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彭加木事件始末

彭加木事件始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4/10 2:24:57

彭加木事件是怎么回事

一、纵湖底

1980年6月5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考察队在彭加木的率领下,由北南纵贯干涸的湖底,终于按计划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打开了罗布泊的大门。

史无前例的纵贯罗布泊湖底的任务,首先被中国科学考察队胜利完成。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先、马仁文、阎鸿建、沈观星、陈百泉、司机陈大华、万轩、包纪才驻军某部队的无线电发报员肖万能。


二、再次横贯

1980年6月11日在完成罗布泊任务的考察队,在米兰农场小憩片刻后,即刻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然后取道敦煌去乌鲁木齐,以结束这次两个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


三、汽油和水耗尽

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计划,还有400公里路程。

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开会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

彭加木起先并不同意发电报求援,只希望自己找水。因为当时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的话要用去大约7000元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最后在大家的压力下才同意发出电报,但内容不是要水,而是汇报了当时他们严重缺水的情况。


四、独往沙漠找水

1980年6月17日上午9时,部队回电同意给予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彭加木冒着50℃多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五、搜寻行动

1980年11月初,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指示,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要再一次寻找彭加木同志。第四次进入罗布泊的队伍,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军区独立5团、通讯兵部队、汽车56团和兰州407部队等八个单位共69人组成,配备大小越野汽车18辆。

新疆分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王熙茂同志任现场总指挥。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随队住在敦煌指挥部。彭加木的儿子彭海以及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朱相清随队前往现场帮助寻找。

为了保障寻找队伍绝对安全,第四次寻找队在敦煌建立指挥所,敦煌指挥所与寻找分队保持无线电联系;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救援,由军区空指临时派出飞机担任;有关空地联络信号等也作了明确规定。

队伍由14名科技人员、15名解放军战士、7名通讯报务人员、20名司机、4名测工、9名后勤联络人员共69人组成。军区和分院抽调水罐车、油罐车、电台车、物资装备车、吉普车共18辆,携带电台3部、帐篷6顶、行军锅2口、信号枪2支、信号弹4个基数和大量生活用品。

队伍从11月10日由敦煌进入罗布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计41天。寻找地区以彭加木同志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疏勒河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20公里,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

第四次寻找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从彭加木脚印消失处的东北面开始到“八一井”以西地区,寻找3天;

第二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北面和西北面,即从“红八井”到“红十井”地区,寻找7天;

第三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南面和西南面,即从库木库都克到吐牙以西6公里和以东10公里的地方,寻找9天;

第四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东面和东南面,即从羊塔克库都克到科什库都克,寻找12天。

2010年4月14日,为纪念彭加木失踪30年,中科院新疆分院代表、黑豹科考探险队员以及大学生代表(来自中国信息大学)在彭加木墓碑前举行纪念仪式。

当日,中科院新疆分院代表与黑豹科考探险队队员等20人在位于罗布泊附近库姆塔格沙漠的彭加木墓碑前举行祭扫活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土耳其王子岛:曾经王公贵族曾经的流放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耳其王子岛简介王子岛(Prince Islands), 包括九个岛,这些岛曾是拜占庭王朝流放王子的地方。如今,王子岛拥有美丽的海滩、成荫的绿树,是高收入阶层居住的别墅区,也是土耳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王子岛群中最吸引人的是Buyukada岛(九个岛中最大的岛),岛上的豪华别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镶嵌在

  • 南美洲的地形对于气候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美洲的气候条件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

  • 地震预警和预报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

  • 地震预警的原理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震预警简介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

  • 地震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及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震预警的配套设施。按照系统响应的顺序可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接受终端。整套系统的特点是高度集成、实时监控、飞速响应,尤其是飞速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

  • 黄延秋事件:中国UFO第一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延秋事件简介黄延秋事件是指黄延秋与外星人同行的事件。黄延秋,男,1950年生。家住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旧店乡东北高村。农民。现有一女一子,其子女都已成家,其儿子已生有女。从家庭构成讲他是一个做了爷爷的人。在村里是一个诚实、本份、富裕的人家。1977年7月27日至1977年9月28日与外星人同行三次,

  • 美国51区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1区简介51区(Area 51),指的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区域,距离拉斯维加斯市中心西北方130公里(37°14′06″N115°48′40″W),有一个空军基地在此,此区被认为是美国用来秘密进行新的空军飞行器的开发和测试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因为许多人相信它与众多的不明飞行物阴谋论有关

  • 埃尔斯米尔岛——只有冬夏的北极寒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加拿大埃尔斯米尔岛简介埃尔斯米尔岛是世界第十大岛,加拿大纽纳武特(Nunavut)地区巴芬区伊利莎白女王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宽480千米,长804千米,面积196235平方公里,为加拿大第三大岛。据说维京人在10世纪时已到访过这里。1616年为航海家巴芬(Williarn Baffin)发现,是加拿大

  • 四季各自的特点与交替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季简介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

  • 溶洞形成的原因你了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溶洞?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