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小宛名作赏析之《彩蝶图》《玉肌冰清图》《孤山感逝图》

董小宛名作赏析之《彩蝶图》《玉肌冰清图》《孤山感逝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3/12/27 2:50:54

说是明末清初有这么一人儿,名叫董小宛,长得是美艳无比,家里又是做刺绣生意的,从小还沾了些才气,又会画画又会写诗,可惜应了人家说的那句“红颜薄命”,十三岁的时候就没了爹,十五岁娘又生了重病,一切担子都压在了董小宛瘦弱的肩上。

这妥妥的就是现在网络小说里的女主角,无依无靠,身世可怜,按照剧情发展,白马王子这时候就该登场了,但在董小宛的世界里,白马王子始终是遥遥无望的人,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时代,董小宛一个弱女子是没法生存下去的,最后还是沦落到了青楼。

不过怎么说也算是入了职场吧,那个时代的青楼倒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青楼≠妓院,能进青楼的姑娘除了长相要出众外,还必须得琴棋书画样样都拿的出来,因为这些青楼姑娘的客户都是些文人骚客,没点学识进不去客户的精神世界,这业务也就做不好,做不好业务肯定要被职场淘汰。

董小宛顺顺利利过了面试这一关,经过了青楼的“调教”,她迅速蜕变成一名职场高手,看来花瓶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受宠的,长相和业务能力双加成才是每个时代的刚需。

很快,董小宛就名气大盛,人称“秦淮八艳”之一。

秦淮八艳

她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画得好。刚入青楼那一年(也就是十五岁),她就画了一幅《彩蝶图》。

15岁所画《彩蝶图》

这幅画现在收藏在无锡博物馆,想想真是惭愧,咱十五岁的时候正读着《悲伤逆流成河》45°角仰望天空呢。

这幅画对于十五岁的董小宛来说无疑是出彩的,粉蝶在菊花间飞舞,虽然有人评价画中菊花的部分稍有些凌乱,但依旧不失美感。这幅画暗示蝴蝶虽然美,可也只能在花丛中飘零,没有归宿,一幅画就道明了她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她与众不同的第二点在于:不挑客户的长相。董小宛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俗称“神交”,也喜欢游山玩水,只要客户能满足她这两点,管你是男女老少,咱都奉陪到底。

但她不是我们所想为上位不择手段的人,相反,董小宛的清高是出了名的,打的是“卖艺不卖身”的名号,谈情怀,可以,谈别的,不行。除非我心甘情愿。

在妓院里这肯定行不通,你丫就是个陪睡的,还跟老子谈情怀?在青楼偏偏就行得通,大家想想,文人们最自傲,也最重名声,他们肯定都会说:

这么一看,董小宛的生活过得还是挺滋润的,吃住都在公司(青楼),平时弹弹琴唱唱歌,画幅画,写首诗,待腻歪了找个有才华的客户一起去秦淮河游山玩水。

可是吧,在青楼吃的是一碗青春饭,待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就好比现在娱乐圈的明星,知道青春饭吃不长久,于是削尖了脑袋往豪门挤。

董小宛这么聪明的人,不会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当她遇到了心中的“真命天子”冒辟疆之后,她放下面子,主动追求。经过一番周折,董小宛最终成了冒辟疆的小妾,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只要长得好看,有没有才华都一样。

不对,放错图了。

然而,嫁入豪门的女明星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凄惨的,嫁入知识分子(冒辟疆家里又有钱,人又有才华)家庭的董小宛却凭借多种技能,在这个家里过得如鱼得水。

董小宛到了这个家之后可谓费尽心思,既要讨婆婆的欢心,又要讨好冒辟疆的老婆,但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爱好。

冒辟疆是个花花公子,与董小宛并称“秦淮八艳”的陈圆圆、李香君都有一腿,但他在当时可是文人里出名的文人,董其昌曾评价他是初唐的“王勃”,在他的指导下,董小宛的书画进步了不少,这一时期她就画了有名的《玉肌冰清图》和《孤山感逝图》,萃花深深怀疑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为了学他的书画技巧。

《玉肌冰清图》

上图为《玉肌冰清图》,这幅作品十分珍贵,由冒辟疆亲自题词。一块贫瘠的山坡上,杂草丛生间长出两株水仙,灵动飘逸,董小宛寄情于画,暗示自己虽然出生青楼,但绝不甘于堕入风尘之中。

《孤山感逝图》

董小宛很喜欢王冕画的梅花,据说有人拿着自己女儿的诗《孤山感逝诗》邀请她为其作画,于是董小宛仿照王冕的梅花作了这幅《孤山感逝图》,此画作于1648年,构图清新,而且前后有错落的层次关系,把梅花清雅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除了画画,她还追星,一开始她的偶像是钟繇,临摹了不少钟繇的帖子,后来看到偶像钟繇的《戎辂表》里骂了她另一个偶像关羽,从此以后就不粉钟繇了(还挺有个性),改练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懈怠。

董小宛书法作品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妾,老在家舞文弄墨肯定是不行的,董小宛深知这一点,于是她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最重要的是,她做的饭好吃到能让人把味蕾吞下去(说的好像真吃过似的)。

“虎皮肉”就是她发明的,也叫做“董肉”。

如皋市的“董糖”也出自董小宛之手。

据说她热爱美食,喜欢搜集菜单,哪里有绝妙的风味,她都会去探寻,冒辟疆写过一篇文章,叫《影梅庵忆语》,里面就记载了董小宛做美食的过程,并且列有详细的制作方法。

总的来说,这位“退休”后的白领凭借自己的本事,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人说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是因为真爱,冒辟疆重病期间她寸步不离,为他揭被擦澡,为他端盆擦澡,最后操劳过度去世。也有人说她是为了依靠冒辟疆以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

后世的传说太多,以致于我们都分不清真假,但嫁入豪门的女子那么多,只有董小宛保持着初心,冒辟疆爱过的女人那么多,却只为董小宛写过那篇《影梅庵呓语》。“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

这大概就是董小宛一生所求了吧。

标签: 彩蝶名作赏析

更多文章

  • 柳如是有哪些作品?柳如是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柳如是,作品,有哪些

    柳如是传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诗》、《尺续》等。如是墓在常熟虞山脚下钱谦益墓西,墓碑文"河东君之墓"。柳如是《湖上草》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 柳如是与钱谦益,红豆馆里柳如是,绛云楼外人已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柳如是,外人,已非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世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都曾是他的学生。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画像东林魁首,三起三落钱谦益

  • 李香君桃花扇有什么秘密?李香君与桃花扇之间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有什么,桃花扇,渊源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李香君是秦淮河畔

  • 李香君与桃花扇,一段凄美而感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凄美,感人,故事

    《桃花扇》是清初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名著,是清代成就最高的一部戏剧,孔尚任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他写《桃花扇》前後花了十多年时间,三易其稿,最终于1699年问世。《桃花扇》一出,轰动京城,人人争相抄阅,一时洛阳纸贵。李香君因此闻名于世,她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那么李香君究竟是何等样人呢?秦淮殊艳李香君

  • 卞玉京有哪些作品?卞玉京诗词画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画作,赏析,诗词

    卞玉京擅长画兰花、书法以小楷为最佳,书法作品有《法华经》。卞玉京是位红颜薄命的女子。卞玉京出生于明朝天启三年,父亲为江苏南京一带的官僚,后来父亲早逝,卞玉京家道中落。为生计所迫之下,卞玉京便带着妹妹卞敏到秦淮一带的青楼里卖艺为生。卞玉京长相秀丽,长大后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而卞玉京从小饱读诗书,琴棋书

  • 一组作品让你知道为什么秦淮八艳并非浪得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淮,让你,虚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这样的一群人物,她们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们都天生丽质,才华横溢,能歌善舞,技压群芳,脱颖而出。她们被世人打上了耻辱的标签,纵然有着千般才华,也难逃命运的作弄。 可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了她们在书画艺术上的光芒,她们不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女画家中的佼佼者,

  • 卞玉京送别诗之巅峰之作《剪烛巴山别思遥》,堪比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之作,送别,巅峰

    剪烛巴山别思遥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我就是通过这首诗认识大才女卞玉京的。这首诗才华横溢才情满满。是送别诗的巅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却给不了确定的时间

  •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明朝戚家军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辉煌,兵怂怂

    天启元年,3月12日,后金铁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前去围攻沈阳城。固若金汤不是白叫的,后金这一会依旧是难以有什么成果,但是明朝的守将,何世贤、尤世忠,因为贪图军功,竟然带着人马出城迎敌了。之所以明军靠着边城,能够几次三番的抗击八旗兵,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军是接着坚固的城池,和猛烈的火炮,在城墙上积极

  • 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能两度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俘虏,当上,两度

    在明朝的历史上,朱祁镇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皇帝,因为他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在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的第十四个年头,也就是公元1449年,为了彰显明朝的威严,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可是让朱祁镇意外的是,这次却打了个大败仗,自己也当瓦剌的俘虏。为了保

  • 朱厚熜:是永乐大帝朱棣后代,都继承了哪些优良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永乐,大帝,后代

    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孙的孙子,兴献王朱祐杬之子,生于1507年,卒于1567年,即明世宗属于明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于公元1521年崩驾,因无嗣,朝中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和商量,由其堂弟朱厚熜继承其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税等,开创了“嘉靖中兴”局面,为后张居正改革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其执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