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是如何坐上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为什么说明末出了张居正是万幸?

张居正是如何坐上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为什么说明末出了张居正是万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3/12/16 4:24:04

导读:张居正是如何坐上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为什么说明末出了张居正是万幸?

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太爷梦到了白龟(祥瑞之兆)浮出水面,于是,这名被家族寄托了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就得名“张白圭”。

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机敏伶俐,岁及总角就成了名闻整个荆州府的神童,后来的《明史》对这一时期的小白圭做出“少颖敏绝伦”的评价。

嘉靖十五年,顺利通过童试、成为秀才的小白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荆州知府李士翱。

李士翱十分喜爱小白圭的“颖敏绝伦”,觉得小白圭日后必定会有一个远大前程,只是张白圭这个名字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他就给张白圭改名为张居正。

数十年后,张居正这三个字名满天下。

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赴武昌参加湖广乡试,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湖广巡抚顾璘。

然而,正是顾璘这个贵人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

乡试后,负责阅卷的陈束准备提名张居正为解元,结果在顾璘的阻挠下,张居正落榜了。

返乡前,顾璘特意找到张居正,向他道出了落榜的真正原因,并有一句临别赠言——他山有砺石,良壁愈晶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的顾璘就是张居正人生中最“贵”的贵人,因为他让张居正明白了一个足以受益一生的道理——人生并不会因为你的“颖敏绝伦”而一帆风顺,只有不断经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璞玉变美玉,“颖敏绝伦”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只有做人谦虚、内敛、谨慎、诚实、不妄自尊大,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有一个远大前程。

这个道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之后的岁月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着实令张居正获益匪浅。

嘉靖十九年,十六岁的张居正顺利通过湖广乡试,成了一名举人。

这一次,顾璘不仅没有再次阻挠,反而还解下了自己的犀带赠予张居正,并对张居正做出了一个极为准确的评价,“此子将相才也”。

从顾璘与张居正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一个发:工作中,暂时遇到打压,不要自暴自弃,没准这就是晋升的跳板。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是从进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一般由内阁重臣亲自教导,明代中后期,非庶吉士不能入阁,所以,庶吉士也有着“储相”之称。

按照明代惯例,庶吉士应进入翰林院学习,可是,由于夏言、严嵩之间的内阁首辅之争已经进入了最后决战,导致当时朝中的风气是人人钻营、以期搏一个大好前程,唯独张居正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向负责教导庶吉士的徐阶请教“国朝典故”(指明代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并学习、研究。

得益于此,张居正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第三个贵人——徐阶。

在徐阶的保护下,张居正得以在后来的严嵩、徐阶之争中独善其身;在徐阶的言传身教下,张居正学会了“做狠事,不说狠话”;在徐阶的帮助下,张居正进入了裕王府,成了当时的裕王、日后的明穆宗的侍讲官,为随后的入阁铺平了道路。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朱厚熜驾崩,裕王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继位后,张居正因为裕王府旧臣的身份,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机务”。同年四月,张居正升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仅次于内阁首辅高拱的内阁次辅。

高拱早在裕王府时,就是朱载垕的绝对心腹,一直跟朱载垕共患难、同进退,裕王继位后,高拱的内阁首辅之位更是无人能撼动。

张居正见此,就继续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因而同高拱相得益彰,既受到了明穆宗和高拱的赏识,又积累了人脉和声望。

隆庆六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高拱、张居正受遗诏辅政,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继位,是为明神宗。

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明穆宗朱载垕的遗诏只是命高拱、张居正辅政,但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在遗诏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冯保的行为激怒了本就对权力控制欲极强、对宦官掌权极度不满的高拱,于是,高拱决心联合张居正发动百官驱逐冯保,并且“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

高拱的本意也许是想斩断宦官乱政的根基,也许是想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只是无论如何,“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在张居正看来都是自取灭亡。

曾经对“国朝典故”进行过深入学习、研究的张居正十分清楚,“司礼权”是万万动不得的。

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丞相、废除中书省后,明代皇帝就等于总统加总理,在明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皇帝多加加班,还是能够应付的,可是随着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皇帝有限的个人精力早晚会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军政事务,一旦如此,分权就成了必然。

基于对武将勋贵势力的又用又防,分权的对象只能是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于是,就有了内阁和司礼监。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宣宗,他令司礼监代管批红和掌印之权的做法相当高明且极富政治智慧,因为这种做法既给了宦官集团在大明最高权力舞台上参与博弈的足够资本,又让宦官集团变成了皇帝手中的提线木偶,无论是让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还是让宦官集团撕咬危及皇权的势力,皇帝都可以随心所欲。

所以,高拱“请诎司礼权”的实质就是在动皇权。

高拱想动皇权,张居正当然不会跟着他火中取栗,只是,张居正不能明确反对。

当时,高拱正是如日中天,党羽、门生遍布朝内、朝外,如果张居正明确反对高拱“诎司礼权”,那么高拱一定会先发动党羽、门生驱逐张居正。

关键时刻,从徐阶那里学到的“做狠事,不说狠话”帮了张居正一把,张居正明面上对高拱表示支持,暗地里却向冯保泄露了高拱欲驱逐冯保之事,结果,高拱被迫辞职还乡,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之位。

大明的张居正时代开始了。

万历元年十一月,以考成法的施行为标志,张居正心中酝酿良久的改革缓缓铺开,张居正终于名满天下,距李士翱为他改名的嘉靖十五年三十七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居正改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能给一个王朝逆天续命的改革。

依据晚明时期实际情况开具的考成法、清丈田亩、一条鞭法三方,三年能提神,十年能健体,十五年能治愈导致王朝土崩瓦解的“血气壅阏、臃、肿、痿、痹”之五病。

为了大明内部何方势力都能配合、支持这三方的使用,张居正先是用满足文官集团扩张权力诉求的考成法赢得了广泛支持,然后用清丈田亩打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棍,最后用一条鞭法给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颗甜枣。

但是,张居正远远低估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的贪欲和底线,他们宁愿抱着金银财宝等待国破家亡,也不愿伸手去拿张居正给的那颗甜枣。

万历十年,为了改革鞠躬尽瘁、被既得利益集团策划的刘台案和夺情案折磨的心力交瘁的张居正病逝了,大明步履蹒跚的接近深渊。

结语:王朝末期出了一个张居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想依靠张居正逆天改命就有点想多了。

标签: 张居正出了明末

更多文章

  •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万历皇帝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抄家,死后,万历

    导读: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万历皇帝抄家?张居正对明朝得贡献可谓是不可埋没,明末得此人是明朝幸运,而万历皇帝一直受张居正的庇护,张居正最后却是为大明基业活活累死的,这样的一位功臣为何死会惨遭抄家的待遇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下事情的缘由。大明王朝到了万历皇帝时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国力日渐衰落,贪污腐败成性

  • 太监冯保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为什么被抄家赶去种菜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的人,抄家,种菜

    导读:太监冯保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为什么被抄家赶去种菜了?明朝重用太监,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过去太监不准读书,不准参政,不准当官。可是明朝的太监,不仅可以参与朝政,而且特别有读书的学校教他们读书写字。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照顾皇帝的起居,还要帮皇帝批阅奏折,甚至特地形成了一个权力机构叫司礼监。冯保就很

  • 李自成做了皇帝后都做了哪些荒唐事?最后为什么是逃跑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都做,逃跑,皇帝

    导读:李自成做了皇帝后都做了哪些荒唐事?最后为什么是逃跑的?说到李自成,大家对这个名字挺熟悉的,知道他是明末起义军的头领,而且差点就取代了明朝,所以说到李自成,很多人会觉得挺可惜的。而且实际上当时李自成是匆匆当了皇帝的,当然这个皇帝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位闯王大人起于微末,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成为了起义

  • 李自成为什么被称为“闯王”?闯王一词最早来源于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闯王,被称为,一词

    李自成为什么被称为“闯王”?闯王一词最早来源于谁?说起”闯王“一词那非高迎祥莫属了,高迎祥就是最开始称做闯王的人。高迎祥是什么人?什么来头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高迎祥(?~163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又名如岳。延安安塞县人。崇祯元年(1628)在安塞聚众起义。初转战延庆府,入据黄龙山,后又与王嘉

  • 为什么说李自成是”千古罪恶人“?李自成与洪秀全比较哪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千古,罪恶,厉害

    导读:李自成与洪秀全比较哪个厉害?为什么说李自成是”千古罪恶人“?李自成在民众的心中不仅仅只是一个领袖人物,在有些人看来,李自成也可以称为千古罪人,那么李自成千古罪人之名是否“名不副实”呢?说李自成是千古罪人的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作为农民起义,他所代表的就是农民阶级的利益。农民作为生产阶级,他的根

  • 李自成能做一个好皇帝吗?腐败蔓延,糟蹋妇女竟然成了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了,能做,糟蹋

    导读:李自成能做一个好皇帝吗?腐败蔓延,糟蹋妇女竟然成了时尚?崇祯十七年,也就是顺治帝元年的三月十九日那天上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天地之间似乎充满了吉祥。有个京城的百姓主动打开了朝阳门,让农民军进城。北京城像过节一样,家家户户在门上贴出黄贴,上面写着“永昌元年顺天王万万岁”,“新皇帝万万岁”,人们

  • 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张居正不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的人,用他,不重

    导读: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张居正不重用他?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

  • 海瑞一生清廉,为人刚正不阿,海瑞为什么在官场没有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刚正不阿,清廉,重用

    导读:海瑞一生清廉,为人刚正不阿,海瑞为什么在官场没有得到重用?张居正和海瑞,同是明朝中期的朝官。论年龄,海瑞比张居正年长十岁。论做官年龄,海瑞恐怕比张居正早得多。但论及做官级别,海瑞老是升不上去,小县令原地踏步,顶多做到司厅级。而张居正虽起步低,既无背景又无人脉,但他圆滑,后劲十足,一直做到内阁首

  • 自古皇室之争都比较残酷,为什么明朝太子朱厚照的地位这么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皇室,之争

    自古皇室之争都比较残酷,为什么明朝太子朱厚照么稳?太子是国家储君、皇帝的接班人,皇帝对他的要求与期盼自然很高,而同时,由于皇位的诱惑太大,太子也势必成为其他皇子算计的目标,所以太子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都非常大。太子的特殊身份,注定了太子只能在竞争中所向无敌,绝对不能够失败。一旦失败,太子势必被废

  • 朱元璋恢复了消失一千多年的殉葬制,被殉葬者切开脑袋倒入水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嫔妃,宫女

    朱元璋恢复了消失一千多年的殉葬制,被殉葬者切开脑袋倒入水银!中国古代帝王墓葬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秦汉时期,殉葬制度还比较盛行,但到汉朝以后,统治者发觉这一制度太不人道,便逐渐将其废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