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为何被称为隐太子

李建成为何被称为隐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4/1/16 15:44:50

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当中,作为一个失败者,其实还是很有些遗憾的,他原本才是李渊定下来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最终他会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李渊不得不把太子之位给了李世民,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历史。而李建成还有一个称呼,是李世民给他的,即隐太子,这个称呼是不是可以说明,李世民其实对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有一些后悔的呢?

1.李建成简介

李建成(589~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

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李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射杀,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追封息王,谥号为隐,贞观十六年(642年),追赠隐太子。

2.李世民为何追封李建成为隐太子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登基后追认大哥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并以亲王礼安葬。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又再次下诏恢复李建成的太子身份,成为“隐太子”。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得皇位。可是毕竟是屠兄弑第,伤天害理,这是他政治生涯最不光彩的一面。追封李建成,可以为自己正名,让自己得皇位的过程更加理所应当。

第二:是因为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的夺嫡之争日益激烈,朝廷上也行成“东宫党”与“魏王党”两大集团,对朝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李世民想借追封李建成为“隐太子”的做法,警示魏王,自己依旧会尊重“立嫡以长”的做法。不过后来因李承乾谋反,这个做法也就不复存在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 ),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3.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第一,李建成虽然贵为大唐的开国太子、大唐的储君,但属于朱标式的人物,性格仁慈,优柔寡断。他和李世民的争斗主要靠弟弟齐王李元吉及手下一干谋士给出谋划策,李元吉和魏征几次劝说李建成先下手为强,但李建成心软,念及手足之情没有痛下杀手。但李世民不一样,心狠手辣,不仅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连他们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甚至皇上李渊都被他软禁起来逼宫夺位,秦王可不是一般的狠,心慈手软的李建成自然都斗不过心狠手辣的李世民。魏征曾说,李建成若是听他的,就不会有今天。无毒不丈夫,生在无情的帝王之家却心存善念,注定只能成为悲剧。

第二,李建成一直呆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政务,而李世民每次都争着上战场,争着去立功,因此李世民在军队中威望和影响力比太子李建成还高,李世民羽翼日丰。其实李建成也没错,李建成是太子,古代太子爷的名号还是很厉害的,只要不犯事,下一任皇上肯定是他的,犯不着和二弟李世民争。只是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敢公然冒天下大不韪发动叛乱,杀兄囚父抢皇位。

第三,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长安的兵虽然比李世民多,但李世民手下多是军中悍将,骁勇善战之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私兵比不上李世民的私兵。更严重的是,李世民并没有选择直接对决,而是采用“斩首行动”,在玄武门设伏兵,直接干掉了毫无防备的李建成、李元吉。李建成、李元吉麾下的军队群龙无首,所以也没闹腾出大动静。李渊虽然不满李世民的做法,但李渊被李世民软禁起来,只能任李世民摆布,默认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事,乖乖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桂荃没有名分,她的结局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王桂荃估计不少人都不认识,其实王桂荃还是比较著名的,她是梁启超的二夫人,但是王桂荃是没有名分的,也就是不被承认的,那么有人就问了,这个王桂荃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既然没有名分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好或者是坏呢?下面一起看看吧!结局挺凄惨的!1968年,孤苦伶仃的王桂荃在一间阴暗潮湿的陋室中离开人世,享

  • 耶律普速完是女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上的女皇帝,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武则天。不过在南宋时期,西辽也曾出现过两位女皇帝,其中一位还是以公主的身份称帝,这个人就是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的女儿耶律普速完。当时西辽仁宗耶律夷列去世,他的遗诏是让妹妹耶律普速完临朝称制,因为太子的年纪还太小。所以耶律普速完上位是名正言顺,但她的皇位之路却

  • 姜子牙真的活了139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很多古代的长寿之人,比如说彭祖活了八百岁,不过这种说法当然还是太过虚幻,八百年的寿命是不可能的,虚构的成分非常大。而姜子牙这个人物也是名气非常大了,但是关于他的年龄,很多人也很好奇,有说法说姜子牙活了139岁,这是真的吗?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史书上记载的到底是

  • 吴起一生打仗没输过,为什么不是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说起来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拥有很多战绩的大将。不过在战国时期,人们常说有“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有一个吴起,他一生从来没有败绩,甚至曾经以五万人战胜五十万人,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却没有办法成为四

  • 北魏太监宗爱连弑两位皇帝,一位宦官为何能有如此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宗爱是北魏宦官,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封王的宦官。据说宗爱能够得到太武帝拓跋焘的重用,也是因为他曾把拓跋焘伺候的舒舒服服,导致拓跋焘离开宗爱就浑身不舒服。后来宗爱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诬陷太子意图谋反,导致太子积郁而逝。后来宗爱又连弑两位皇帝,其行为令人胆寒。一位宦官为什么能有如此权利呢?当时宗

  • 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士,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可能不少朋友听说金圣叹就是从他批评《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中知晓的。从人物性格来看,金圣叹为人孤高,狂放不羁,当然批评家一般也都不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然也做不了这样的事。而金圣叹在古代小说批评领域地位几乎是最高的那一等,他点评的细致程度前

  • 光绪帝到底有多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时期的光绪皇帝到底有多帅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光绪的头骨复原图就知道了。光绪皇帝的长相挡在现在,绝对不丑,反而还有一些清秀,不过表情似乎有些严肃。但是这样的长相若是放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那绝对就是绝世美男了。在光绪帝时期,照相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了,不过能够保存下来的照片却不是很多。

  • 秦观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大家非常熟悉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出自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被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他的词总能让人感到别出心裁,风格与众不同。秦观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仕途之路却充满坎坷,似乎这是很多文人绕不过的一个坎。那秦观生平到底经历了哪些不公,他的心境又发生

  •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祁镇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朱祁镇为明英宗,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承担不起“英”这个字,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朱祁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相比朱祁镇来说,还要好很多。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两位皇帝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朱祁钰和朱祁镇,他们到底谁更好一些?明英宗

  • 杨坚为什么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什么杨坚却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隋太祖,他和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