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根本不是平民逆袭

韩信根本不是平民逆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77 更新时间:2023/12/22 5:53:53

说起韩信的来历,很多人都能说出,他在成为刘邦的大将军之前,是一个毫不起眼,甚至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平民,不光是项羽看不起,还有曾经对他找茬的人看不起,甚至刘邦本身也是很看不起他的,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一举逆袭,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了。但是,事实上真正的项羽真的是这样的身份吗?项羽真的只是一介平民吗?

1.史书中韩信的身世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纪录的角度来看,《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实际上是从韩信“从项梁”之后开始的,他的早年经历故事,绝大多数是对他为“楚王”之后还乡的“快意恩仇”的举动的追述拆分。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对应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录的几个故事: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除此之外,再来看韩信的早年故事,就只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也就是说,这几个故事实际上应该是从韩信的“报仇报恩”之后追述的故事,被切成了两半,前面放了前因,后面写了后果,加上“韩信葬母”的信息,就是韩信全部的早年经历信息了,当然,这些故事很见“人物性格”,符合司马迁的叙事视角,却并不能给予我们关于韩信更多的身份信息。

2.韩信身份的推测

万幸的是,在故事细节之中,有一样东西出现了两次: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剑”,是先秦“士人”身份的象征,哪怕是僻处西陲的秦国,也逐渐学习了这个传统,见《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六年)初令吏带剑。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简公)七年,百姓初带剑。

“吏”带剑好解释,“百姓”带剑,是不是说秦人无分“士庶”,都开始“带剑”呢?

答案应该是否。

因为先秦的“百姓”,实则是指“大夫、士”,也就是宽泛的“血统贵族阶层”,而非今天的“全民”,一个旁证就是秦简公七年施行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初租禾”,措施类似于鲁国的“初税亩”,也就是说,秦国在春秋战国之交,由于魏国对其持续的军事压力,完全丢失“西河”后,开始了对关东诸国的先进制度文化的学习,而从史籍的记载来看,关东诸侯一样是要“分别士庶”。

待到秦并六国,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新黔首挟兵令》指明了秦朝的“新制”:新黔首公乘以上挟毋过三剑,公大夫、官大夫得带剑者,挟毋过各二剑,大夫以下得带剑者,毋过一剑,皆毋得挟它兵,过令者,以新黔首挟兵令论之。十一。

翻译过来就是,新黔首爵位在公乘以上的拥有剑不得超过三把,公大夫、官大夫被允许佩剑者,拥有剑不得超过二把,大夫以下被允许佩剑的,不能超过一把,并不允许持有任何其他兵器,违反令文规定者,将用“新黔首挟兵令”问罪。

被征服地区的“新黔首”按照“爵位”高低拥有“剑”,他们中间又有“公乘以上”的“高爵”,也就是“五大夫”—“卿爵”,这就说明,关东六国被征服地区的“新黔首”之前的爵位得到了“保留”,代之以标识名称的“秦爵名”,如“荆大夫”、“荆不更”(见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统一后根本没有剥夺六国旧贵族的身份特权)。

而韩信有“剑”,说明他的家族在秦统一之前应为“士”以上的“血统贵族身份”。

3.韩信的真实身份背景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汉高祖的功臣团队之中,史书记载有“表字”的只有——楚元王刘交和张良,乃至于《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字季”和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中的“讳邦,字季”,也就是说,至少两汉之际的人们是认为刘邦有“表字”的,也就是“仨人”。

当然《史记》中也存在应有“表字”而未记的情况,如项羽的叔叔项梁,作为大贵族后人,也应有“表字”,但是,他并非如项羽一样享受“单独立传”待遇的人物,重视程度较低,也可以理解,一般来说重要人物往往会附上“表字”,如项籍字羽,陈胜字涉,吴广字叔。

而《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都没有记录韩信的“表字”,这种情况,与萧何、曹参、陈平、樊哙、周勃张耳、陈余等人类似。

也就是说,这些“有氏”的名人,应该都属于“氏”,而有无“表字”本身又标识了他们“三代以内”的社会地位,比如项羽的祖父是楚将项燕,张良的祖父、父亲相韩,而楚元王刘交在秦焚书前就学于荀子弟子“浮丘伯”,也就是李斯韩非子的师兄弟,师长应该会为其“取字”。

再进一步说,就是“有氏”、“带剑”基本可以代表“血统贵族身份”,是社会认可的“士、大夫”阶层中人,而政治、政府认可的则是“权位”,这就需要近亲的“家世”和“教育”来背书,能够跨越式发展的,应该是“世袭权贵”与“显学门徒”,这种“入仕”路径其实与秦、汉的“官吏任子”和“博士弟子”路线差相仿佛,本就是一脉相承的东西,而“士、大夫”阶层中无从跃居“朝廷”的,则只能蜗居“县廷”,成为“吏”,具体来说就是“诸官”和“史”,比如刘邦的“亭校长”和萧何、曹参的“令史”。

而其中更不幸的,没有家族之助的人物,如韩信,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过往的关注点,常在“无行”,其实最重要的是其“葬母”所体现出的“无父”,也就是没有“宗族昆弟”的帮助,“家贫”,而只能将母亲“独自”葬在“高敞地”,如有其父之墓,则不会单言“母冢”。

综上所述,唯有将史书中对于韩信的有限记载,放置在“战国秦汉之际”的大的宏观社会背景下讨论,才能够对韩信的“布衣”身份有所理解,汉高祖的“布衣将相”,并非是说出自于“社会底层”,或者说“劳动人民”,恰恰相反,他们只是属于统治者的“边缘群体”,也就是距离“富贵”、“权力核心”较远的“社会精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里走单骑的不是关羽,而是这个被嘲讽千年的老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故事的主角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了。不过我们也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虚构的,或者是换了一个主角,而千里走单骑其实就是作者换了一个主角,真正做到这件事情的,根本不是关羽,而是另外一个被嘲讽了千年的老将,你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

  • 克努特大帝是如何打造他的海盗帝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维京人,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这个词语早在中古英语中就已经出现了,意思是“劫掠者”,指的是欧洲沿海地区一带的劫匪,并不是哪些绿林强盗。而在罹遭斯堪的纳维亚人袭掠的其它国家,人们并不使用这个词语,当时的西方观察者对这些侵袭者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带有贬义的“异教徒”,或者因为惧怕而称其为“巨人”之

  •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真是个大傻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惠帝仅仅因为一句“何不食肉糜”,就被后世认定为是一个大傻子,这样的判断,其实还是有些片面了,毕竟晋惠帝本身自幼生长在皇宫,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贫穷困苦的人,怎么可能会理解平民们的生活困境?只因为他这一句话就说他是个傻子,不仅片面,或许会更傻。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晋惠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晋惠帝

  • 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草原和中原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只了解发生在中原的历史,对于草原的认识就比较少了。那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位草原上的传奇人物,他首次统一北方草原,并且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后和汉朝征战百年,这个人就是冒顿单于。冒顿单于一生成就不输刘邦,而且他和刘邦的妻子吕后之间还有一

  • 法国人拉法耶特为何会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777年,一位年仅19岁的青年贵族踏上了一艘跨海航船,他们的目的地是北美大陆。这是一位法国的年青贵族,他抛弃了他在法国所拥有的一切,打算为一个还没被世界认可的国家的人民争取自由。他坚信北美即将诞生一个崭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将成为受到人人所敬仰的天堂,将改变整个人类。这位充满热血的年青贵族就是拉法

  • 戴高乐成为法国总统后为何首先选择访问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年戴高乐带着重振家族的愿望参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凡尔登战役期间,戴高乐负伤被俘,在战俘营里呆了3年3个月,而这也正式戴高乐的“空闲期”,让他深刻的认识到了武器革新对战争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考军队的建设方向,并且著作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敌人内部的倾轧》。当然,“不安分”的戴高乐谋划了7次“越

  • 希特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仇视犹太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希特勒,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根据史料记载,目前达成世界共识的是希特勒是在一战结束之后就开始发表针对犹太人的仇恨言论。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希特勒当年邻居的证词了解的话,其实希特勒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对犹太人发表仇恨言论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希特勒的凡有思想比公认的起码还要早6年的时间。历史

  • 宋理宗头骨酒杯现在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理宗赵昀,作为南宋时期的第五位皇帝,据说他死后,头盖骨被别人做成了酒杯,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毕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下场呢?宋理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是这种结局?相传后来朱元璋将他的尸骨寻找回来安葬了,这是真的吗?宋理宗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呢?1.宋理宗简介赵昀(1205年1月2

  • 赵匡胤的心腹为何装哑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能够被称为心腹的,都是当时非常能够审时度势,而且能够为主人办很多事情的人,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心腹,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就是一个叫做杨信的人。不过,杨信在当心腹的时候却一直都是个哑巴,可是直到他最后临死之前才终于开口说话,原来他这些年一直都是一个假的哑巴,都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杨信为什么要装哑巴,

  • 拿破仑与希特勒都想统治欧洲,为何拿破仑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起初小编很单纯的认为拿破仑其实与希特勒是一类人,都想统治欧洲,只不过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仇恨罢了,再加上拿破仑确实是有一些过人之处和才华,所以很多人才会认为拿破仑是英雄。然而希特勒距离时间太接近了,时间还没有冲淡他的负面影响。直到后来小编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两人都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区别就在于两人的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