的活见证,因此,在古代,孙思邈都被视为医学权威,因此,他的话被视为传统医药界的“圣旨”。

孙思邈临终前对后世做的最后一个贡献,就是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事实上,孙思邈在世的时候,也曾积极为此事奔走。最终,在孙思邈及门徒的努力下,唐朝社会接受了孙思邈师徒的建议,废弃了“五石散”。

那么,“五石散”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起鸦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清朝中期,西方列强在和大清国贸易中占不到便宜,于是依靠走私鸦片来获利。清朝道光皇帝也意识到鸦片的恐怖,于是委派林则徐禁烟,最终引发鸦片战争。时至今日,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典里面,涉及到毒品方面的犯罪,都是施以重典,归根结底,在于毒品危害太大。

事实上,早在魏晋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因为毒品而吃了大亏。

“五石散”就是魏晋时代的“毒品”。

3.五石散在历史上是怎样发展的

如同鸦片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一样。“五石散”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发明。张仲景发明“五石散”的初衷是为了医治伤寒,治病救人。但是,“五石散”的药方,却在传播过程中,被用在了其他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服用“五石散”之后,人会感到浑身燥热,而且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甚至出现幻视幻听,并且还有成瘾性——现代化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矿物中毒的一种体现。但古人并没有这个意识,而是认为这是一种神药。

“五石散”给人的特殊感官刺激,很快在魏晋上层社会流传开来。宛如鸦片战争前夕,整个大清国上下在鸦片烟雾的笼罩下,醉生梦死做着天朝迷梦一样,魏晋上层社会也在“五石散”的迷惑下,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但是,魏晋贵族的奢靡生活,是建立在对各族人民掠夺的基础上的。终于在西晋晋惠帝在位末年,各族贫苦百姓发动起义,最终,导致五胡之乱发生,中原陷入五胡之手。

并且,“五石散”长期服用,对人的健康有害,甚至会导致服用者出现生命危险。

隋唐时代的“五石散”

隋唐时代,“五石散”依旧流行于隋唐上层社会。孙思邈出于医者仁心,深知“五石散”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族群,其危害性都十分严重。因此,孙思邈和他徒弟开始奔走于抵制“五石散”的运动,最终,在孙思邈等人的努力下,“五石散”淡出了中国历史。

但是,类似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依旧不断重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哪怕是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一些人,曾经也是一度对自己的缺点而深深的迷茫过,不知所措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才会去确定将自己改变,因为只有敢于去改变,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作为“千古完人”曾国藩,自己也有很多毛病,比如他曾经记录过“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这三

  • 伊田助男作为日本关东军士兵,为何会得到中国人的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吉林省朝鲜自治州的汪清县境内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面埋葬全是我国在抗战时期的烈士们,是烈士们的忠魂安息之地。不过在这些烈士当中有一座日本关东军士兵的墓特别的引人注目,而且每年的扫墓之日都会有很多人转成的前来献花。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要将一名日本关东军士兵厚葬在我国的烈士陵园呢?这座墓中埋葬

  • 溥仪为什么不会说满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溥仪也真的是有太多的话了,也非常的悲剧,要是想说他,那得说一年,今天给大家说说溥仪的一个小问题,话说这个溥仪本是大清的皇帝,而且满清统治了中国接近300年,当时满语还是国语,但是这个溥仪竟然不会说满语,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回到北

  • 刘泽清为什么不救崇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泽清是明朝末年将领,官至山东总兵。不过崇祯帝曾让刘泽清率军入京抵抗大顺军,但刘泽清却谎称自己坠马,不愿出兵营救。其实刘泽清是一名将才,但其为人阴险狡诈,睚眦必报,以为自己能够逃过一劫,想两边讨好。后来刘泽清决定投靠清军,但其反复无常,让清廷也对他延误,最终判以绞死。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刘泽清这个人物

  • 我国古代的10大神医,你知道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医生这个职业,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需要的,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完全不生病,有一些小病或许会自己就痊愈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都会这样,而医生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现在在新冠病毒期间,人们对于医护人员的关注就会更多了。而在我国古代,也有非常多的名医,有很多都是名垂千古的,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十大神医吗

  • 为什么历史上对卫青的评价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卫青,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都非常好吧,在很多人看来,卫青是一个和霍去病齐名的汉朝大将,他们都是抗击匈奴的非常厉害的将军。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还有在汉朝时期,人们对于卫青的评价其实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对卫青是一种根本看不起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对卫青的评价这么低?1.卫青简

  • 郭德成得罪朱元璋后,他是靠什么挽回自己一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德成是明朝初年功臣,不过这段时期对于明朝官员来说都不算好过,无论是有功的还是有过的,整日都是提醒吊胆,生怕朱元璋找上自己。而这位郭德成虽然是功臣,但同样不敢居功自傲,有一次他酒后失言,得罪了朱元璋,醒酒后便开始后怕,但朱元璋最后并没有将他治罪。郭德成自知必须铤而走险,于是率先剃度出家,这才打消了朱

  • 韩信根本不是平民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韩信的来历,很多人都能说出,他在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之前,是一个毫不起眼,甚至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平民,不光是项羽看不起,还有曾经对他找茬的人看不起,甚至刘邦本身也是很看不起他的,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一举逆袭,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了。但是,事实上真正的项羽真的是这样的身份吗?项羽真的只是一介平民吗?1.

  • 千里走单骑的不是关羽,而是这个被嘲讽千年的老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故事的主角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了。不过我们也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虚构的,或者是换了一个主角,而千里走单骑其实就是作者换了一个主角,真正做到这件事情的,根本不是关羽,而是另外一个被嘲讽了千年的老将,你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

  • 克努特大帝是如何打造他的海盗帝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维京人,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这个词语早在中古英语中就已经出现了,意思是“劫掠者”,指的是欧洲沿海地区一带的劫匪,并不是哪些绿林强盗。而在罹遭斯堪的纳维亚人袭掠的其它国家,人们并不使用这个词语,当时的西方观察者对这些侵袭者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带有贬义的“异教徒”,或者因为惧怕而称其为“巨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