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万三皇帝面前炫富,结果招来了灭顶之灾

沈万三皇帝面前炫富,结果招来了灭顶之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38 更新时间:2024/1/21 8:28:47

导读: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高。称“秀”的人家产须在万贯以上,沈氏排行第三,家有亿万资产,故称以沈万三秀或沈万三。可见,他的名字是尊称、排行与户等的合称。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他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炫富招来了灭顶之灾

据《留青日札》记载,当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是贪得无厌的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想方设法来消耗他的家财。据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见他,给他一文钱要他生利,从初二开始,一文取两文,初三日取四文,初四日取八文,每天翻一倍,亦即按等比级数增长,以一月为期。沈万三不知就里,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后,该付给朱元璋利息为五亿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文。按,洪武钱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则共计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斤。沈氏虽富,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盘剥?

除了巧取,还有豪夺。有一次,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还命他造六百五十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田产每亩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税。沈万三大概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想主动报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1373)前后,当他得知京城(今南京)要筑城墙时,就主动承担了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的任务。当时的南京城墙全长三万七千一百四十米,合七十四华里多,朱元璋的筑城计划,仅造砖一项,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相当于军区)、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负责的城墙,占整个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他以一家之力,是怎样如期完成的?没有人知道。

今南京水西门外,有座赛虹桥,相传为沈万三儿媳所建。明人记载,沈万三建造数桥之后,很是得意,便在家中炫耀。谁知儿媳很不以为然,便用私房钱悄悄建了一座桥。该桥“工巧宏丽”,比公公所造之桥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把它叫做“赛公桥”——儿媳尚且如此,可见沈家确实实力不凡。沈万三处于事业巅峰时,他的弟弟沈贵(万四)已看到危机,曾写诗劝他说:“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何事百年长久计,瓦罐沈氏家族败落之谜

沈氏家族的没落是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打击大约在洪武三年(1370)至六年(1373)。朱元璋统一天下后,沈家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即便是沈万三已经不在人世,沈家也没人充军云南,但经过这番折腾,沈家的财富也蚀减过半了。再加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对江南富民采取了严苛的政策,多次强制迁徙,并课以重赋,从此之后,沈家也就一蹶不振了。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的春天,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旺之子)沈至、沈庄先后入狱。《故沈伯熙(庄)墓志铭》记:“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绁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入则抱其兄痛泣曰:‘吾兄素羸,不堪事,今乃至于斯耶!’既而伯熙先出,遂得疾甚,药莫疗……卒于京。”沈至入狱的原因是逃避赋役,沈庄入狱则可能是涉嫌“胡党”、逃避赋役而羁押至京,其事不小,连补带罚,再加上两兄弟最终都能出狱的上下打点,其数目也定在巨万以上。大约在同年,沈万三的女婿陆仲和却在劫难逃,被扣上“胡党”的罪名满门抄斩。

第三次打击是在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党”案发,蓝玉被处死,株连则在全国蔓延。有一位叫王行的先生,曾两次在沈家坐馆,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又两次在蓝玉家坐馆,前后也有十多年之久。通过王行的关系,想在新朝找到靠山的沈家同蓝家也有了交往。“蓝党”案发后,有人劝王行逃遁,这位迂腐先生说:“临难无苟免。”结果以同谋罪被诛。

当时,沈万三女婿顾学文因夺人之妇,仇家怀恨在心,蓝玉事发后,仇家即以沈家同蓝家的关系为据,诬告顾学文与蓝玉通谋。在严刑逼供下,顾学文招认曾收到蓝玉“钞一万五千贯”,为他购置粮米、绸缎等物,用来准备起事和赏人。《弘治吴江志》载:案情牵涉他的“妻族沈旺、沈德全、沈昌年、沈文规、沈文矩、沈文衡、沈文学、沈文载、沈海,凡八人。”其中沈旺是沈万三的儿子,其他人等也都是沈万三的子孙。《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记:“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沈)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同日被杀的还有八十多人。

乾隆吴江县志·旧事》载有胡蓝党犯人沈德全一家的处置细节:二月十八日载:“正党与户下户丁多着折了臂膊,未出动的小厮不打,且牢着他。供出的田口家财断没了。”二月二十日载:“正党与户下户丁都凌迟了,十岁以上的小厮都发南丹卫充军,十岁以下的送牧马所寄养,母随住;一岁至三岁的随母送浣衣局,待七岁送出来。”——真可谓惨不忍睹!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就这样急剧地衰落了。

标签: 来了灭顶之灾皇帝

更多文章

  • 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生财的吗?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富甲天下,沈万三,聚宝盆

    导读: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生财的吗?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聚宝盆”的传说沈万三何以富甲天下?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清代著名文人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有一天,梦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

  • 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发家致富的吗?沈万三为什么这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发家致富,沈万三,聚宝盆

    导读:沈万三真的靠聚宝盆发家致富的吗?沈万三为什么这么有钱?不少人都知道沈万三,知道他是巨富很有钱,知道他因得罪朱元璋家破人亡被流放。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沈万三这个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的确有沈万三此人。历史上真实的沈万三本名叫做沈富,他因为实在太过有钱,所以被人以万三这种对巨富的称呼叫做沈万三。

  • 沈万三的聚宝盆从哪来的?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聚宝盆,沈万三,哪来

    导读:沈万三的聚宝盆从哪弄的?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说到沈万三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位富商。甚至可以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和他同样有名的就要数它的那个聚宝盆了。民间有许多沈万三聚宝盆的来历。这些来历大多不同。不过有几种说法流传较广。下面小锋就给大家说一下吧。第一个说法就是。在朱元璋时期,沈家

  • 古代奇闻故事:沈万三聚宝盆的由来,关于聚宝盆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聚宝盆,奇闻,由来

    导读:古代奇闻故事:沈万三聚宝盆的由来,很多人想知道沈万三的聚宝盆是哪里来的,今天大家来看看关于聚宝盆的传说。沈万三是明朝人,有一次他看见有人拿着几百只的青蛙,而且准备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杀死;沈万三不忍心见到这些青蛙被杀,于是就用钱把这些青蛙全都买了下来,放在池塘里面,使他们能够悠游自在的生活。有一天

  • 沈万三水底墓为什么建在水底?沈万三的墓为什么不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水底,沈万三,建在

    导语:沈万三从明朝开始就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但实际上在他死后朱元璋就没收了他的大部分财产,所以沈万三的墓中并没有多少金银财宝,后来因为惭愧自己过于显摆,就让下人在浜底水下建造了墓地,与世隔绝。沈万三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在明朝时期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比较大的一笔财富,甚

  • 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聚宝盆,来历,沈万三

    导读;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聚宝盆的故事。聚宝盆的传说,来自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富豪沈万三。相传,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原因就是他拥有一个聚宝盆,投进去一个钱币就会出现无数钱币,这样神奇的聚宝盆,自然能够为沈万三带来数不清的财富,也难怪他会成为明朝首富,可

  •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废除明朝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殉葬,废除

    导读: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明朝殉葬制度!明朝宫女殉葬制度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开始出现。到了奴隶社会。用奴隶殉葬已成为制度。西汉时有一被掘坟墓,但“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唯一男子,余皆女子”。这

  • 朱祁镇不是好皇帝确是大好人!朱祁镇勇敢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殉葬,称颂,大好人

    导读: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确是一个大好人!朱祁镇勇敢违背祖制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天顺八年(1464),朱祁镇三十八岁,应该说这是个并不算大的年龄,但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身患重疾,奄奄一息

  • 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和,下西洋,目的

    导读: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七下西洋的目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朱棣即位后,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首屈一指。为了恢复和发展同海外各国的友好贸易往来,树立和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明成祖决定派人远赴西洋。因为郑和是明成祖的心

  •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导读: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明朝历史常识解读。包括:明初改革,明代的宦官专权,厂卫的由来,东厂的由来,明朝宗室封爵制度,明代选后制度,郑和七下西洋,土木堡之变,壬寅宫变,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宫廷三大案,三言二拍,故宫,天坛,十三陵等。明初改革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