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求雨仪式有哪些

古代的求雨仪式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4/12 15:54:14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直是以农为本的中国人的理想境界。的确雨水的适量与否能决定农业收成的丰歉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成败。我国古代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盲目的对神鬼崇拜心理,误认为旱涝是神鬼意志的产物,因而顶礼膜拜,尤其是大旱之年,人们更是盼雨心切,采用种种手段,祈求天降甘霖,这种祈祷行为,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求雨仪式。

龙是古人臆想的神秘动物,传说它能呼风播雨,因而古人在求雨时往往将它奉若神灵,每每干旱之年,都要将它抬出,焚香跪拜,祈求它降雨解旱。我国最早记载龙能致雨的书是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山海经》。《山海经。大荒东经篇》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战国时代,并且已经有了塑龙形求雨的方法。当时塑龙的材料是泥土,土龙塑成后,还要“文以青黄,饰以绮绣,缠以朱丝”。汉代以后,在拜龙求雨的时候,还混杂采用陰陽五行、祈祷、巫术等手段。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求雨篇》介绍了当时求雨的一些仪式。

其中有塑大苍龙一条,长八丈,位居中央,再塑小泥龙七条,各长四丈,位于大龙之东。大小龙皆是头东尾西,龙与龙之间相距八尺。再择儿童八人,皆斋三日,穿青色衣服舞蹈等仪式,这种以龙为中心,再揉和陰陽五行说相生相克的原理,目的在于调和陰陽,以助降雨。这种求雨仪式,由人舞渐渐演变为舞龙。

有人认为,我国民俗盛行“舞龙”活动,也许就是从求雨仪式中变化而来的。比求龙致雨仪式早的求雨方式是“舞”、“雩”。“舞”是一种在商代广为流行的求雨形式,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说,“舞”原为“無”字,而巫觋之“巫”,也是“無”字之演变。“巫”舞蹈号以降神求雨,故名其舞者为“巫”,名其动作为“舞”,名其求雨之祭的行为是“雩”。

“雩”从周代起就成为求雨的又一主要形式。《礼记。月令》载:“仲夏,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人者,以祈谷实。”注疏说: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王精之帝,配以先帝也。

在这种雩祀礼中,主角是帝王官员,而从事乐舞的配角却是巫觋。如果说舞龙求雨仪式是流行于民间的主要求雨方式,而“雩”则一直是统治者的主要求雨仪式,带有明显的宫廷气息。尽管“雩”的形式在历代有所不同,但从周到清,绵延2000多年,一直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正史的《礼制》中,均有“雩”礼的各式各样的详细记录。

比“雩”更早的求雨仪式是“烄”。在甲骨文中有很多记载描绘了这种求雨仪式,即把人或牲畜放在柴堆上焚烧,以祭告雨神降雨。据《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商汤之时,大旱七年,汤亲自在桑林求雨,准备自焚,感动了上天,召来四海之云,千里之雨。商汤这种自焚求雨的方式,就是”烄“。

从周代起“烄”被改名为“焚”。《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条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这里的“焚”,即商代的“烄”。在东汉,焚人以致雨的方法依然存在。范晔《后汉书。谅辅传》说,广汉郡王官掾谅辅在有一年大旱时,见太守亲自祈祷山川毫无结果,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今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日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

他令人在自己周围堆满柴草,准备自焚。将近中午,天云晦合,须臾降雨,一郡沾润。“焚”是一种相当庄重严肃的求雨仪式,其先应祈祷和“暴”,实在无奈,最后才“焚”。说起“暴”就是将人置烈日下暴晒以求雨的方法。《礼记。檀弓下》说:“岁旱,穆子召其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这种以人暴晒求雨的方法也相当残酷,尪可以解释为久病之人,因长期卧床,其面孔总是仰上。

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暴晒这种人,让他们在烈日下受苦煎熬,老天便会同情而下雨。由于“焚”和“暴”这两种求雨仪式太不人道,后世逐渐衰微。不过其痕迹尚存;清代和民国流行于广东翁源地区的“焚斗笠”以求雨的仪式或许就是古代“焚”求雨仪式的流变。

在天旱时,将一顶烂斗笠用一枝细木棒顶住,插在地上,膜拜祈祷后,将烂斗笠焚化即可。这种方式无仪仗,无供品,简单易行。以烂斗笠代,使“青烟”上升以求老天降雨。我国古代除了以上几种求雨仪式外,还有祈城隍降雨;甚至祈关公降雨,以及道士登坛建醮、焚香设幡求雨等等,当然这些求雨仪式毫无科学可言,但是它们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的文化信仰的表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二三月间,当那一树树杏花绽蕾欲放或是纷纷盛开之时,一些迁客騷人文士博学者,难免会想到杜牧的《杏花村》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呢?数百年来,众说纷坛;近数年来,争论尤烈。一说在山西省汾陽县,近年来报刊杂志上首先提出此说,理由是

  • 故宫为什么没有厕所 皇宫中的人是怎么如厕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宫占地72万平方公里,里面有9999个房间,现在的故宫更名为“故宫博物馆”,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去“朝圣”,想看看古时候皇帝的住处,但是很多游客进去故宫会有个疑惑,吃喝拉撒是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偌大的北京故宫居然没有一间厕所,那古时候的皇帝和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呢?皇帝和妃子们上厕所是直接让太监

  • 鉴真和尚双目有没有失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日两国,有很多鉴真研究者与中日关系史专家认为,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于天宝九年(750年)由广州到韶州时,由于“频经炎热,眼光暗昧,爰有胡人言能治目、请加疗治,眼遂失明”。(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以后,双目失明的鉴真仍然以顽强的精神,再次东渡日本,完成了传法的宏愿大志。但是,鉴真和尚果真是

  • 公元1582年历史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582年正月(壬午明万历十年正月)淮、扬海溢,浸盐场三十,淹死二千六百余人。公元1582年二月(壬午明万历十年二月)俺答死顺义王俺答死,优恤之,其妻率子上表进马谢,复赐币有差。免天下积年欠赋凡一百余万两。公元1582年三月(壬午明万历十年三月)杭州兵变初,杭州东南二大营兵每名月给饷银九钱,巡抚

  • 故宫真的有9999间半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宫内究竟有多少间房子?也是近年进行实地勘测才获知有8600余间,既然是实地勘测的,为什么还要用“余”字呢?据说实在是多得数不清,然而那次勘测的科学性也值得怀疑。据说故宫的总管也从来没有搞清楚究竟有多少间房子,一说有9999间房,一说有9999间半。为何有半间呢?故弄玄虚嘛。另有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将

  • 古代军队中哪个兵种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军队中分很多兵种,例如戈兵、戟兵、车兵、攻城兵、弓弩手、骑兵等。那其中最重要的兵种会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各国打仗最重要的便是机动性,其实大家都用相同的兵器作战,谁能掌握主动权,拿到先手优势,可能就会决定战事的走向。虽然不是每位士兵都能有马骑,但会骑马是古代士兵的基本技能之一,而

  • 秦始皇泰山刻石的迁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威武的始皇帝将自己的功德篆刻在泰山刻石上,碑文出自李斯之手,然而这并没有给泰山刻石带来福气,相反泰山刻石的坎坷正从中而来。泰山刻石到底经历了怎样一个坎坷的历程?泰山刻石是如何“长脚”越走越低,最终一分为二?文字又是如何越来越少的?让我们跟随秦始皇的脚步来探索这些谜吧。泰山刻石自刻成之日起便一直矗立在

  • 旧东北土匪竟然还分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东北开化以来,此地区民风彪悍,土匪多如牛毛。人有高低贵贱,树有花梨紫檀,土匪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是有等级的。纯土匪红胡子这种土匪啸聚山林,成群结队,多则数百乃至千人,少则十余,心狠手辣,主要勾当是砸响窑、抢买卖、绑票、打官兵,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最典型的的就是《乱世枭雄》中的悍匪海沙子。1915年,

  • 消失的时光:1582年10月消失的十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我们打开任何一本万年历,只要这个万年历能追溯到1582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年的10月份,居然整整少了10天,10月5日至14日被人为抹去了!这10天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度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古埃及说起。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的时间间隔大约是365天,他们便把一年定为365天。

  • 斯捷奇金手枪:现代版盒子炮 枪械届的暴雨梨花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斯捷奇金手枪誉为是现代版的“暴雨梨花针”,据说普京都对其爱不释手,那真实的斯捷奇金手枪到底是什么样的?斯捷奇金的枪托可以安装在枪柄上面抵肩,当枪托使用,这与早年间的德国C96战斗手枪一样,同时它们的弹匣容量都是20发子弹,只不过C96是7.63毫米口径,斯捷奇金是9毫米口径。所以,斯捷奇金手枪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