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洋内波的特征及研究现状

海洋内波的特征及研究现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4/3/16 0:29:40

海洋内波简介

内波是一种重要的海水运动,它将海洋上层的能量传至深层,又把深层较的海水连同营养物带到较暖的浅层,促进生物的生息繁衍。

内波导致等密度面的波动,使声速的大小均发生改变,对声呐的影响极大,有利于潜艇在水下的隐蔽;对海上设施也有破坏作用。


海洋内波典型特征

一、非随机特性

内波的频率和波数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即频散关系。波数为一向量,其方向与相速度一致,量值等于沿此方向

2π间隔内所含的波的数目。由内波引起的质点运动的水平速度、垂向速度和垂向位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密度的垂向分布对内波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最简单的内波为界面波,它沿界面传播,群速与相速方向一致。最大幅出现在界面处。在不同深度的内波的振幅,随该处至界面的距离的增大而按指数律减小。界面上质点运动的水平速度和界面下者方向相反。在紧贴界面上下的质点,当其处于波峰或波谷时,有最大的水平速度。

此处质点的水平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极快,即存在很强的速度剪切。界面处的质点恰好通过界面平衡位置时,具有最大的垂向速度,峰前向上,峰后向下。这样,在浅跃层处的界面波可能在表面形成相间的辐聚带和辐散带,在海面呈现明暗清晰的条带图案。

密度连续层结的流体中的内波,比界面波复杂得多。水质点的运动速度与波的相速度垂直,传输波能的群速与相速垂直。频率不同的内波,不但相速度的大小不同,而且方向各异。近似于惯性频率的内波,相速的方向近于铅直,质点运动轨迹近于水平圆周,群速的方向也近于水平。

随着频率的增大,相速与水平之交角变小,质点运动轨迹的椭度增大;群速与轨迹椭圆的长轴方向一致,与水平方向的交角增大。接近稳定性频率的内波,相速近于水平,群速近于铅直,质点近于铅直往复运动。由于群速与相速垂直,出现了费解的现象:波形向斜上方传播时,波能向斜下方输送;反之亦然。

内波在稳定性频率 (N)变化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在表面和底面或在内波频率ω=N的深度(转折深度)处会发生反射。内波在运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从而改变其传播速度。在介质运动速度等于相速(临界层)处,内波可能消失。

由于表面与底面(或转折深度处)的反射,可能在铅直方向形成驻波。这种驻波有几个波腹,就称此内波处于第几模态,模态越高,运动就越复杂。


二、随机特性

由于内波的随机性,很难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手段所得观测资料,得出统一的结果。加勒特与蒙克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并引入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如假设实际的海洋内波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不同波数、具有随机振幅和随机相位的正弦波线性叠加而成,将大量调查资料统一于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型即GM模型。

模型谱的特点是:在远离边界的大洋中,内波的能量波数频率谱具有普适性,即除一些特殊地区外,不论时何地所得到的调查资料,都与这模型的结果近乎一致。它在近似惯性频率处有一峰值,近似稳定性频率处有一小峰或平肩,在中间频段有ω-2特性。对水平波数K的依从关系为(1+K/K*)-2.5,其中K*为适当选定的波数比尺。

调查资料较普遍地反映出在半日潮的频率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谱峰,但这种模型没有表达出来。这种模型也未能包括在上层海洋、陆架和陆坡处及平均流强盛处的复杂情况。

各种内波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用来检验观测所得的脉动量是否为内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威德尔海——南极“魔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威德尔海在哪里威德尔海,大西洋最南端的属海,深入南极大陆海岸,形成凹入的大海湾。中心点地理坐标大致为南纬73°,西经45°。南临南极半岛,东为科茨地,最南是广阔的菲尔希纳 (Filchner)和龙尼(Ronne)冰棚前方的冰障。海域经常被厚冰覆盖,在初夏时节,中西部的海冰向北漂流,几达南纬60°。威

  •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鲸鱼集体自杀鲸鱼集体自杀,据记载常有单独或成群的鲸鱼,冒险游到海边,然后在那里拼命地用尾巴拍打水面,同时发出绝望的嚎叫,最终在退潮时搁浅死亡。鲸鱼集体自杀事件1754年法国奥捷连恩湾的沙滩上,30多余抹香鲸搁浅死去。1918年曾有约1000只鲸鱼在新西兰外岛查塔姆群岛搁浅。197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皮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及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平面上升简介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 使风暴潮强度加剧频次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未来100至200年内海平面已无法避免上升至

  • 锰结核——深海里的珍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锰结核是什么东西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核的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扁平状、炉渣状等。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锰结核价值有的锰结核锰含量达到55%

  •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水里有黄金吗黄金是地球上的贵重金属,也极可能是史前人类加工过的第一种金属。早在6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经开始加工黄金;而在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类已掌握了黄金的提纯技术。一直以来,黄金都是从陆地上的矿藏中提炼出来。其实,在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海洋中,黄金蕴藏最丰富。据估计,海洋中的

  • 珊瑚礁的形成条件与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珊瑚礁简介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

  • 魔鬼海域:日本龙三角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龙三角简介龙三角(日语:ドラゴント ライアングル、英语:Dragons Triangle),别称为福尔摩沙三角以及魔の海,是一个位于日本近海、北太平洋的海域。龙三角是著名的“魔鬼三角”之一,多年来人们将它视为“太平洋的百慕大三角”,同样有船舶和航空机突然地行踪不明,消失在这个魔海里。自20世纪4

  • 北半球国家多还是南半球国家多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亚洲属于北半球的国家有45个,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国家有2个:完全位于北半球: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

  • 中国徒步探险第一人余纯顺罗布泊意外身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1996年6月11日早上,准备从土哏出发的余纯顺和自己的向导赵子允说了昨天自己的梦:梦中他梦见自己的前妻了,她要和自己复婚。赵子允其实曾经建议余纯顺不要在六月穿越罗布泊,六月危险性太大,但是余纯顺没有听,因为他这次穿越除了要打破六月中旬不能穿越罗布泊的魔咒,还有个任务,为上海台拍摄一部纪录片,

  • 南半球的国家比北半球多还是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半球(Southern Hemisphere),在南极和赤道之间的半个地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位于南极点附近的是南极洲。巴西、澳大利亚是南半球最大的两个国家。大洋洲、南美洲大部,都在南半球。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因为其70%以上的国土位于南半球。东帝汶是亚洲唯一一个全境都位于南半球的亚洲国家。非洲被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