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是什么时候崛起?为什么胜利者是秦国?

战国七雄是什么时候崛起?为什么胜利者是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82 更新时间:2024/1/10 12:49:05

战国七雄是什么时候崛起?为什么胜利者是秦国?魏,这个在战国初期称霸近百年的强国,不能不谈起他的开山老祖,魏文侯。有人说文侯武侯百年霸业,但武侯之才智又怎么能跟文侯相比呢。魏之霸业,说到底是魏国君主的才智,魏国最强大之际的疆域也是惨不忍,中山被赵国所隔绝,本土又像一个U形,再加上一部分飞地,这样的疆域,实在是难以防守。再加上,一旦强大起来,必然会被各国所仇视,攻击。例如吴起攻秦国之际,眼看秦国就危在旦夕,这时,楚齐就一起出兵攻魏了。所以魏国这个百年强国,只是靠英明的君主和才能卓越的文武大将撑着罢了。

魏国的北面是赵,南面是楚,东面是齐,西面是秦,中间是韩,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怎么能够让自己永保强大。就像郑国一样,虽说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励精图治强大于一时,但他四面临敌,夹在齐晋楚三国之中,终于成为晋楚争霸的牺牲品。

魏惠王就是如此带领魏国走向衰落的,魏惠王在位50年中,赵肃侯励精图治,齐威王、宣王同样也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才,秦国经商鞅变法,楚威王兵锋盛于一时,韩国任用申不害变法,各国同时强大起来。尤其是齐秦两国,都把位于天下中枢、百年霸业的魏国当成他的打击目标,就算是魏文侯也未必能应付这种局面,何况是魏惠王,终于东齐西秦的轮番打击下走向了衰落。后来的君主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昔日无坚不摧的武卒也沉沦了,终为强秦所灭。

赵,这个在战国末期唯一一个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秦赵本是同一个祖先生出来了,但却共同演绎着战国末期的演义。赵在三家分晋之际本应是三家最为强大的国家,但由于赵襄子顾全所谓的正统,让他兄长的孙子继承他的位置,终究引起了内乱,国力大为消退,让魏国当了三晋的老大,赵国在战国初期的百年之中充当二流角色。后经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一时大振,但由于国策上农商并重,加上国土又不怎么适宜发展农业,所以战略粮食储备相当少。

赵国虽说是战国末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仅仅是军事上能抗衡,燕赵之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强悍的赵人让无坚不摧的秦军也望而却步了,但内在乏力,没强大的物质基础。像长平之战就明显看出了两国的差距,长平之战不是要不要换廉颇的问题,而是要换谁为将的问题。赵国经济极其落后,而长平之战一打就是三年,秦国有关中平原、四川盆地这两大产粮基地,不愁粮食,而三年的大战就让赵国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秦国已经彻底削弱了韩魏两国,楚国也已无力再阻止秦国的扩张,秦国终于把赵国当成自己一统天下最大的障碍了。

此时,赵国就更应该正襟危坐,但赵国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武灵王何等雄才伟略,但他的后代呢?惠文王还能任用虞卿、廉颇、蔺相如、赵奢等贤臣良将,还算一个守成之王;孝成王先后罢免廉颇、李牧,但又知错能改,重新任用他们;悼襄王罢免廉颇,致使他出走,但又找到了一个80多岁的老名将庞暖,还能勉强撑住局面;赵王迁,这个和秦始皇一样都是赵国妓女生的儿子,差别怎么那么大呢,诱杀李牧,终使赵国走向了覆灭。赵国的人口也就300W左右,经长平一战了,国力也是难以修补了,再加上国君一代不如一代,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韩,这个徒有虚名的“劲韩”,战国初期跟在魏国后面,魏吃肉,他吃汤,远远谈不上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跟魏国相比,相差甚远。跟南方楚国这个庞然大物、东方齐国这个首富之国也远远不及。

到了中期,任用申不害变法,但申不害重术治,而不重法治,虽说一时强国富兵,但比起已经商鞅变法的秦国,邹忌改革的齐国也是远远不如。而术治更是害了韩国百年之久,后面的强周制秦、冯亭降赵、郑国修渠等就是明显的术的体现,终在日削月割中走向了覆灭。

韩国从各个时期来说都谈不上强国,到了长平之战之前,居然把占了半个国土面积的上党拱手相让给秦国,到了最后,秦国只派了一个连姓什么都没记载的内史腾攻韩,连军队还没集结就灭亡了。真是可怜、可悲的弱国啊!

燕,又一个徒有虚名的七雄。虽然国君出身高贵,但由于北临东胡的少数民族,南又可与强国齐晋(齐赵)相临,再加上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历代君主(除燕昭王外)昏庸,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往往都是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

燕国唯一一个强悍的君主就是燕昭王,北破东胡,夺地二千里,又夺箕子朝鲜千里之地,南破齐,夺齐城72城,但国力也远远不如已历商鞅变法的秦国、胡服骑射的赵国、庞然大物的楚国,比起日落西山的齐国也远远不如。燕昭王一死,田单复国,又重新走回了不入流的角色。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燕国尽起全国60万之兵攻赵,结果真是叫人大跌眼镜,60万燕国汉子,居然败在了13万(一说25万)赵国娃娃兵的手里,非死即擒。这样的国家又怎配称强国呢?秦国远交近攻,但史书上居然没有说过秦国曾远交过燕国,也就是说,秦国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第一个开拓东北地区的国家就这么无足轻重,真是可怜又可悲的弱国啊!

楚,这一南方的庞然大物之国。楚国在秦国征服巴蜀之前一直都是整个东亚疆域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雄据南方,依托长江,这样优势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中原各国都把它看成蛮夷之国,看不起楚国,而楚国也不屑于去学习。再加上楚国是一个盛产昏君的国家,整个战国时候,也就楚悼王、楚威王两人还算明君,但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仅仅一年就去世了,变法也半途而废。

到了后来的楚威王,兵锋盛于一时,但他的寿命实在太短,在位仅仅十年就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大饭桶楚怀王,"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终使这一庞然大物阳痿了。他的儿子顷襄王更是废物一个,白起仅仅将兵数万,三次攻楚,就把拥有近百万大军的楚国打废了,国都被占,宗庙被烧,但"宽宏大量"的楚国君主一点也不生气,不思积极图强,反而继续沉迷于最后的时光。秦灭楚之际,尚有数十万楚军,再加上强大的资源基础,广阔的国土。但拥有此等优势的国家还是不思进取,走向了灭亡。

齐,这一占据东方富庶之地的强国。在战国初期也是默默无闻,但后来终于有了雄才传略的君主。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前期共80多年的励精图治,终于与秦国并驾齐驱的强国。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但强更不过三代(秦除外),齐国也走了魏国(文侯,武侯,惠王)的老路。齐合纵韩魏攻破函谷关,五十日灭燕,南败楚相唐昧,后又大败三晋,六国都败在了齐国的手下。

但专横霸道的齐闵王也敲响了齐国的丧钟,外结怨于六国,内又有苏秦、田文这两个大内奸,终于济西大战,盛极一时的齐国瞬间土崩瓦解。后虽有田单复国,但国力已是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后两代君主齐襄王、齐王建昏庸无能,坐视其他各国在秦国的攻击下消亡,终究也难逃灭亡之厄运。

秦,这一当之无愧的虎狼强国。在战国初期原本也是挨揍的主,阴晋之战,50万大军败在了一代名将吴起的5万武卒之下,丢了河西之地,成为了一个二流国家。

但后来明君连续不断,先是秦献公励精图治,收复部分河西之地,再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最重视军事和农耕的国家。本来阻挡秦国东进的魏国却在日落西山,终究被秦国打开了东进之大门。

后来的继任者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秦庄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无足轻重),都以一统六国为己任,任用张仪、甘茂、司马错、白起、王翦、李斯、李信等名将名相,终究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标签: 齐国君主

更多文章

  • 五国最后一次合纵: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国家,外交

    五国最后一次合纵: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小编带大家看一下关于五国联合攻打秦国的故事,最后谁赢了呢?请看下文~五国攻秦结果是在函谷关之战中发生的,那是战国时期发生的最后一次诸侯的合纵攻秦战争,尽管当时庞暖确实是富于智谋的,还擅长使用纵横之术,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从此以后,五国就更加无

  •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与大事件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国,山国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

  •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巨鹿之战给项羽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巨鹿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巨鹿之战给项羽带来了什么影响?对巨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的成名作巨鹿之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历史大转折。因为项羽的胜利,使得秦帝国再也没有实力和起义军对抗。在这场战斗当中,秦国王离所带领的二十万边防军被项羽的三万楚军杀得一个不剩,摧

  • 赵武灵王如果在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人,太子

    赵武灵王如果再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首先小编先在这里介绍一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人,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在他的统治下,赵国发展到了顶峰,十分强大。但是也是因为赵武灵王的原因。导致了后来赵国的内乱。不仅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再加上“太上皇”,都来争

  • 宋襄公为什么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太仁慈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公子,齐国

    宋襄公为什么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太仁慈吗?话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那五个实力强大的儿子开始为了齐国国君之位大打出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长子公子无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始带头主持齐桓公的葬礼。这时候,齐桓公的遗体已经腐烂,蛆虫爬得到处都是。桓公尸在床上六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人是指的谁?为什么能够灭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无罪,齐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人是指的谁?为什么能够灭秦朝?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大意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这里的三户应该是个虚词,也可以指几户人家或者两三户人家,寓意是

  • 鲁昭公除了捡漏当了鲁国国君外,为何说整个人生之路是较为憋屈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君,齐国

    鲁昭公除了捡漏当了鲁国国君外,为何说整个人生之路是较为憋屈的?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姬姓,鲁昭公是鲁襄公与胡国女人所生,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四位国君,前542年―前510年在位。公元前542年,鲁昭公即位。公元前517年,鲁国因斗鸡而发生内乱,鲁昭公先后逃亡到齐国、晋国。公元前510年,鲁

  • 难道孔子也是势利眼,鲁昭公落魄而投靠齐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齐国

    难道孔子也是势利眼,鲁昭公落魄而投靠齐国吗?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昭公逃亡到齐国,孔子随后也到了齐国,没见鲁昭公而直接去见了齐景公。据说在这件事发生的五年前,齐景公就和孔子有过相交。当时齐景公带上心腹晏婴,去拜访鲁国,在鲁国齐景公问孔子:“为什么秦国当时那么小又那么

  • 老子有几个徒弟?老子著名的弟子都有谁?老子真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老子,孔子

    老子有几个徒弟?老子著名的弟子都有谁?老子真名叫什么?说道老子,大家都知道他可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对于传播道家思想有着重大贡献的。不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子的真实名字叫什么吧?最著名的就是老子的著作《道德经》。那么老子有生以来收过几个徒弟呢?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老子的徒

  •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老子名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老子,男婴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老子名字的由来,关于道家祖师老子,他的思想可是对于我们中国哲学发展有这个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著作《道德经》更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那么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呢?为什么大家都叫“李耳”为老子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李耳为什么叫老子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和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