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初知识分子命运多舛,几十条人命换来“高考”录取规则

明初知识分子命运多舛,几十条人命换来“高考”录取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2/15 20:53:56

明初的知识分子命运多舛,高因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被腰斩,陈养浩因诗“城南有安妇,夜夜哭征夫”被溺死……其实,这些都是稗官野史说法。所谓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正史中基本找不出实据。新朝百废待举,知识分子的有用性,朱元璋曾不择手段地收罗文人。刘三吾因此入朝为官,竟也差一点人头落地,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刘三吾(1313-1400),名昆孙,字三吾,号坦翁,湖南茶陵人……

(明太祖像)

通过主考官员刘三吾主动“纠错”,到张信等复阅试卷,以调整会试结果平抑社会矛盾,朱元璋的心思一个都没实现。刘三吾主持的会试又找不到明显错误,发出的黄榜又不好作废,朱元璋只好下旨再举行一次会试。

第二次会试的结果出来了,一共录取了六十一名,比前榜还多十名。有意思的是,这次黄榜上的名单,全是北方人,居然没有一个南方人。

概率,概率论,反正明朝人谁都没学过。来京城考试的人,考上没考上,全都回去了——是谓“南北榜案(春夏榜案)”。

“南北榜案”,张信、白信蹈等二十多个考官、复查官员被杀。刘三吾老了,又是世子老师,做过很多具体的事,免了一死,发配边塞充军。

杀二十几个人,比起此前的“蓝玉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余人,已经毛毛雨了。

没有杀刘三吾,是朱元璋讲情面?是,又不尽是。但最关键的,是当初刘三吾给朱元璋解释“南榜”原因时,给朱元璋留了很大的面子,也让朱元璋明白了一个问题——刘三吾说蒙元的长期摧残,造成北方经济、文化落后。这个解释,显然只是事实的一部分,朱元璋心知肚明——北方的落后,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朱元璋所兴的大案。特别是“蓝玉案”,蓝玉征战的地点主要是北方,他的属下更多是北方人。“蓝玉案”被杀的一万五千余,同样主要是北方人。北方经济搞垮了,社会精英摧残殆尽,主角其实是朱元璋。非常时期,如果此次科举结果反响过大,势必对朝局产生微妙影响。有些文人不懂,朱元璋心里明白着。

科举的最终目的,是为封建朝选拔执政队伍。纯粹的选读书人出来做官不是目的,当官的根本目的是为朝廷做事。但在客观上,明朝的科举为社会底层开辟了一条上升的通道,使社会阶层趋于垂直流动,这个社会不至于成为“高压锅”。录取作为整个科举的最终环节,事实上有不同区域政治均衡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需要反映和体现地方民意。封建时代,人民不可能直接掌权。地方及民意的诉求要上达顶层,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官员。而科举制度,则具有某种代议制的色彩。正因为如此,科举制度也被一些人视为相对公平的代议制度,尽管封建时代不乏地方“朋党”之弊。

朱元璋一手兴起“南北榜案”,也与文人游离“实用功能”有关。“南榜”状元陈?,也由此吃尽苦头。陈?,闽县人,殿试后被安置到卫所,过渡一段时间后被召回京城。陈?对自己的工作分配非常不理解,他在卫所研究天象,发现“今岁文星见闽”,自己中状元属于天意,太祖对自己的安排有违天意。朱元璋知道后,便将陈?杀了。朱元璋杀陈?,不是为了出气,也不仅仅是他私习天文违反朝廷禁令——与朝廷的需要背道而驰,在朝廷的眼里,这个文人也就失去了应用功能。

“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事件开启了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平衡政治关系,乃至维护国家统一,惠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所谓分卷录取,就是即根据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南、北、中三卷录取进士,尽可能保障不同地区都有人进入国家治理阶层。到明朝中期,终变成了“南榜”、“北榜”、“中榜”。南卷的范围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以及南直隶的应天、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淮安、扬州和广德州;北卷范围是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四省,北直隶的顺天、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永平、广平和延庆州、保安州,以及辽东、大宁、万全三个都司;中卷范围是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以及南直隶的庐州、凤阳、安庆和徐州、滁州、和州。贡士人数录取比例,固定在南榜55%,北榜百分之35%,中榜10%。

经“南北榜案”促成重大的变革,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个制度不但此后沿用于整个明清两朝,与今天高考中的“分区划线”,也有异曲同工之意。

(贡院)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朱元璋自然深懂恩威并施之道,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清洗之后,为缓和与北方知识分子间的矛盾,朱元璋自然不能承认南北考生水平差距的事实,而诸位公正的考官,只好无奈地做了替罪羔羊。朱元璋用“搞平衡”的办法,处理了这次震撼明王朝的科举大案,让刘三吾等一批官员当替罪羊,满足了全国统一形势下南北政治平衡的诉求。

朱元璋在处理完“南北榜案”后,也即将走到其人生的尽头。在他走到其人生的尽头前,能想到的敌人都一一铢之,同时也建立起稳定的秩序。他为老朱家,也只能做这些了!朱元璋逝后,其孙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召还了刘三吾。

建文帝召还刘三吾,并不尽然是刘三吾对建文帝的上台,曾有不世之功。况且,如今的刘三吾明显太老了,几近九十,他为朝廷什么事也干不了。建文帝召还刘三吾,无非是他与太祖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朝廷还有更多的事件等着知识分子来做,刘三吾是朝廷用人的一个导向。处罚一个没有过错之人,启用一个垂暮鲐背之人,意义都是一样的……

标签: 命运多舛高考人命

更多文章

  • 明朝“高考”搞特殊,分南北卷,科举历史上独特的南北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高考,科举

    说到朱元璋的统治,有一个名词不容回避--残暴。残暴的方式,就是屡兴大案。历史学界,很早就有“洪武四大案”之说。所谓四大案,即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胡惟庸案,简单的名词后面,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四大案中,“空印案”和“郭恒案”都是贪污腐败案,前者因官员使用盖有官印的空白文书,激起朱元璋?怒,前后株连数

  • 古代“高考“也要”猜题“和”狂刷题“,还有科举应试专业户连续几代出猛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也要,高考,专业户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很大,考生们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和名儒疏解,还要通晓史册。这些科目读下来,耗费大量时光,头发都会读白,古人称为皓首穷经。有个《儒佛两不收》的笑话,说是杭州秀才杨兆南,死后一年托梦于妻子说:“人死必有所归。我生前是个儒士,司魂者把我送到文昌所,帝君出题试我,我不能作,帝君不收;司魂者再

  • 明朝”高考“最大舞弊案南北人歧视,录取52人全是南方人,朱元璋:重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高考,南方人

    我们都知道,高考时同一学校在不同省份录取的名额和分数不同,比如大家都想去清华北大,但清华北大在有些地区的录取分数要比北京高一些,录取名额也比北京少一下。据说这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公平。那这种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学者考证说,是从朱元璋时期,而且,是从一个“科举舞弊”大案开始的。公元1397年,

  • 明朝“高考”考官是如何阅卷的?分工明确防范措施很严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高考,阅卷

    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难度其实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举考试称作“独木桥”,高考简直就是“高速公路”。明代的科举考试(资料图 图源网络)明代的官办学校,中央学校叫“国子监”,地方学校叫“儒学”。国子监的学生叫“监生”,即“太学生”。地方儒学按照行政级别,分为府学、州学、县学,学生叫“生员”

  • 明朝著名“高考“舞弊案,“南北榜案”重考后竟全是北方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高考,上榜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科举场上发生一起舞弊大案,史称“南北榜案”,即著名的刘三吾科举案,又称 “春夏榜案”。《明史》载,刘三吾,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人。他曾在广西躲避战乱,明朝军队攻下广西,才返归茶陵。洪武十八年,刘三吾被召到京城。此时,他已73岁。当时天下刚定,典章制度缺少,皇帝迫切希望制

  • 明朝的”高考“为什么会有南北分歧要分南北卷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高考,分歧

    明朝为了选拔人才也每年设立科举考试,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现在推行的各省考试就是来源于古代,主要是考虑到古代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习的成绩有所偏差,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南北卷。这里解释一下当时的考试流程,首先是在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参加考试,被录

  • 明朝最憋屈的一次”高考“,十年寒窗苦读,上榜的竟然全是北方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高考,憋屈

    对于现在多数家庭来说,学生是生活的重点,高考更是头等大事。由于现在可选择的高校比较多,又具有公平性,考生之间比的就是实力。但是,明朝参加科举的考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出生地不对,就会遭到连连厄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制定了一项奇怪的科举制度,让人感到这种制度就是专门针对南方考生的。因为朱元璋

  • 朱元璋一共娶了几个老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几个,有谁,娶了

    说到朱元璋还真的是有超级多的故事的,毕竟真的是一位非常非常传奇的历史人物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朱元璋最为厉害的地方是从一位农民开始做起,最后成为了皇帝,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太少见了,所以朱元璋是真的厉害,今天我们也不在多说朱元璋了,我们来说说这个朱元璋的老婆吧,那么这个朱元璋取了几个老婆呢?这

  •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怎么样?只有马皇后敢叫朱重八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后,朱元璋,感情

    说到“重八”想必大家还是非常了解的,就是指的朱元璋了,但是在历史上只有一个人敢叫这个朱元璋为“重八”了,那这个人就是马皇后了,那么有的人要问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哦?其实还真的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提现了这个朱元璋是非常非常爱这个马皇后的,那么到底有多么的爱呢

  • 顾横波有哪些作品?盘点秦淮八艳之顾横波的坎坷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淮,横波,坎坷

    眼波横流,眉峰攒聚,这是美人的专属,没有十成的容颜与之匹配,以此取名恐怕要徒惹人笑话。但明朝的这个传奇女子对这个名字绝对是当之无愧,顾横波。既有色,又满腹诗书气自华。秦淮八艳,李香君,柳如是,董青莲,陈圆圆等,每一个都是这世间顶出众之人,但顾横波名列其中,不仅没有被掩盖华彩,反而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