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投降后为何给明宣宗来了个扫堂腿?结果给被侄子活烤死

朱高煦投降后为何给明宣宗来了个扫堂腿?结果给被侄子活烤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80 更新时间:2024/2/13 8:59:10

导读:朱高煦投降后为何给明宣宗来了个扫堂腿?结果给被侄子活烤死,揭秘真实的朱高煦是如何死的?

自古皇家寡亲情,若要盘点篡位失败的悲情爷,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其悲情指数,很少又超过他的。。

自从被亲爹一句“勉之,世子多疾”坑了以后,朱高煦先是在谋反的关键时刻选择投降,后来又脑子一抽,给明宣宗来了个扫堂腿,结果最后被硬生生做成了“瓦罐焖鸡”。朱高煦看起来就是一个脑子不太正常的王爷。那么,真实的朱高煦究竟是怎样的呢?

(朱高煦剧照)

作为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向来对自己的亲哥哥朱高炽不太感冒。

一来,朱高炽身材肥胖,而朱高煦则长得英俊潇洒;二来,朱高炽体质弱多病,而朱高煦则是孔武有力,勇猛过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朱高煦都认为自己才是皇位的最佳继承者。

但自古立长不立幼,朱高煦次子的身份,让他始终低了朱高炽一头。

建文帝即位后,朱棣开始起兵造反。朱高炽负责镇守北平,而朱高煦作为先锋,随同朱棣出征。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立下了无数战功。而在朱棣兵败东昌,陷入绝境时,正是朱高煦率军杀来,将朱棣救出。

后来朱棣在浦子口吃了败仗,又是朱高煦率军及时赶到。大喜过望的朱棣,拍着朱高煦的背说:“勉之,世子多疾。”

朱棣本意是希望通过这句话鼓励儿子,让他发挥出最强大的能量来击败敌人,但也正是这句话,坚定了朱高煦争夺皇位的决心,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朱棣登基后,朝堂上下开始商议立储的问题,这让朱棣陷入了犹豫。

(朱棣剧照)

实际上,朱棣对于英勇善战并且屡次立功的朱高煦非常喜欢,但长子朱高炽性格隐忍,并且又是太祖所立。相对于性格张狂的朱高煦来说,显然更加合适。终于,朱棣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而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

不过,自恃劳苦功高的朱高煦并不服气,他不肯前往藩国,而是想要继续留在南京。后来,朱棣又将他改封到青州,但朱高煦仍然不愿意前往。这件事终于让朱棣对朱高煦起了疑心。

后来朱高煦被查出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朱棣大发雷霆,准备将他贬为庶人。这时,皇太子朱高炽站出来为他求情,朱高煦才逃过一劫。

永乐十五年,朱棣将朱高煦徙封到山东。朱高煦始终心存不满,虽然表面上老实地过去了,实则开始秘密筹划造反事宜。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死在北伐途中,朱高炽继承皇位。朱高煦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派遣了大量心腹入京,企图搅乱朝堂,随时准备造反。不过在仅仅十个月后,朱高炽就因病去世了,而皇位则由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任。

不过,当时的朱瞻基身在南京,并不能第一时间即位。而他从南京赶往北京的这段路, 无疑就是朱高煦一直等待的机会。

可天不遂人愿,就在朱高煦辛苦谋划出一个必杀朱瞻基的方案时,朱瞻基却从小路出发,成功躲过了朱高煦的半路截杀。

(朱瞻基剧照)

等朱瞻基正式登基后,已经熬死两个皇帝的朱高煦,实在是坐不住了。宣德元年,朱高煦正式举旗造反。听闻消息的朱瞻基御驾亲征,平乱大军很快就杀到了乐安城下。

朱瞻基命令士兵将劝降信射入城中,城内叛军纷纷传阅,军心大乱。眼见大势已去,朱高煦暗中派遣使者面见朱瞻基,表示愿意第二天出城投降。

第二天,朱高煦将要出城时,却被手下的王斌等人拦住,朱高煦只能假装回到府中,悄悄从小路出城投降。不得不说,朱高煦连投降都不能光明正大,实在是憋屈。

朱高煦投降后,虽然一众大臣力主将他斩杀,但朱瞻基还是念及亲情,最终将他贬为庶人,并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后来,朱瞻基前去探视朱高煦,谁知道朱高煦却突然一个扫堂腿,将朱瞻基给绊倒了。哪怕朱瞻基脾气再好,也确实忍不了了,他当即命令力士搬来一个三百斤的铜缸子,将朱高煦扣在里面。朱高煦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当场表演了一个“霸王举鼎”,将大缸给顶了起来。

朱瞻基忍无可忍,下令手下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给闷在里面,结果,这位曾经的汉王就活生生地被烤死了。

朱高煦突然伸出一脚这样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当时他都宣布投降了。别人阻止他投降,他从小路溜出来也要投降,为什么却又做出这样的事呢?这件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像是朱瞻基在故意“碰瓷”。不过,历史向来是胜利者书写的,不管朱瞻基是不是“碰瓷”,朱高煦都理所当然地被残忍烤死了。

标签: 扫堂腿来了侄子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的主力朱高煦为何最终一家都被杀光?妻子儿子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被杀,主力,之役

    导读:靖难之役的主力朱高煦为何最终一家都被杀光?妻子儿子无一幸免朱棣二儿子朱高煦,为什么那么悲催?其实他被人联手给坑了!确实有点背的因素,他老子朱棣曾经抚着他的背说:“世子多病,你要多努力”,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是后来朱棣在大臣的劝谏下,以及太子有个好儿子,朱棣最终没能兑现自己诺言。朱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火烤亲叔朱高煦?剖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王,之路,造反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火烤亲叔朱高煦?剖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路虽然朱高炽拼命求情保住了朱高煦的性命,但是他在皇宫里却是待不下去了。暗地里藏着兵器还说自己不想造反,谁会相信呢?朱棣对朱高胞的行为很是气愤,也无法容忍。失去了朱棣信任的朱高煦,只好带着一点银子,在最快的时间内去了远离京城的乐安,想在那儿

  • 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子女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人,子女,结局

    导读:朱高煦子女什么结局?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是明代皇子中的“火”字辈,其他兄弟名字中均带有火字,只有朱高煦名字没带火旁,命运的结局却给他补上了,结果死在了火里,也不得不感叹是命运使然。在朱高煦死后,朱瞻基并没有放过他的家人。朱高煦总共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长子早夭,另外十子全部被

  • 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被杀,扫堂腿,来了

    导读: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似乎很好分辨,或许这不是,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只是想让人们对历史变得更加有兴趣,但他这一做法无疑扭曲了很多历史人物的多维性。就拿当年最为搞笑的王爷朱高煦来说,他在真实

  • 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善战,英勇,肥胖

    导读: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了肥胖就是迟钝,相比之下他弟弟朱高煦高大勇猛,屡立

  • 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一人,遭殃

    导读: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性格凶悍,言行轻佻,洪武年间,朱高煦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到京城学习,但朱高煦却不肯学,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为此,他爷爷朱元璋很不喜欢他。朱元璋病死后,朱高煦与大哥朱高炽一同到京师南京,他的舅

  • 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明宣宗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王,善战,英勇

    导读: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朱瞻基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明仁宗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汉王朱高煦自小好武,靖康之役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十分得朱棣喜爱。朱棣对于汉王的偏爱,使汉王起了

  • 面对豆腐渣工程看看明朝的朱元璋是怎样打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豆腐渣工程,是怎样

    明朝初期,朱元璋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江山,因此采取了雷霆手段,甚至亲力亲为狠抓建设,同时对于消极怠工的官员处以极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朝有个祝枝山,能诗善画,博学多闻,跟唐伯虎、文征明、朱祯卿等人齐名,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祝枝山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西樵野记》,书里追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一种,做官,手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人,他有着深厚的草根情节,再加上受到历史上的帝王文化熏陶,造就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朱元璋始终怀疑儒生和官吏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几个,老太婆,农夫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一项壮举,向世界展示了大明的航海实力,在当时那个时代,实现远洋航海是一件非常艰苦和困难的事情。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