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宗朱祁钰儿子如果没有夭折会不会再次发生”夺门之变“?

明代宗朱祁钰儿子如果没有夭折会不会再次发生”夺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10 更新时间:2024/2/8 21:27:08

导读:明代宗朱祁钰儿子如果没有夭折会不会再次发生”夺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却兵败被俘,在于谦等大臣的支持和孙太后的同意下,留在京城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一年后,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归京城,但却被朱祁钰囚禁于南宫之中长达七年。期间,朱祁钰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朱见济却不久后夭折。七年之后,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成功复辟。那么,如果朱见济还活着,夺门之变还会发生吗?夺门之变又是否合理呢?

夺门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即位,八年后爆发“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南下犯边,明英宗朱祁镇则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不顾群臣反对,命郕王朱祁钰留京监国,自己亲率大军前去迎战。结果,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之下,大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

大军战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幸有兵部左侍郎于谦等人力挽狂澜,抽调各地军队和粮草入京备战的同时,为了防止也先以皇帝朱祁镇要挟,于谦联合大臣奏请皇太后同意,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同时遥奉朱祁镇为太上皇。此后,在于谦的指挥下,明军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挫败了也先的南下野心。

北京保卫战后,也先见无法再从朱祁镇身上得到好处,再加上瓦剌内部矛盾加剧,他只得被迫与明廷义和,并将朱祁镇放返京城。其实对于朱祁镇返京,明代宗打心底是抵触的,也正因如此,身为太上皇的朱祁镇返京后不仅没有享受到相应待遇,反而迅速便被囚禁于南宫之中长达七年。七年里,朱祁钰不仅对南宫严密封锁,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加看管,就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

而在此期间,朱祁钰见皇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想方设法的改立太子。孙太后在扶立朱祁钰为帝之前,率先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此举的意图便是保障皇位传承在朱祁镇这一脉,而朱祁钰不过是临时代为执政罢了。

朱祁钰自然不愿再将皇位交回朱祁镇这一脉,而为了废立太子,朱祁钰甚至不惜贿赂大臣来换取支持,最终于景泰三年(1452年)将朱见深太子之位废除,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储君,可惜朱见济在次年便夭折了。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突然患病,就此卧床不起,而由于其没有儿子,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趁此机会,率兵拥立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如果朱见深仍然在世,“夺门之变”是否还会发生,如果发生又是否合理?

储君乃是国之根本,朱祁钰病重之后,之所以会闹的人心惶惶,主要便是源于太子夭折而他又没有其他儿子,因而当时甚至传出了要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的谣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才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

那么,如果朱见济仍然在世,“夺门之变”是否还会发生呢?如果仍然发生,那么又是否合理呢?

1、“夺门之变”大概率不会再发生。如果朱见济仍然在世,他不仅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而且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那么皇位便已经等于有了合理合法的继承人,皇帝去世之后新帝继位便是,根本不会因为朱祁钰病重而闹的人心惶惶,更不会有人再想着去扶立朱祁镇复位。虽然孙太后或许不满,虽然有大臣曾反对改立太子,但此时名分已定,大家也不会再有其他什么心思。

2、“夺门之变”即使发生也不会合理。虽说朱祁镇本是皇帝,虽然他仍然有着太上皇的身份,但正如于谦劝说朱祁钰迎回朱祁镇时所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意思是说,当朱祁钰即位的那一刻起,便君臣名分已定,朱祁镇已经没有了即位的可能。此时如果再有人拥立他复辟,那么便等于是在发动兵变,已经与谋反无异。

3、“夺门之变”即使发生也很难成功。作为夺门之变的核心人物,石亨之所以会选择扶立朱祁镇复辟,很大程度源于对权力的渴望。如果说朱祁钰死后真的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帝,那么大学士王文将会成为定鼎之臣,而他无疑将仍然要屈居人下,因此他选择了放手一搏。然而,如果朱见济仍然在世,那么凭借太子太师的身份,石亨也定然是位极人臣,更何况他还极有可能会成为托孤重臣。因此,如果朱见济在世,那么石亨必然会拥立其顺利继位,而石亨不仅是此时武将集团的领军人物,而且直接掌控着皇城钥匙,没有他的支持,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很难成功。

如上所述,如果太子朱见济在世,那么他将会顺利登上皇位。“夺门之变”不仅大概率不会发生,就算发生也很难取得成功,而且将会变得极不合理。

标签: 会不会如果没有夭折

更多文章

  • 朱瞻基为什么要废掉皇后胡善祥?其中有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有什么,隐情,皇后

    导读:朱瞻基为什么要废掉皇后胡善祥?其中有什么隐情?朱瞻基本身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孙皇后。可是明成祖朱棣,在为朱瞻基选妃的时候,却将胡善祥选为正妻,而孙皇后当时只能成为朱瞻基的小妾。这件事孙皇后不能接受,孙皇后的娘家人也不能接受,甚至连朱瞻基的外婆也不能接受。这些人之间到底什么关系呢

  •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纵欲,谋杀,过度

    导读: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可朱高炽之死,却成了一个历

  • 短命皇帝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为何能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名垂千古,短命

    短命皇帝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为何能名垂千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算是一天皇上都没得做,项羽还是成为了英雄。所以不管一个人活得时间长还是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对得起天地和自己与百姓,都会名垂青史。短命皇帝朱高炽明朝有个比较“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两百余天就一命呜呼了,这个人叫朱高炽,明朝第四个

  •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享国276年,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大明,王朝

    导读: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享国276年,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能吗?由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着276年的历史,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后人眼中,是明朝末期的天灾人祸、政治斗争、宦官党政和女真崛起将明朝推向了灭亡,让清朝取代了明朝

  • 大明王朝为什么这么受人喜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都明史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王朝,明史

    导读:大明王朝为什么这么受人喜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都明史呢?如果给中国历史朝代的热度做一个排行榜,明朝即使当不了榜首,也至少是前三甲。喜爱明朝的网民众多,明朝的相关话题一直被反复讨论。原因何在呢?得国正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论疆域、寿命、治国成绩,都与秦汉隋唐差不多,从硬实力上说,明朝

  • 为什么说明朝是一个灿烂的王朝?从这七个方面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一个,明朝,王朝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到朱棣将明朝海军实力发展到世界第一,到郑和7下西洋,再到诸多的王朝盛世,明朝以绝无仅有的时代影响力,不仅万国来朝,更是主动影响了世界。另外,明朝时期,在当时的中国南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政府对活跃的市场经济非常支持,如果明朝不灭亡,中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第一个

  • 大明王朝占据了当时世界上的七个第一,是哪七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明,王朝,世界上

    导读:大明王朝占据了当时世界上的七个第一,是哪七个?众所周知,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对外比较强硬的一个朝代。朱元璋在元人的压迫下长大,所以在建立明朝后就给子孙留下祖训: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因此,明朝的历任皇帝,虽然有荒唐的行为,但对外却一直保持着强硬的手段,这也造就了明朝的强大。那明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社稷,君王

    导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每当说起明朝,史学界总是争议不断。276年的国祚,既有铮铮铁骨的不屈不挠,也有昏暗不堪的昏君昏臣。相比较与其他朝代,它与众不同。没有像纣王那样的暴君,也缺乏秦桧那样的佞臣。但是恰恰就是这样的"三无朝代",却延续了27

  • 赵徽柔原型介绍,历史上真的有赵徽柔这号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原型,这号,人物

    赵徽柔原型介绍,历史上真的有赵徽柔这号人物吗?历史上真正的赵徽柔又是怎么样的呢?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赵徽柔的名字,只是把她成为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在真实的历史上,宋仁宗盼了很多年才盼来这个女儿。公主出生的时候,宋仁宗都快30岁了,虽然30岁得女在我们现代不算什么,但在古代,人们普遍婚嫁比较早,几乎上二

  • 海瑞是谁?明朝贪官多,海瑞为什么坚持做清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清官,贪官

    导读:海瑞是谁?明朝贪官多,海瑞为什么坚持做清官呢?海瑞是谁?当然是历史上的一个大清官啊。如果提到清官,你只知道包青天,那可真要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海瑞就是明朝人,相比于其他朝代,很多人对明朝的了解并不多,不过这几年一些有关明朝的电视剧开始多了起来,人们通过看电视剧能了解一些明朝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