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怎样评价霍光?

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怎样评价霍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1/16 5:29:28

霍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史读张居正,莫名地想到西汉重臣霍光。盖因霍光,也同张居正一样,死后亦遭到无情清算。其后人,惨到连一张吃饭的嘴都没有留下的地步。但凡权臣,其之祸,都是在权高位重之时埋下的。

霍光,班固《汉书》说:“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他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其父霍仲孺曾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与平阳侯的侍女私通生下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了霍光。有一点是霍仲孺想不到的。这位卫姓侍女,后来不仅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妹妹,即卫子夫(汉武帝庞幸封卫皇后),还有一个弟弟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则因这层人脉而得汉武帝刘彻赏识。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霍去病得胜还京之时,遂将11岁的弟弟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从此,霍光亦飞黄腾达。短短几年,便官至奉车都尉,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汉书说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皇帝身边之人,二十余年,居然“未尝有过”,没有任何过失,不简单。伴君如伴虎,可见霍光为官之精到。

霍光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权倾一时。不过,汉武一朝,他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杀。汉武帝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并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汉书说:“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刘彻环顾群臣,似乎只有霍光可辅佐刘弗陵。因此,他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画赐予霍光。其意甚明。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受遗诏,与金日磾、上官等人共同辅佐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的最高权力。“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这个“一”字,用之绝炒。

霍光当权,自然有政敌。霍光的办法,就是诛杀怠尽。汉书记载,有一个右将军叫王莽(与后来专权的王莽同名),他有个儿子叫王忽,任侍中。其曾说汉武帝遗诏可能有假,他说:“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因此深责王莽,逼人家毒死了自己的儿子。当年辅佐昭帝之人,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自然不满霍光一人专权,便联合燕王刘旦密谋“共执退光”。汉书说,昭帝听闻燕王书奏,既“不肯下”,而且“上不听”。似乎想说明,昭帝虽年幼却有主见。但是,昭帝年仅十四,凡事霍光做主,他又能干什么呢?有一句话,昭帝倒也实在:“将军为非,不须校尉”,你霍光要造反,还需要密谋组织吗?连禁军校尉都不需要的。因此,我怀疑,所谓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谋反之事,可能是有人罗织出来的。此事的结果,如汉书所说:“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诛族,长公主、刘旦亦先后自杀。其结果是“光威震海内”,几乎无人可及了。

读张居正,莫名地想到西汉重臣霍光。盖因霍光,也同张居正一样,死后亦遭到无情清算。其后人,惨到连一张吃饭的嘴都没有留下的地步。但凡权臣,其之祸,都是在权高位重之时埋下的。

霍光,班固《汉书》说:“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他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其父霍仲孺曾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与平阳侯的侍女私通生下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了霍光。有一点是霍仲孺想不到的。这位卫姓侍女,后来不仅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妹妹,即卫子夫(汉武帝庞幸封卫皇后),还有一个弟弟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则因这层人脉而得汉武帝刘彻赏识。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霍去病得胜还京之时,遂将11岁的弟弟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从此,霍光亦飞黄腾达。短短几年,便官至奉车都尉,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汉书说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皇帝身边之人,二十余年,居然“未尝有过”,没有任何过失,不简单。伴君如伴虎,可见霍光为官之精到。

霍光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权倾一时。不过,汉武一朝,他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杀。汉武帝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并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汉书说:“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刘彻环顾群臣,似乎只有霍光可辅佐刘弗陵。因此,他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画赐予霍光。其意甚明。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受遗诏,与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的最高权力。“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这个“一”字,用之绝炒。

霍光当权,自然有政敌。霍光的办法,就是诛杀怠尽。汉书记载,有一个右将军叫王莽(与后来专权的王莽同名),他有个儿子叫王忽,任侍中。其曾说汉武帝遗诏可能有假,他说:“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因此深责王莽,逼人家毒死了自己的儿子。当年辅佐昭帝之人,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自然不满霍光一人专权,便联合燕王刘旦密谋“共执退光”。汉书说,昭帝听闻燕王书奏,既“不肯下”,而且“上不听”。似乎想说明,昭帝虽年幼却有主见。但是,昭帝年仅十四,凡事霍光做主,他又能干什么呢?有一句话,昭帝倒也实在:“将军为非,不须校尉”,你霍光要造反,还需要密谋组织吗?连禁军校尉都不需要的。因此,我怀疑,所谓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谋反之事,可能是有人罗织出来的。此事的结果,如汉书所说:“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诛族,长公主、刘旦亦先后自杀。其结果是“光威震海内”,几乎无人可及了。

元平元年,汉昭帝亲政一年即驾崩了。汉昭帝卒时22岁,竟然无嗣。这也是奇怪的事情。野史对昭帝之死,深有怀疑。毕竟,日渐年长的皇上,对霍光肯定是一个巨大威胁。这个皇帝,据记载身材魁伟。他五六岁即“壮大多知”,“武帝常谓类己”,“始冠有八尺二寸”。应该身体不错。《汉书外戚传》说:“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霍光大权在握,甚至管到了皇上的房事。其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擅宠有子”。《剑桥中国史》说:“年轻的皇帝死时只有22岁,死得可疑;他显然还没有子嗣。他是否流露出什么迹象,致使霍光或其他人希望把他除掉,则不得而知。”昭帝无子,是不是拜霍光之赐?!

昭帝崩,既无嗣,当然要另觅新君。汉书说:“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汉武帝六个儿子,只剩广陵王刘胥。但是,这个人,“光内不自安”,霍光不满意。理由也是简单的。“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不过,我以为,霍光真正不安的,仍是刘胥早已成年,将来是不可控制的。于是,霍光便将目光扫向汉武帝的孙子辈了。最终,他锁定刘彻之孙昌邑王刘贺。在霍光看来,刘贺年方十九,又是纨绔子弟,胸无大志,正是他利用控制的对象。可是,这个刘贺,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又被废了。其原因,汉书里写了一大堆。无非是找女人奸宫女之类,经常从宫外私自买东西进来吃,“常私买鸡豚以食”等等,鸡毛蒜皮之事耳。其实,霍光最不满的,乃是刘贺滥封属下官职之事。这个刘贺,进京之时,带了二百多人来,个个封官许愿。刘贺受玺二十七日,竟发诏封官“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显然,他也是一个敢作敢为之人。这样下去,怎生了得?于是,霍光上奏年仅十五岁的太后,当着百官的面,立即废除皇上。刘贺带进京的二百余人,除两人外,其余皆被诛杀。其权之大,可见一斑。

刘贺既废,谁来继位?于是,霍光思来想去,找到一个汉武帝的后代。此人即为卫皇后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当时,刘病已正流落民间。“巫蛊之祸”时,刘病已的祖父、太子刘据和父亲刘进均被杀,年幼的刘病已也被投入牢。后因群臣据理力争,才保住刘病已的性命。刘据案平反之后,刘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娘家。他就是汉宣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汉宣帝即位后,即改名刘询,其理由是“病已”两字太常用,怕臣民避讳不易。霍光荐刘病已,目的也是清楚的。这个皇帝,从小依倚祖母娘家,外戚之中,均为没落士人,将来不会影响其执掌大权。霍光的愿望,依然是想把汉宣帝当作傀儡皇帝。汉宣帝即位之后,霍光夫妇又做了两件不光采的事。汉书均有记载。一是将女儿霍成君嫁给皇上,二是将汉宣帝在民间所娶的皇后许平君毒死了,使他自己的女儿成了皇后。

有一点,霍光至少是看走眼了。汉宣帝饱受磨难,又深知民间疾苦。他显然是一个有抱负、也有城府的皇帝。汉书说:“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廉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宣帝处处表现出对霍光的敬重,不擅权不用权。尽管是装出来的。霍光去世之时,汉宣帝还“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掉了不少的眼泪。他知道,皇帝报仇,十年也不晚。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即宣布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开始剥夺霍家人的政治权力。此时的霍光一脉,在朝廷已盘根错节,势力强大。汉书云:“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甚为形象。汉宣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霍光家族军权。他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霍光侄孙霍山为尚书,削其实权。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将“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亲信”,换成了自己的人。第二步,则下诏封原皇后许氏所生之子刘奭(shì)为太子。

这一切,自然令霍家人坐立不安。霍禹、霍山等人,甚为恐惧。汉书记载,他们梦见“井水溢流庭下”,“灶居树上”,家里老鼠“暴多”,与人相触,以尾画地,“鸮数鸣殿前树上”,“第门自坏”,等等。显然,都是凶象。于是,霍氏决定冒险。汉书说:“谋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禹”。这是说,他们想让霍皇后下毒酒,毒死汉宣帝,然后由霍禹做皇帝。然而,此时的汉宣帝早已羽冀丰满、成竹在胸了。公元前65年,汉宣帝一举将霍家及其余党一网打尽。汉书说“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可怜霍氏一族,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活口。霍光的老婆儿子被腰斩后,甚至还被弃尸街头,唯一活下的人,是霍皇后,在冷宫终其一生。霍氏一家,真正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直到汉成帝之时,霍氏家族才得以抚慰。汉成帝刘骜时,仅仅为霍氏一家所置的坟头便有百余处,并“吏卒奉词焉”。霍氏一脉,毕竟为汉家天下立有汗马功劳,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邓绥皇后简介资料,邓绥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绥出生于公元81年,卒于公元121年,活了40年,但是在这40年当中,她临时执政了16年,足见她的本事,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女政治家。邓绥肖像在邓绥还只是5岁的时候,太傅夫人就很喜欢她,还亲自替她剪发,可见对她的喜爱。但是夫人年老,眼睛不怎么好使,就误伤到了邓绥的前额,但是邓绥忍住,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 梅兰芳的师傅是谁,梅兰芳的弟子比较有名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梅兰芳原名梅澜,又叫鹤鸣。“澜”的原意是指波浪,大的波浪才可以叫做澜。而梅澜这个名字仿佛预示着他的一生的不平凡,而梅兰芳本人也正是在戏曲界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波澜。梅澜是梅兰芳原名,而梅兰芳是他的艺名,但是知道梅兰芳原名的人并不算多,很多人都是不了解梅兰芳的原名的。梅兰芳照片梅兰

  • 汉武帝刘彻最爱的女人是谁,汉武帝究竟喜欢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究竟最喜欢哪个妃子?汉武帝当政54年,在此期间,他大规模扩大后宫人数。太初四年(前101年),明光宫建成之后,汉武帝立即选燕赵美女两千充后宫,所选的都是1520岁的妙龄女子。不过,汉武帝后宫中,史料记载比较多的,还是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还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刑夫人、钩

  • 司马相如有几个妻子?司马相如故里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相如故里位于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

  • 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李夫人是怎样成为汉武帝宠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宠妃李氏,平民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李氏被封为夫人,生汉武帝第五子刘髆(昌邑王),乐人李延年妹妹。李夫人出身于倡家,即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李延年是李夫人的哥哥,因犯法而被处腐刑,在宫中从事养狗的工作。后因善歌受到皇

  • 司马相如最后背弃卓文君了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

  • 汉武帝的李夫人是怎么死的,李夫人生平经历事迹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夫人,出生日期不祥,只知道她是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人,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而李夫人有一个哥哥,名叫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非常受汉武帝的宠爱。李夫人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李广利,李广利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后来都因她的裙带关系,李延年被封

  • 孔融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融(153年~208年)孔融的资料中文名:孔融别 名:孔文举、孔北海、孔少府国 籍:东汉民 族:汉族出生地:鲁国(治今山东曲阜)出生日期:153年逝世日期:208年9月26日职 业:文学家、名士代表作品:《孔北海集》官 职: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地 位:建安七子之一典 故:孔融让梨孔融(153年-

  • 孔融是什么朝代人,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

  • 曹操为何处死孔融全家?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电影《赤壁》的人都知道,一开场,曹操打算出师消灭刘备,继而进攻东吴。孔融在朝堂上道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随后率大军出征。这是虚构。历史上,没有曹操出征拿孔融祭旗这一说。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孔融的确是被曹操所害。曹操不仅杀了他,还将他的妻儿老小全部诛杀。一提到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