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开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的先河?看看太上皇和皇帝之间都有哪些礼仪?

刘邦开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的先河?看看太上皇和皇帝之间都有哪些礼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30 更新时间:2024/1/13 9:47:28

导读:刘邦开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的先河?看看太上皇和皇帝之间都有哪些礼仪?

君主如何对待他们的父母,看起来自古就是个难题,周礼要求人们拜天地君亲师,君是指君主,亲是指包括父母在内的长辈。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征战。君的权威没有建立起来,连臣子都可顶撞君主,在行礼这一方面更是一直没有严格规定。

所以大家可以在诸如《芈月传》之类的春秋战国历史剧中看到,不仅在私下时,君主对自己的父母行礼,即便是朝堂上,面对自己的父母,也得保持恭敬和谦卑。当然在父终子继的年代,很少会出现子为君父还在的情况。而母亲身为太后,一般不会经常在朝堂。所以君的权威在朝堂上一般还是可以得到维持的。这种一直混沌不清不分高下的情况也一直续存。

到了汉朝,四海归于一统,刘邦让叔孙通制定礼法,然后问题就来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依然健在,作为儿子的刘邦见到父亲理应行跪拜礼。但是就君臣关系来看,哪有人君向人臣行礼的道理?而且刘太公也没有做过皇帝,不然跪拜先皇自然是说得通的。

但是刘太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和刘邦私下见面的时候还是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刘邦最开始还是老老实实地行跪拜大礼,久了之后,也不大情愿了。毕竟刘邦当初也是个地痞无赖,对父母也不怎么孝顺。

当初他父亲妻子儿子全部被抓,项羽以此威胁他签约求和,他扭头就继续进攻项羽,丝毫不顾及亲人的死活。项羽威胁刘邦要把他父亲煮成肉汤,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表示记得给自己送一碗。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心里的孝道伦理还能剩多少自不必多说了。

刘太公也不爽,他觉得刘邦拜的时候很不恭敬,很勉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太公的家令是个明白人,于是有一天家令就对刘太公说: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为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刘太公听了这话猛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的行为确实不妥。于是在刘邦再来拜见的时候,就抱着扫帚,站在门口迎接。待到刘邦进来,就慢慢的向后退,还伸手。在现在,拿着扫帚迎接是会被骂的,那是要把客人扫地出门的意思。但是在那个时候,这是非常恭敬的表现,意思是屋子已经打扫干净了,欢迎客人进来。

刘邦确实也没有料到刘太公会突然显得这么恭敬,但是让父亲向儿子行礼还是坏了正在制定的礼制,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刘邦采取了折中的方案。他尊刘太公为太上皇,这样就是当代皇帝拜见老皇帝,即便是行跪拜之礼也不会损害皇帝形象了。

而太上皇制度就此流传下去,但是之后大都是受形式所迫被迫是让位,通观历史,唯一名副其实又有权势的太上皇,也只有乾隆皇帝了,而他也是整个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

标签: 太上皇开了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仅仅因为一纸诉状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诉状,刘邦,要杀

    导读: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仅仅因为一纸诉状吗?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绝非是受到奸人蛊惑,也不是老糊涂了,而是刘邦手握樊哙即将谋反的真凭实据。一些人印象中的刘邦是大大咧咧不拘一格的,实际上的刘邦从来都很谨慎。韩信、陈平的被启用,都显示出了刘邦的谨慎。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

  • 刘邦是如何从一代草根逆袭成为西汉帝王的?如果不是项羽太君子就没刘邦的汉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项羽,就没

    导读:刘邦是如何从一代草根逆袭成为西汉帝王的?如果不是项羽太君子就没刘邦的汉朝了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繁荣强盛的朝代。汉高祖刘邦出生平民草根,最终却以数百人的规模发展到反秦主力军,他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身边一帮有真才实干的谋士协助,最终建立了汉朝。刘邦出生于沛县,因而后来人都称之为沛公。刘邦出生在

  • 千古绝唱:霸王别姬的故事,项羽到底多爱虞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千古绝唱,虞美人

    导读:千古绝唱:霸王别姬的故事,项羽到底多爱虞美人?虞姬究竟是什么人?她的绝世容貌如何?早已消失在历史帷幕的深处。在现 代,梅兰芳等艺术家,一直借题发挥,扮演《霸王别姬》,让她到台前且歌且舞,亦悲亦泣,把“幽恨”二字张扬到了美学的境界。虞姬形象如何,我们都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拥有美貌、才

  • 南昌出土的海昏侯是否真的荒淫无度?为何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荒淫无度,南昌,天皇

    南昌出土的海昏侯是否真的荒淫无度?为何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史书记载刘贺是因为荒淫无度被霍光废除的,说到底还是权力相争,其实是得罪了霍光,才被废除的。说起刘贺,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2015年出土的海昏侯墓,那金碧辉煌的陪葬品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为啥海昏侯刘贺在死后就能拥有这么多的金器呢?主要

  • 太史令是什么官职?有哪些权利?如何看待司马迁与汉太史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史,官职,如何看待

    研究中国历史,必以《史记》为宗。倒不是说《史记》里的所有记载都准确可信,这是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他比《春秋》的作者以及后来的史书作者不但更具才略,也更可信——因为他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太史令。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中国上古时期的太史令就具有特

  • 《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唯一篇女性传记,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记,本纪,太后

    导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传记,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吕后?《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史记本纪的第九篇,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

  • 《史记》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史记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记,有什么,就有

    导读:《史记》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史记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 司马迁直言遭祸端:司马迁为谁辩护被判”宫刑“遭到下身阉割的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迁,宫刑,祸端

    导读:司马迁直言遭祸端:司马迁为谁辩护被判”宫刑“遭到下身阉割的惩罚?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宫刑”。

  • 史学家司马迁犯了什么错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以受宫刑为耻多次想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宫刑,司马迁,史学

    导读:史学家司马迁说了什么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以受宫刑为耻多次想自杀。提起司马迁,人们首先会想到有关他的两件事,一是他撰有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一是他受过宫刑。可以这么说,由于司马迁的名气,在宫刑的人物史上,司马迁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也就与宫刑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生前把宫刑当作奇耻大辱。司马迁

  • 司马迁在什么环境中写的史记?司马迁最终是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史记,司马迁,气死

    导读:司马迁在什么环境中写的史记?司马迁最终是气死的吗?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