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烧酒的起源之谜

中国烧酒的起源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6/13 23:30:15

烧酒是用蒸馏工艺制取的含酒精浓度较高的饮用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白酒。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烧酒?是自己发明的还是从其他国家传入的?这些问题目前在学术界仍然争议颇多。

在历史上,关于中国烧酒的起源问题,大致有东汉、唐、宋以及元四种看法。其中东汉说由于其论据主要是从葛洪《抱朴子·内篇》和《后汉书·神仙传》中所记载的茅屋上燃火煮食而茅屋不燃的“仙事”中推论而来,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虽然此说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其并无确凿证据,并不可信。

元朝说,最早由明代的李时珍提出,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1919年,美国学者劳佛尔也在《中国伊朗编》一书中肯定了此种说法的合理性。因此,元朝说曾一度为国内外的学者们所认可。但是到了1968年,日本学者窱田统一改原来的说法,认为宋代便已有了关于烧酒的记载。

1956年,袁翰青先生在其发表的《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更是将中国烧酒的起始时间一直上推到了唐代。自此,唐代是否有烧酒,便成了现在烧酒起源问题讨论的关键。

赞成烧酒起源于唐代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两位唐代诗人的诗句,即白居易《荔枝楼对酒诗》中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以及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中的“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他们认为这两首诗中的“烧酒”,是带有蒸馏性质,像大曲一类的烧酒。

因为自唐以来,当“烧”字与“酒”联系在一起时,常常表示加温,保温发酵、加热蒸馏等含义。李肇《唐国史补》中“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应该就是蒸馏酒。比如房千里的《投荒杂录》中就有:“南方饮,即烧。”

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烧酒分两种,一种呈白色,一种呈红色,红色的那种有称“葡萄烧”。比如《梦粱录》卷一三记载南宋临安有“水晶红白烧酒”出售,可见烧酒之“烧”不含有形容酒的颜色的意思,而唐诗中的烧酒应当就是葡萄烧。

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葡萄酒“古者西城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中国约在公元700年左右就已经有蒸馏浇酒,它和德国的白兰地酒极其相似。也有学者认为,唐诗中的红烧酒应当释作红色的葡萄烧。

宋人唐慎微《证类本草》引唐德宗时期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已有用蒸馏酒解蛇毒的方法。中国蒸馏酒不始于元代,而是可上溯到宋代乃至更早的唐代。中国烧酒在其创始的唐宋时期,还处于偶发阶段。从南宋中后期到元代,烧酒工艺渐次推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紫禁城的宫廷禁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紫禁城戒备森严、警卫星罗棋布人所共知,但宫禁机构到底有哪些?由谁掌管?皇帝警卫到底有多少?出身哪里?让我们进一步走近神秘的宫廷禁卫。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清入关以后为了稳定北京以治全国,又把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

  • 古代黑社会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社会,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个词,那就是“黑社会”。作为黑恶势力的代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很多影视剧作,也以“黑社会”为题材,创作了不少打击黑帮的影视作品。但是,如果你以为只有现在有“黑帮”,那你就错了。其实,黑恶势力古往今来一直都有。在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盛行游侠风气,其中,名

  • 揭秘:为何西汉时期杀婴现象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汉朝初期,刘邦为了增加人口,推出了类似单身税的政策,所以百姓只能早早的就要把孩子们给嫁出去。到了西汉中期,因为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导致国库里的钱已经快不够用了。加上汉武帝对匈奴勤兵黩武,所以税收重点成了人头税,生的多交的税就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百姓出现了杀婴的情况,因为大家实在是

  • 古代官员是怎么休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汉,官员的工作休假周期为五天。《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官员工作四天后,第五天可以休息去洗澡。不过这句话可不是五天才能洗一次澡的意思,沐同休,有休息之意。到了东汉,这个休假制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史记·百万君传》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其意思为官员在休息日不光可洗浴,还可探望亲人。

  • 骷髅塔到底有多少颗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名胜,人们头脑中涌现出的多半是一些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实,一些“丑陋”的甚至“恐怖”的地点也可以因其特殊性而被后人瞻仰。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尼什就有这样一处“另类”名胜——世界上惟一一座用真人的头骨做成的“骷髅塔”。“骷髅塔”其实是一个四方体的土坯

  • 唐朝人一般喝什么酒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代人的日常饮食中,酒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聚会、婚庆、会友,都离不开酒。一般来讲,唐代生产的酒主要为米酒、果酒和配制酒这三种。其中米酒的产量最多,饮用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一、米酒米酒又称谷物发酵酒,是通过将谷物蒸熟后拌与发酵粉置于缸中,密封,待发酵一段时间后便能成酒。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

  • 尸鳖没食物的情况下可以活过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尸蟞是什么 盗墓笔记第3集中,在水道探秘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生物,尸蟞。根据三叔介绍他们是以腐肉为食,是一种小昆虫。那么世上真的有尸蟞这种生物存在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尸蟞的一些资料。尸蟞是一种虚构的昆虫,感觉很像龙虱科和水蜈蚣的结合体,前足特别的锋利有力,个头大,喜阴暗,

  • 明仁宗暴死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仁宗继位还不到十个月就突然死去,只活了四十八岁。史书记载,在他过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处理朝政,但从生病到死于皇宫的钦安殿,前后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后来明人黄景昉在《国史唯疑》中提出,明仁宗是无病而突然死去的,这引起了众人的争议和猜疑。因为作为一个正处于壮年的皇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就无病而亡,这确

  • 西夏王陵为何从不长草也不落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王陵,是九代帝王安息之所。它沉睡了九百多年,依然巍然挺立。关于西夏王陵有很多的谜题,至今我们还未破解。元代有一个《赵礼让肥》的折子戏里有一句:“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落草为寇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把贼寇当作草一般比较,说明草籽落地即可生根,不管环境多么贱恶,都能

  • 清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才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太后对于孙子康熙帝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曾经数次在危难中把康熙和大清朝解救出来。可以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康熙王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