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宗室为什么没有出现立嫡之争呢?

曹魏宗室为什么没有出现立嫡之争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10 更新时间:2024/3/25 5:09:49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魏宗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曹操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曾经有过犹豫,为此也引发了一些人的选边站队,甚至可以说,在此问题上,曹魏集团内部明显地分成了两大派。不过,曹魏宗室的人似乎没有参与其中,至少我们没有从史书中看到这方面的记载。

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主要有两人,即曹丕和曹植。曹丕的优势是在诸兄弟当中最大,立嫡立长,所以才说是最大的优势。另外曹丕有军事和行政履历,早在建安十六年就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和副丞相。曹植的优势在于文采好,很得曹操喜欢。当然,曹植还有一些潜在优势,因为不是题中之义,也没有必要详细论述。因为曹操没有早早确立太子,并且还在这个问题上征求过大臣以及身边人的意见,所以很多人明确表示了支持某一方的意见。现在可知的是,杨修、丁仪兄弟公开且坚决地支持曹植,曹丕有个所谓的四友,则是坚决地支持曹丕。这些都属于年轻一代,老一代则一般不表态,只有当曹操问起来才说出自己的意见,像辛毗崔琰等人。还有些人比较圆滑,比如贾诩,曹操问他,他就是不回答,进一步追问,他说他在想事情。问他想什么事情,他说他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们的事情。这两个人都是立了小儿子,死后家业很快丢掉。曹操会心一笑。为什么说主要是两个人呢?因为曹操还有一个儿子曹彰,比曹丕小,比曹植大,他可能文采上比不过哥哥弟弟,但军事才能肯定超过他俩,也难说他就没有想法。魏国的王城在河北冀州的邺城,曹操去世是在洛阳。曹操去世,贾逵主持治丧,曹彰就在这时候向贾逵问先王的玺绶在哪里。贾逵严肃地说,魏王太子在邺城,这些不是你该问的。不用说,贾逵原本也是支持曹丕的。

那么,为什么没有见曹氏宗室之人公开表态支持谁呢?

想来大约有三个原因:

一是对于老曹家(包括世代姻亲夏侯家族的)人来说,不管是曹丕还是曹植,谁当魏王都是自己家人,支持谁都有风险,只有不表态才是最为保险的。反过来说,谁当都少不了自己的好处,万一表错了态,站错了队,那才是得不偿失。比如说两人的母亲卞氏,那个儿子当他都会成为王后,正所谓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其他人都一样,只要不表态,将来该是兄弟的还是兄弟,该是叔叔的还是叔叔,反正都是臣子,都是宗亲。

二是曹操不可能征求他们的意见。选拔太子这种事,名义上是征求意见,其实对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他自己说了算。再说了,自己都有所犹豫,大臣们的意见能完全一致吗?在自己家人当中征求意见,那不是在自家制造矛盾搞分裂吗?有智如曹操,又怎么能干这样的傻事呢?不仅不能征求他们的意见,就是宗亲之人有这样的意思流露也不行。宗室中人,地位高说话分量重的都是两人的父辈。要是这个人在儿子当皇帝中起了关键作用,那将来这个儿子要怎样对待这个父辈之人?所以,曹操决不允许主导权掌握在宗族人手中,哪怕是想染指也不行。

三是史家有可能不敢写。不参与不等于没有个关系来往疏密,更不等于心里的喜欢程度一样,但即便是这样,恐怕史家也不敢写出来。毕竟,这种事没有弄到明面上,也没有制造一个什么事件出来,史家回避还怕来不及呢,为什么还要去蹚浑水?所以,就是有那么一两个只站队不表态的人,史家也绝不会写。要不怎么就有个春秋笔法了呢!现在有人说曹洪被曹丕治罪,恐怕不仅仅是当年不借钱给他那么简单,很可能是当年他就站在曹植一边,不能说就一点道理没有。还有曹真,曹操把他认为养子,打小和曹丕住在一起,他能不支持曹丕反过来去支持曹植吗?曹丕要治曹洪的罪,曹真在身边,说:“今天杀了曹洪,他一定会认为是我进的谗言。”为什么曹洪一定就会把曹真联系上,难道他也向曹洪借过钱?外臣司马懿吴质,宗亲曹真曹肇,姻亲夏侯尚,曹丕身边亲近的人多了,怎么就只有曹真把事情向自己身上扯?

标签: 宗室之争曹魏

更多文章

  • 张纯是什么人?为什么能让刘秀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纯是什么人

    导读:张纯是什么人?为什么能让刘秀信任?三国的故事几乎是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每当提起四世三公人们都会想到袁绍,因为在东汉末年,他是大军阀。其实在西汉末年天下最为乱的时候,也有一个人被称之为四世三公,这个人叫做张纯,他自伯仁,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个流传千年的一句话叫做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当然了,这两个

  • 三国大明鼎鼎的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很善妒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鼎鼎,的人,真的很

    导读:三国大明鼎鼎的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很善妒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一篇课文,叫《草船借箭》。课文写道: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就下令他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自信地表示,三天就可以了。鲁肃对此表示怀疑后,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

  • 刘备为什么不喜欢马稷,最后诸葛亮挥泪斩马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不喜欢,挥泪,刘备

    导读:刘备为什么不喜欢马稷,最后诸葛亮挥泪斩马稷?三国时期这段历史相信不少人都十分熟悉,而且这其中有一个人物更是家喻户晓,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两朝开济老臣心。无论是诸葛亮的忠心还是诸葛亮的计谋,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诸葛亮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在历史上如果他听从刘备的话,早早除掉这个人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接班,人是谁,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里,不管文官还是武将,蜀汉阵营中占的人数虽然不是最多人。但绝对是最优秀的,刘备手下的五虎将关、张、赵等人都是鲜有败成绩的高手,而在文臣方面,一个天才军事家诸葛亮几乎可以顶得上其他阵营里的所有谋臣,不过诸葛亮再历史他还是个人,也是会死了,那么诸葛亮死了谁人接他的班呢?今天小编就跟大伙聊一

  • 历史上是如何记载关羽和刘备的重逢的?真如小说中的那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关羽,重逢

    导读:历史上是如何记载关羽和刘备的重逢的?真如小说中的那样吗?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杀了袁绍手下的名将颜良,为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揭幕战的胜利。曹操欣喜若狂,立即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不过,没过多久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令曹操叹息不已,这便是关羽离开曹营,重返刘备身边。关羽是如何离开曹操的呢?按照《三国演义》的

  • 东汉末年著名的颍川“四大名士”为什么都去了曹操阵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去了,名士,东汉

    导读:东汉末年著名的颍川“四大名士”为什么都去了曹操阵营?东汉末年,当时的颍川士族集团赫赫有名,从颍川诞生了许多的名士都成为了曹操手下著名谋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等。而这中间有四人在当时被称为颍川“四大名士”。而这四人在曹魏建立后,都成为了曹魏政权朝廷上的重臣。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人。一、陈群(?-2

  • 人称周郎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身世处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人,是个,身世

    导读:人称周郎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身世处境介绍历史上有一位英雄人物,少年便成名于天下,年少有所作为,是当时东吴最令人佩服的大臣,他曾经本来想设计妙计来使得天下安宁,却落下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荒谬,这变成了世人的笑柄,那么这个英雄人物便是周瑜。周瑜不仅有颜值而且才华也非常高,因此在后世中人们对于

  • 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吴,发兵,都不

    导读: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最精锐的白毦兵来驻守。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此乃是诸葛亮写给东吴哥哥诸葛

  • 诸葛亮为何五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了刘备诸葛亮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厉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告终,都以

    导读:诸葛亮为何五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了刘备诸葛亮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诸葛亮。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屡次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强大的敌人,让原本非常弱小的刘备势力得以发展,最后建立了蜀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出山后的前期可

  • 为什么要说刘备的天下是全靠“哭”挣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全靠,要说

    导读:为什么要说刘备的天下是全靠“哭”挣来的?在三国里面我们都知道刘备是蜀国的皇帝,而且我们要知道蜀国其实在三国里面可能是是不可能建立的国家,因为魏国地势最大,而且实力也是最强的,手下的人才也是不少,所以他能够建立是非常正确的,而吴国虽然是不如魏国那么强势,但是吴国的靠近大海,所以其实吴国他的自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