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印度阿三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印度阿三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4/2/29 14:58:04

印度三,指印度人,一般含贬义。

“印度阿三”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吴语上海话,吴人极喜加“阿”字,而上海话中与“三”相关的词汇(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多为贬义词。

上海当年的英租界中经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负责一些杂事,而这些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忠实“看门狗”,整天警棍乱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称其为“阿三”。而今,“印度阿三”一词已经广泛流传开来,多含国人调侃印度之意。

印度阿三是由“红头阿三”演变过来的。

“红头阿三”语原是上海地方话,旧时上海有各国租界,英租界内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他们因为信仰锡克教,头上都缠头巾做为制服,印度警察的头巾冠以‘红色’,这是“红头”的由来。

阿三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其一,那时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举凡洋人,在国人看来,皆如猴子般形貌举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故此蔑称印度人为“阿三”。

其二,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他们因为懂英语的关系,却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I say的发音“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

其三,过去印度人因为自己是不结盟运动(亚非拉好几十个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的领袖,便狂妄的宣称美国是一极、前苏联是一极,而他们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第三极。于是中国人便叫他们“阿三”以戏谑之。

其四,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另外上海人一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此说法最为靠谱。

其五,取自当今网友的说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还有美国和俄罗斯吗?所以再怎么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其六,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时候,租用的洋人被称为洋鬼子,租用的中国人叫二鬼子,(后来被称为伪军或二鬼子什么的,就是中国人,《亮剑》里面有这个称呼)。雇佣的印度人叫三鬼子。上海人习惯称呼前加上阿,比如阿宝,阿亮什么的,所以后来把三鬼子演变成了阿三,是有贬义的意思,和洋鬼子、日本鬼子是一个意思。

其七,将佛法传入我国的达摩祖师原是南印度国的三子。

其八,二十世纪,大印度地区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后东西巴基斯坦又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总共三国。

其九,印度Assam(阿萨姆邦,印度东北部的邦),该地区出产的红茶非常有名。其发音显然近似阿三,因此可能缘于此。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云被誉为常胜将军,武艺高强,因此也被誉为三国军神。然而,有一个尴尬的事实,即在《三国志》中,赵云一生都是杂牌将军,只是小打小闹,却没有独立指挥过大兵团作战。尽管赵云是很多三国心中的完美英雄,但是在历史长河里面留下的丰功伟绩不多,空负一生才华,展示的机会也不过,很多三国迷大喊为何刘备、诸葛亮不重要赵

  • 江苏省有多少个城市分别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截至2018年5月,江苏省共辖13个地级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此外,江苏还有22个县级市、19个县、55个市辖区,815个乡镇,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市(县)。江苏,简称“苏”,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

  •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权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宋仁宗乐府,所以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八贤王的来头也不小,八贤王是宋仁宗的叔叔,手里有先皇赐予的金简,可以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也是人臣巅峰。庞太师和八贤王两人可谓是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来头小。八贤王有金简,仿佛是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庞太师有军队,有女儿在皇帝旁边的枕

  • 县一级行政区划为何存在了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为省-市-县(区)乡镇-村,其实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比现在要少。一般只有2到3级,比如秦朝只有郡、县两级,汉朝有州、郡、县,唐宋有州、府、县,明清时期省、府、县。从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不难发现,只有县这一级行政单位一直存在,最稳定!“县”,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与“悬”为

  • 古代“衣”和“裳”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省称“衣”,以障蔽身体。《说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注:“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裳”,亦 作“常”,是专用于遮蔽下体的服装,男女尊卑均可穿着。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窄,所以一件下裳通常需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后四,样子像 一幅腰围

  • 古代皇陵与风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是非常重视自己死后的事,在历史上,皇帝修建皇陵都是王朝的大事。从皇帝登基之后,皇陵就会开始修建,通常情况下一个皇陵能够修建十多年的时间。历史上出现了一种罕见的现象,就是皇帝驾崩了,皇陵还没有修完。这样的事在很多朝代中都有发生。历史上记录在册的皇帝一共有四百多位,在这些皇帝中,大部分皇帝都是

  • 修建皇陵的工人最后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神文化在古代是一种信仰,不管是平民还是皇帝,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都会十分在意,因为他们相信,好的墓地风水以及奢华的陪葬品,能够让他们死后的生活也过得像生前一样幸福安逸,所以凡是阻碍这个目的的,最后都会成为他们的敌人。如果仅仅是普通的贵族或者富豪还好说,毕竟他们的墓地体积小保密也容易。但是上述的保密工作

  • 兵马俑坑其实不是秦始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少人都以为兵马俑坑就是秦始皇陵!其实那只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真正的秦始皇陵在兵马俑坑西侧一千五百米处,而且至今未曾打开。单单是一个陪葬坑就这么厉害,秦始皇陵中肯定藏着更多的秘密,若是对秦始皇陵进行研究,那么我国的历史研究必定迈进一大步。而且,陪葬坑就能将周边旅游带动这么厉害,秦始皇陵一定会带动更多

  • 古代陵墓的机关和设计结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古墓中的机关有 1、悬魂梯:勾魂迷道,使人产生错觉,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2、落石:流行于唐及之前,一经触动,墓道及墓顶巨石坠下。3、暗弩:流行于唐及之前,一经触动,墓室中的隐匿处便会射出弩。4、流沙:古墓中机关,一经触动,机关打开,大量砂子冲入掘丘者所在,将掘丘者活生生埋掉。5、窝弩:古墓中机关

  • 秦始皇真的用活人来烧俑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兵马俑是活人俑吗?如果不是,那秦始皇兵马俑上千个人中为何竟没有一张脸是重复的,这些问题,在知道活人俑传说之后,就都会揭开,下面小编带你看活人俑传说。活人俑其实就跟活人陪葬是差不多的,据说在古代开始的时候帝王死后都要活人陪葬,战国开始,活人殉葬的制度就已逐渐被各国废除。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