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生财的吗?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

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生财的吗?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4/1/25 6:21:39

导读: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生财的吗?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

“聚宝盆”的传说

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

清代著名文人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有一天,梦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夜的梦,动了恻隐之心,就拿钱买下,放生于池中。当天晚上,青蛙们呱呱地叫了个通宵,吵得他睡不着觉。早晨起床后准备去驱赶,只见它们都环绕着一只瓦盆蹲着,他很觉得奇怪,于是便把那只瓦盆抱回了家。有一天,万山的妻子在盆中洗手,把一只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数也数不清。随后拿金银来试也是一样。从此之后,沈万山开始富甲天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想杀掉他,亏了马皇后劝谏,才把他流放于岭南。抄没家产的时候,得到了这个瓦盆,拿给识古器的人一看,说这就是聚宝盆。

在沈万山的财富神话中,聚宝盆最为著名。这只聚宝盆后来怎么样了呢?谢肇浙《五杂俎》卷三载:“金陵南门名曰聚宝,相传为洪武初沈万三所筑也。人言其家有聚宝盆,沈遂声言:以盆埋城门之下,以镇王气。故以名门云。”这就是现在的南京中华门。

张岱《明纪史阙》也有相同的记载,不同的是,在朱元璋欲诛而赦之后,沈万山才交出聚宝盆,然后埋于城下的。

此外,还有乌鸦石、马蹄金等很多神话似的传说,不一而足。孔迩《云蕉馆纪谈》记:“沈万山,苏州吴县人也。家贫无产,以渔为生。一日饭毕,就水洗碗,碗忽坠水中。因撩之,不知碗之所在,但觉左右前后,累累如石弹,乃尽取之。识者曰:此乌鸦石也,一枚可得钱数万。因以富。或曰:夏日仰卧渔船上,见北斗翻身,遂以布襕盛之,得一勺。及天明,有一老者引七人挑罗担七条而至,谓曰:汝为我守之。言讫忽不见。视,皆马蹄金也,以此致富。”

这些传说都很有趣,既反映了民间的财富幻想,也显示了人们对沈万山暴富的迷惑不解,因此当然不是沈万山富有的根源。

何以富甲天下?

沈万三发财致富的真正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垦殖说。

明初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坦斋文集》内,有沈万三侄儿的《故吴兴处士沈汉杰墓志铭》云:“汉杰之先吴兴人,家南浔,其大父祐始徙今姑苏长洲之东蔡村,爱其水田膏沃,土俗忠朴,因家焉。人遂以其所污莱未田者归之,躬率子弟,服劳其间,粪治有方,潴泄有法,由此起,富埒于素封。恒谓二子:‘乐莫如兼济。’二子世遵先训,益大厥家。长讳富,字仲荣,即万三公;次讳贵,字仲华,即万四公。”

刘三吾这篇墓志铭已说明,沈汉杰死于洪武四年(1371),过了二十年之后,应沈玠之请而作,撰写时间当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主要材料得自沈玠提供的行状,应当说是相当可靠的。

刊印于光绪年间的《周庄镇志》卷三的《沈伯熙墓志铭》也说:“大父祐见其地沃衍宜耕,因居焉。大父富(沈万三)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

明中期苏州人黄省曾《吴风录》记:“自沈万三秀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沿至于今,竟以求富为务。”

根据这些资料,专家们推测:沈万三的父亲从湖州南浔迁居到长洲县东蔡村以后,辛勤耕作,充分开发了当地大片抛荒的肥沃田土。由于经营得法,占田日广,沈家转为招纳佃户、出租田地、雇用长短工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掌管家业时,就已经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江南经济发达,在宋元之际未受到什么破坏,到元朝后期已为全国之冠。苏州和杭嘉湖地区历来是闻名全国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为商品出售。而当时的北方,包括元大都(北京)在内所需食粮,主要靠南方供给,沈万三一定也是“售粮大户”。可见,沈万三家族主要是靠垦殖起家,辅以农产品交易,逐渐发展成为江南第一富豪的。

二是赠与说。

杨循吉《苏谈》中有《陆道判捐资》一文,其中说道:“元时富人陆道原(应为德原)货甲天下,为甫里书院山长,一时名流咸与之游处。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赀产付之曰:吾产皆与汝……道原遂为黄冠。所谓二者,其一即沈万三秀也。”

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顾、陆、李三子》云:“元末吴人顾阿英、陆德原、李鸣凤皆富而好古,亦能诗文,至今有脍炙人口者。一时名士咸与之游,名振东南。顾有三十六亭馆,陆之治财者,沈万三秀也。李尝助太祖军粮二万斛。入国朝,顾削发为僧,陆为黄冠,[遗业于万三],李挈妻子、家资浮海去,俱惧法而避之,惜哉!”

《周庄镇志·杂记》也说:“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

这些资料都说,沈万三的财富,均得之于陆德原的赠与,事实果真如此吗?明都穆所辑的《吴下冢墓遗文》中,收有一篇很不常见的《陆德原墓志铭》,略谓:陆德原字静远,长洲甫里(今甪直)人。家有资产,又得族田千亩。他在家乡办起了甫里书院,被署为山长,曾捐资重建长洲县学。调任徽州儒学教授后,又出资修州学。至元六年(1340)回苏州买木料时病逝。有子八岁,长女赘徐元震,次女刚生三个月。这篇铭文出于陆氏同僚、儒学提举黄晋之手,有力地证实陆氏并无出世当道士的事,况有入赘之婿、幼小之女,更无送财与外人的道理。

沈万三很可能帮陆德原管过账,购运过木材,甚或接受过一定的赠与,但全盘接受陆家财产,则可能是讹传。

三是通番说

这里所说的“通番”,指的是海外贸易。据《吴江县志》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孔迩《蕉馆纪谈》说沈万三“乃变为海贾,遍走徽、池、宁(国)、太(仓)、常(州)、镇(江)豪富间,转辗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做海外贸易。”

元朝时海运发达,外贸畅通,来中国贸易的外国人不少。元人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二百二十余个。自1282年起,元朝开始海运漕粮,并设立了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行泉府司。因官船和人手不够,便雇私家船户运送。据元学者集《道园学古录》说:船户中以富豪船户获利最多,他们常夹带商品船和小快船,“交通海外诸番,博易以致巨富”。也就是假公济私,靠走私发了洋财。

延祐元年(1314)开放私人对外贸易,下海商船大增。至正三年(1343),江苏沿海“下番”船只多达三千余条,主要贸易对象是高丽、日本和琉球,也有去南洋群岛等地的。此时的沈万三正值青壮年,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又有商贸经验,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发财机会。

从周庄白蚬江经大运河由刘家港出海是很方便的,加上江浙一带的丝绸、茶叶、陶器、工艺品等特产又深受海外欢迎,回头带些舶来品,如珍宝、香料和药材,来回都能赚取巨额差价。“通了番”的沈万三,想不发财都是不可能的。

《明史》载,至正十九年(1359),暂时归顺了元朝的张士诚“自海道输粮十一万石于大都”,这次行动,就是由沈氏家族具体实施的。因为陆路上朱元璋等反元势力的阻隔,所以《吴江县志》有沈万三“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的记载,可见沈家对海运已是熟门熟路了。另外,明人笔记多处记载沈万三家有海外珍奇,也可作为他“通番”的佐证。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沈万三家族以垦殖为根本,可能接受过一些来历不明的资产,并以此为资本开拓商业,并大胆通番,开展海外贸易,从而一跃而成为巨富。

标签: 富甲天下沈万三聚宝盆

更多文章

  • 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发家致富的吗?沈万三为什么这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发家致富,沈万三,聚宝盆

    导读: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发家致富的吗?沈万三为什么这么有钱?不少人都知道沈万三,知道他是巨富很有钱,知道他因得罪朱元璋家破人亡被流放。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沈万三这个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的确有沈万三此人。历史上真实的沈万三本名叫做沈富,他因为实在太过有钱,所以被人以万三这种对巨富的称呼叫做沈万三。

  • 沈万三的聚宝盆从哪来的?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聚宝盆,沈万三,哪来

    导读:沈万三的聚宝盆从哪弄的?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说到沈万三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位富商。甚至可以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和他同样有名的就要数它的那个聚宝盆了。民间有许多沈万三聚宝盆的来历。这些来历大多不同。不过有几种说法流传较广。下面小锋就给大家说一下吧。第一个说法就是。在朱元璋时期,沈家

  • 古代奇闻故事:沈万三聚宝盆的由来,关于聚宝盆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聚宝盆,奇闻,由来

    导读:古代奇闻故事:沈万三聚宝盆的由来,很多人想知道沈万三的聚宝盆是哪里来的,今天大家来看看关于聚宝盆的传说。沈万三是明朝人,有一次他看见有人拿着几百只的青蛙,而且准备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杀死;沈万三不忍心见到这些青蛙被杀,于是就用钱把这些青蛙全都买了下来,放在池塘里面,使他们能够悠游自在的生活。有一天

  • 沈万三水底墓为什么建在水底?沈万三的墓为什么不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水底,沈万三,建在

    导语:沈万三从明朝开始就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但实际上在他死后朱元璋就没收了他的大部分财产,所以沈万三的墓中并没有多少金银财宝,后来因为惭愧自己过于显摆,就让下人在浜底水下建造了墓地,与世隔绝。沈万三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在明朝时期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比较大的一笔财富,甚

  • 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聚宝盆,来历,沈万三

    导读;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聚宝盆的故事。聚宝盆的传说,来自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富豪沈万三。相传,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原因就是他拥有一个聚宝盆,投进去一个钱币就会出现无数钱币,这样神奇的聚宝盆,自然能够为沈万三带来数不清的财富,也难怪他会成为明朝首富,可

  •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废除明朝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殉葬,废除

    导读: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明朝殉葬制度!明朝宫女殉葬制度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开始出现。到了奴隶社会。用奴隶殉葬已成为制度。西汉时有一被掘坟墓,但“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唯一男子,余皆女子”。这

  • 朱祁镇不是好皇帝确是大好人!朱祁镇勇敢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殉葬,称颂,大好人

    导读: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确是一个大好人!朱祁镇勇敢违背祖制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天顺八年(1464),朱祁镇三十八岁,应该说这是个并不算大的年龄,但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身患重疾,奄奄一息

  • 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和,下西洋,目的

    导读: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七下西洋的目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朱棣即位后,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首屈一指。为了恢复和发展同海外各国的友好贸易往来,树立和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明成祖决定派人远赴西洋。因为郑和是明成祖的心

  •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导读: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明朝历史常识解读。包括:明初改革,明代的宦官专权,厂卫的由来,东厂的由来,明朝宗室封爵制度,明代选后制度,郑和七下西洋,土木堡之变,壬寅宫变,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宫廷三大案,三言二拍,故宫,天坛,十三陵等。明初改革朱元璋

  • 明朝时如何选皇后的?明朝的选后制度介绍,皇帝皇后大婚后在哪里洞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后,洞房

    导读:明朝时如何选皇后的?明朝的选后制度介绍,皇帝皇后大婚后在哪里洞房?在封建社会里,民间有男15岁、女13岁论婚嫁的习俗,皇室也一样。皇宫内谈婚论嫁的只有两种人,谈婚的是皇帝,论嫁的便是皇帝的女儿——公主。皇太子继位前便已结婚,继位后要做的是册立嫡妻为皇后。嗣皇帝即位时如没到结婚年龄便要举行大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