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思想为什么能传承到现代社会

孔子的思想为什么能传承到现代社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4/2 17:36:06

孔子思想没过时,至于其越来越受重视,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从化角度出发,说明孔子思想有穿越时空价值;从人生层面出发,说明孔子思想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精神生活。孔子思想里面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学说,是当前无论国内人士还是海外人士都需要的学问。

1、从文化角度出发,孔子思想中相关理论有穿越时空的价值

孔子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相关理论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就拿孔子的中庸思想来说,强调做事不能走极端,要适度,但此处适度并未表明要人完全折中,孔子是在强调过犹不及的道理。而过犹不及的中庸之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为人处世之宝贵行事原则。

除了中庸思想,孔子还有许多优秀思想,即便是备受争议的“正名”思想,也有其穿越时空的合理性。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旨在告诫人们为君为父之人,要名副其实,自身要有配得上起“名”的能力素养。

但是孔子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思想容易被僵化理解,甚至是“利用”,于是就变成了被僵化是“尊卑秩序”之“垫脚石”。诚然,孔子之“正名”思想对尊卑维系有利,但是孔子强调的是“名副其实”,而非“君臣愚忠、父子愚孝”。而孔子思想之穿越时空的价值,无疑就在文字背后传达的类似“名副其实”这样的人文瑰宝。

2、人生层面:孔子思想能一定程度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于是人的需求渐渐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修身养性的法子,能够帮助人们在修身养性上获得一些发,继而获得身心提高。

例如孔子思想中“仁”的思想,孔子指明一个君子的行为一定是符合“仁”的,君子会仁爱身边的人,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君子不会推给别人,自己想做的事情,君子也很乐意成人之美。君子所作所为,不求利而取义,君子之精神层面定是富足的。

当然,孔子思想中修养身性的议论肯定不止上面这些,这里只是简单举例罢了。基于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孔子思想确实蕴含着足以指导人修身养性的人文精华,孔子思想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3、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孔子思想,说明该思想确实存在现代社会可借鉴的精华,我们需突破字面意义,理解内部精华

其实,很多时候,文化是好是坏,更多在于文化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于是,千年前的文化运用到现在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但是,这并不是说千年前的文化没有价值,要知道,先人的智慧,是不可小看且令人感叹的。

我们要借鉴先人文化里面的精华,绝对不是字面意思的僵化套用,而是基于先人所处的年代来理解那句话背后揭示的道理,比如对于“君君臣臣”的理解,我们应该继承其背后揭露的“各司其职”、“名副其实”的精华。

所以,孔子文化能在中国传承千年,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字面意义背后,蕴含着可以穿越千时光的人文精华,而这种精华,放在现代社会,依旧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婚礼中的“闹房”起于何时 闹洞房是不是陋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传统上一直把人们的婚姻大事看得十分重要,“金榜题名诗,洞房花烛夜”,一向被视为人生之大乐事。中国婚姻又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一般要结成婚姻的男女必须经过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亲迎后还须在男方家中举行成婚仪式,然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合房使整个婚礼达到高潮。但

  •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国交战为什么不斩来使战争本来是残酷的,反人性的,为什么还要给战争制订规范?你看那时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家人内斗,都是在周天子的统一领导下。既是一家人,所以能谈就谈。因此用规则来处理争执,其实是最好的方式。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使臣是两个国家之间沟通调节的纽带,对于避免战争是很有帮助意义的

  •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富豪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英国人胡润在中国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热闹也给不少人惹下麻烦。其实这玩意咱们中国古已有之,就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文中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创业经过,致富之术,财产规模,十分耀眼。重视经济活动、民生日用,这表现了司马迁卓绝的见识,但列述富豪事迹,应该也有契合大众好奇心理的一

  • 日本人切腹自尽不容易 一个有讲究和条件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祚元年(公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做了个令官兵们很震惊的举动。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一件一件扔向官军,这被认为是剖腹的最早来源。藤原义当时设计的这一死亡方式,可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死的骇异而已。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种切腹自杀,在他死后几百年,居然成武士道最崇高的典范,从而成为

  • 中国历史上第一宗有记载的贪墨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礼记》有言告诫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敖”通“傲”,“从”通“纵”,大意是说: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满,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总之,作为人,必须适当地控制本性,驾驭本性,尤其是“性恶”的一面。欲壑难填这个成语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落入法网的“

  • 在古代韩国的正统文字竟然是汉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国在历史上使用汉字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2世纪战国时期,汉字遍传到了朝鲜半岛,经历了借用汉字标记、汉谚混用以及韩汉混用三个阶段。虽说汉字最早是由中国人所创立的,但是作为高度繁荣的汉文化载体,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秦汉时期开始,乃至唐代开始形成规模,明代以后逐渐确立了现代意义的"汉

  • 湘西赶尸为什么不是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僵尸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湘西赶尸了,传说湘西地区有着独有的赶尸文化,属于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赶尸的目的是为了把死在异乡的人带回他们的家乡,让他们能入土为安。那到底赶尸是不是真的呢?说法一:“赶尸”就是个大骗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尸体是活人乔装打扮的,而真正的尸体已经通过人力或畜力驮运的方式,秘密

  • 古人如何解决光棍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社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发展问题,比如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中有一个现状非常的突出,就是“光棍危机”,其实就是因为男女比例的失调,导致男生的数量要比女生的数量多很多,因此男生结婚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男子结婚困难的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社会才有的,在古代也很突出。古代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也很严

  • 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都是单眼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兵马俑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呢?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各个都是单眼皮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在现代人的审美中,大眼睛、双眼皮算得上美女帅哥的标配了,但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眼睛的审美又是什么标准呢?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 日本:东方的日耳曼 集体主义下的尚武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比日本与西欧,欧洲的文明核心是以日耳曼蛮族的原始性在基督教以及希腊文化的包装下所生成的。而日本的核心是神武道,武士精神,在儒教以及佛教的包装下所生成的。所以说日本是东方的日耳曼,外儒内武早已经流淌在了血液之中。那么明治维新成功是否就是必然,军国主义也是必然,日本其实不是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圈内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