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2/8 21:27:16

导读:朱高炽怎么死的?是谋杀还是纵欲过度?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

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可朱高炽之死,却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死亡太过于突然,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说明身体无大碍,可短短三天之后就猝然"崩于钦安殿",只留下了"实无疾骤崩"的记载,实在太过于离奇。关于他的死因,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当然了,关于朱高炽的死因,虽然没有确切的结论,但说法倒是有两种,分别是纵欲过度论和谋杀论。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没有确切证据,或许终将成为一个千古谜团。

纵欲过度论

关于朱高炽纵欲过度而亡的说法,依据主要来自于大臣李时勉的一封奏疏。洪熙元年(1425年),李时勉上疏,批评朱高炽三点有违明君之举:其一,整修宫殿,是穷奢极欲之表现;其二,更换侍女,是纵欲无度之表现;其三,几天不上朝,是懒政怠政之表现。

李时勉这封奏疏,言辞犀利,一下子就将朱高炽定性成了骄奢淫逸、好色成性、不务正业的昏君,纵使朱高炽脾气再好,也是暴跳如雷,还下令打了李时勉一顿板子,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当然了,李时勉所说的这些事情,要说是错误的,也的确是,但要放在高度专制的封建帝王身上,也算不上是什么大事,顶多就是生活作风问题,实在不足以当作昏君的证据。因此,这封奏应该说有点言过其实了。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李时勉所说的应该也是事实,朱高炽的确纵欲过度了。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要知道,朱高炽在父亲朱棣的巨大阴影和弟弟朱高煦的虎视眈眈之下,如履薄冰地当了20年的太子,丝毫不敢有僭越之举,好不容易熬死了父亲,登上了皇位,翻身做了主人,稍微放纵一下,似乎也说得过去。

因此,如果朱高炽真是纵欲过度的话,是很容易将自己身体搞垮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大胖子,身体也不是很好,猝死是很有可能的。

谋杀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都认为,朱高炽是被儿子朱瞻基谋杀了,依据则主要来自于朱高炽驾崩前后朱瞻基的各种表现。

朱高炽登上皇位后,太子朱瞻基一直在南京,汉王朱高煦则在封地山东乐安,朱高炽病重后,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朱高煦,安排了很多眼线在朱高炽身边,准备一旦皇帝驾崩,就即刻行动,趁乱和侄子抢夺皇位。

按照惯例,一旦皇帝驾崩,朝廷必然会派出人马到各地报信,要求各地藩王和太子进京奔丧,而相较于朱瞻基,朱高煦有着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离京城的距离,我们前面就说过,朱高煦在山东乐安,离京城近,朱瞻基在南京,离京城远,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工具、传递消息全靠人的年代,一旦皇帝驾崩,消息必然会先传到离京城近的乐安,也就是说,朱高煦将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一切行动。

朱高煦的计划是这样的:一旦朱高炽的死讯传来,他就安排人马在朱瞻基进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半道截杀,然后趁乱进京谋夺皇位。

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就匪夷所思了!

朱高炽驾崩的消息传来之后,朱高煦早早就在半道上埋伏了人马,就等朱瞻基过来了,可他左等右等,等的花都谢了,就是没等到朱瞻基经过,却等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在京城继位为帝了!

这令朱高煦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自己离京近,应该先得到消息的,可对方竟然能捷足先登,提早赶到京城,登基去了,难道能未卜先知不成?

朱瞻基当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他是如何能够提前得到消息,赶到京城的呢?只剩下一种可能:他虽然不能未卜先知,但他自己给自己创造了未来,换句话说,他谋杀了他的父亲!

其实,这也不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什么父子之情、叔侄情分,统统都是空话,只有权力才是真的。

同时,按理说,一国之君这么重要的人物去世,应该是有详细的死因才对,可翻遍《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史料,都找不到只言片语关于朱高炽的死因,这很有可能就是朱瞻基不想让弑父篡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曝光于世所造成的结果。

结语

不管怎么说,纵欲而亡也好、被谋杀也罢,朱高炽终归还是死了,接着由英明神武的朱瞻基继位,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之下,将继续延续“仁宣之治”的传奇。而关于朱高炽的确切死因,我们也很难推论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或许将成为一个永远破解不开的千古谜团了。

标签: 纵欲谋杀过度

更多文章

  • 短命皇帝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为何能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名垂千古,短命

    短命皇帝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为何能名垂千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算是一天皇上都没得做,项羽还是成为了英雄。所以不管一个人活得时间长还是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对得起天地和自己与百姓,都会名垂青史。短命皇帝朱高炽明朝有个比较“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两百余天就一命呜呼了,这个人叫朱高炽,明朝第四个

  •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享国276年,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大明,王朝

    导读: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享国276年,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能吗?由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着276年的历史,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后人眼中,是明朝末期的天灾人祸、政治斗争、宦官党政和女真崛起将明朝推向了灭亡,让清朝取代了明朝

  • 大明王朝为什么这么受人喜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都明史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王朝,明史

    导读:大明王朝为什么这么受人喜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都明史呢?如果给中国历史朝代的热度做一个排行榜,明朝即使当不了榜首,也至少是前三甲。喜爱明朝的网民众多,明朝的相关话题一直被反复讨论。原因何在呢?得国正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论疆域、寿命、治国成绩,都与秦汉隋唐差不多,从硬实力上说,明朝

  • 为什么说明朝是一个灿烂的王朝?从这七个方面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是一个,明朝,王朝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到朱棣将明朝海军实力发展到世界第一,到郑和7下西洋,再到诸多的王朝盛世,明朝以绝无仅有的时代影响力,不仅万国来朝,更是主动影响了世界。另外,明朝时期,在当时的中国南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政府对活跃的市场经济非常支持,如果明朝不灭亡,中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第一个

  • 大明王朝占据了当时世界上的七个第一,是哪七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明,王朝,世界上

    导读:大明王朝占据了当时世界上的七个第一,是哪七个?众所周知,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对外比较强硬的一个朝代。朱元璋在元人的压迫下长大,所以在建立明朝后就给子孙留下祖训: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因此,明朝的历任皇帝,虽然有荒唐的行为,但对外却一直保持着强硬的手段,这也造就了明朝的强大。那明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社稷,君王

    导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每当说起明朝,史学界总是争议不断。276年的国祚,既有铮铮铁骨的不屈不挠,也有昏暗不堪的昏君昏臣。相比较与其他朝代,它与众不同。没有像纣王那样的暴君,也缺乏秦桧那样的佞臣。但是恰恰就是这样的"三无朝代",却延续了27

  • 赵徽柔原型介绍,历史上真的有赵徽柔这号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原型,这号,人物

    赵徽柔原型介绍,历史上真的有赵徽柔这号人物吗?历史上真正的赵徽柔又是怎么样的呢?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赵徽柔的名字,只是把她成为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在真实的历史上,宋仁宗盼了很多年才盼来这个女儿。公主出生的时候,宋仁宗都快30岁了,虽然30岁得女在我们现代不算什么,但在古代,人们普遍婚嫁比较早,几乎上二

  • 海瑞是谁?明朝贪官多,海瑞为什么坚持做清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清官,贪官

    导读:海瑞是谁?明朝贪官多,海瑞为什么坚持做清官呢?海瑞是谁?当然是历史上的一个大清官啊。如果提到清官,你只知道包青天,那可真要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海瑞就是明朝人,相比于其他朝代,很多人对明朝的了解并不多,不过这几年一些有关明朝的电视剧开始多了起来,人们通过看电视剧能了解一些明朝的历

  • 明朝疆域图介绍,明朝初年地图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疆域,初年

    导读:明朝疆域图介绍,明朝初年地图有多大?明朝(1368-1644年)疆域囊括汉地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诸部落有宗主权, 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并曾在今青藏高原、东北(包括外东北)、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卫所。明成祖曾收复

  • 明朝高清地图编辑重大事件记载,明朝1410年到1449年地图有多大,发生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地图,有多大

    明朝高清地图编辑重大事件记载,明朝1410年到1449年地图有多大,发生了哪些事?明朝1410年到1449年地图有多大,发生了哪些事?小编为大家提供高清编年大事件介绍地图。1410年明成祖第一次北伐漠北,时隔五年明成祖二次北伐瓦剌,开通互市。明军势如破竹逼迫兀良哈入天山,通过地图的变化看出明军当年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