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为什么没有株和珅九族?嘉庆与雍正相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为什么没有株和珅九族?嘉庆与雍正相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4/1/21 9:58:49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权利。

所以在嘉庆登基后,和珅可谓是一个两面派。既讨好乾隆,也想要讨好嘉庆。所以在得知嘉庆帝被秘密封为皇储后,和珅给嘉庆帝送去一柄“如意”,提醒嘉庆帝自己对他的功劳。这种讨好,并不能讨嘉庆帝喜欢就算了。和珅一方面想要嘉庆帝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防备嘉庆帝对他清算,因此压制嘉庆帝的权利。利益上的冲突,是嘉庆帝清算和珅最根本的原因。

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当时任广东巡抚,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嘉庆帝想要提拔朱珪,培养自己的势力。结果和珅得知了此事之后,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状,此次乾隆并未做处置。嘉庆元年,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又跑去告状,说到嘉庆笼络人心,把乾隆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这让乾隆帝很生气,不久乾隆就默许了和珅找借口,将朱珪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只这一件事,就已经彻底得罪嘉庆帝了。和珅还将自己的心腹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和珅在大清的地位,连外国人都知道。马戛尔尼就曾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这种感觉,嘉庆皇帝如受得,于是他开始韬光养晦,甚至免了和珅私下的三拜九叩之礼。做到这种地步,嘉庆帝清算和珅已经成了定局。

另一方面,朱珪与和珅在政治立场上有冲突,一直以来都是不对付的。嘉庆帝受朱珪教导,怎么也不可能对和珅有什么好印象。如今和珅又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妥妥的要把他拖出去斩了呀!

嘉庆帝清算和珅,不仅仅是稳固了自己的权利,增加了自己在朝中的威势。另一方面清算了在百姓心目中的大贪官,嘉庆帝在民间的声名一定很好,民心民意迅速汇聚。最重要的是,清算了和珅,那一大波白花花的银子,都能入了自己的口袋,以后国库充盈,办什么都不愁了!

有人很疑问,嘉庆帝给和珅立了二十条大罪,按理来说都可以株连九族了。但他却只处置了和珅一人,而放过了其他人,这是为什么呢?最明显的原因,便是嘉庆帝的妹妹,是和珅的儿媳。若真要下诏株连九族,嘉庆帝自己都在其内。所以嘉庆帝便知下诏,处置和珅一人。

事实上和珅一直以来都是乾隆帝的棋子,一直以来乾隆对其的宠爱,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利用他。而和珅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定位,所以才让自己的儿子,求取了乾隆的女儿。而乾隆为了安抚住和珅,自然是答应了。事实证明,和珅极有远见,最终凭此留住了自己的血脉。

嘉庆帝与雍正帝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盛世末年的政局颓势。康熙晚年,国家吏治腐败,国库空虚,雍正40多岁登基,开始了刷新吏治之路,且还开了很多新政策,如火耗归公等,进而使盛世得以延续。乾隆晚年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虽然比之更为严重,嘉庆30多岁登基,3年后掌权,却没有成功的刷新吏治,解决盛世遇到的腐败问题,盛世就此结束。

两人同样都采取了措施,而且还差不多,但为什么结局如此不同呢?这就要从两位施政者来看了!雍正帝是一个不肯墨守成规的皇帝,面对朝臣拟定的遵循前例的处理方法,世宗经可以采取另一种原创的方式来处理。而嘉庆帝很难超越惯例处理问题。所以雍正帝在面临弊端的时候,甚至能够打破惯例,彻底清除弊端,而嘉庆帝却不能。他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不动摇根本。这种处理方式,当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朝政局势。

标签: 嘉庆雍正要杀

更多文章

  • 如果此人不死,根本轮不到嘉庆当皇帝,乾隆晚年都还念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乾隆,此人

    纵观清朝的皇帝,可以看到,不仅国力在逐渐下降,就连皇帝的资质能力也是在逐渐下降的。想当初,不管是征战沙场的皇太极,还是英年早逝的顺治,或者是开创了一番伟业的康熙,亦或者是雷厉风行的雍正,他们都是杰出的帝王,都显示了他们卓越的政治能力。乾隆虽然不及他的祖辈,但也算是资质上乘的,加上清朝经过雍正的整治,

  • 封建末世: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猝死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嘉庆,避暑山庄,寝宫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颙琰猝死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烟波致爽殿里。对于嘉庆之死,《清仁宗实录》记载:响夕,上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那木多尔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铺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宁。戌刻,

  •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为银子杀掉和珅?非也,原因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杀掉,四个字

    大贪官和珅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和珅最大的失误,也是最致命的失误,“没想过大靠山乾隆死了我怎么办。”和珅的失误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被抄家不说,最后还丢了命。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病死,嘉庆即位。次日,和珅即被革职拿问。正月初七,和珅就被交刑部审讯,府邸也被查抄。正月十一日,嘉庆发布了上谕,他历数

  • 清朝嘉庆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如何,从嘉庆皇帝本人遇刺中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遇刺,能看

    纵观嘉庆一朝,确实没有发生对后世有重大意义的事,值得一提的是由来已久的白莲教起义被镇压下去; 之后又一改乾隆年间的做法,平反文字狱稳定人心,励志振兴大清,然而现实骨感却一次又一次的将这个君王的理想和抱负消磨的只剩下苟且偷安的想法了。嘉庆八年的一天,嘉庆皇帝乘坐仪仗从圆明园赶回紫禁城办公。在途经神武门

  • 刘墉欲告老还乡,嘉庆不允,乾隆说了句宫灯歪了,嘉庆立刻准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刘墉,乾隆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乾隆年间少有的清官,因为人正直,为民办事,在剧《宰相刘罗锅》中也是深得乾隆信任,百姓也十分爱戴他。乾隆一生文治武功,晚年自封为“十全老人”,一生都以自己的皇爷爷康熙为楷模。乾隆在即位之初曾立下誓言:假如能在位60年,当传位于皇太子,不敢和圣祖爷康熙比肩

  • 乾隆盛世不过是徒有虚名,嘉庆皇帝也是被乾隆所拖累,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嘉庆,徒有虚名

    清朝历经了200多年,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大家可能都只到光绪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窝囊的,一直被慈禧所支配,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当中,连他本人的私生活都不能左右,更不用说是掌握实权了,其实光绪在位时也是有想法的,比如他提出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刚开始的时候慈禧是一直在支持他的,但是维新党派的轻浮与旧势力必然

  • 嘉庆期间出现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嘉庆,出现了

    嘉庆皇帝,本名叫做宗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为什么说嘉庆皇帝话题性很强呢?因为在他手上办了一件大案子,他把乾隆帝最喜欢的爱臣和珅给办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历史真相是怎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乾隆,太上皇

    历史上皇帝的禅让,绝大多数是出于形势所迫,并非自愿。而乾隆禅让给嘉庆,主动和被动的成分都有在里面,这导致了乾隆禅让后依然由太上皇把持权柄,而嘉庆皇帝形同傀儡的一个情况。他这个太上皇与历史上的太上皇不同,如惊恐不定的唐高祖,以泪洗面的唐明皇,掳去北国坐井观天的宋徽宗。他太上皇当的那叫硬气!除龙椅上坐的

  • 英国给嘉庆帝送礼,嘉庆帝却为何龙颜大怒,将使者赶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庆帝,英国,赶走

    1816年,也就是清朝的嘉庆二十一年,一支来自英国的外交使团不远万里之遥,来到了北京,给嘉庆皇帝“送礼”。俗话说“伸手不打送礼人”,但嘉庆皇帝却龙颜大怒,将英国使者赶走。中英双方不欢而散,英国使者连皇帝都没见到,就灰溜溜的离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事还得从1816年6月24日说起,嘉庆皇帝得到了署两广

  • 聪明过了头!因送给还没做皇帝的嘉庆此物,和珅断送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过了,断送

    和珅这个人,应该是我们现在人很是熟悉的这么一个名字了,而甚至说为什么,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一说和珅这个名字,会马上的想起王刚的经典的形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眼中的和珅已经大多是王刚的形象了,而我们对于这个人物,也正是通过很多的王刚演的有关于和珅的戏才了解到的。我们知道,和珅在清朝乾隆时期,应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