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当益壮的黄忠为何老年才成名?若在年轻几岁贡献部不输关羽,张飞

老当益壮的黄忠为何老年才成名?若在年轻几岁贡献部不输关羽,张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4/2/11 7:10:0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列强逐鹿中原,英雄豪杰驰骋沙场。“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掀起的惊涛骇浪,让后世在阅览文学古籍时不由惊呼赞叹,“火烧赤壁”、“水淹七军”等等信手拈来的成语典故,组成浩瀚长河的一部分,至今也颇具影响。没有诸葛孔明之智、没有张翼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没有周公瑾运筹帷幄之才,但黄忠的故事绝非一般,此人虽少年无为,却能以勇猛的老将形象闻名后世,老当益壮的黄忠到底有多猛?

在这乱世之中,不少人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生不如死;而不少人则把握机会,一跃而上,黄忠,曾是前者中的一分子,也步入了后者的队伍中。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取字“汉升”想必是希望能够尽力辅佐汉室,助汉升隆的意思,然而黄忠早年却并没有如字意般封侯拜将,兴复汉室。黄忠以勇猛坚毅的老将形象闻名于后世,不仅刀法纯属,还使得一手好弓,百步穿杨都不为过,然而为何早年却默默无闻,没有一点建树呢?

黄忠早年在刘表手下做事,“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想必黄忠不得重用也与此有关。刘表是当时的荆州之主、东汉末年宗室、汉末群雄之一,单骑入荆让他名利双收,然而此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当拿下荆州后只图享乐,无意进取,因此黄忠根本没什么机会能够靠军功上位。而且黄忠虽有一身好武艺,但经历黄巾之乱,全家避祸荆州后,为了妻子与独子的安全,黄忠并没有表现得对建功立业也太大的积极性。刘表病逝襄阳后,幼子刘琮投降曹操,黄忠顺势投到曹操帐下,“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

建安十三年(208年),随着刘孙联盟一把火杀了曹操“百万大军”,曹操北归,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有趣的是,《三国演义》中黄忠投降之前还有过与关羽交战,长沙一战,黄忠已是年近六旬,但仍“能开三石力之弓”,也就是说黄忠有相当于如今的三百六十斤的拉力,以年近花甲之力拉弓拍马,甚至近战还与关羽不相上下,就连关羽都不得不承认:“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先是内乱,后又听闻曹操来袭,益州牧刘璋听从下属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抵抗曹操,黄忠为随行大将。刘璋主簿黄权劝谏曰:“刘备有枭名,今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主,此非自安之道”,刘璋认为刘备与自己都是汉室宗亲,不可能害自己,遂不听。张松的哥哥张肃害怕受到牵连,向刘璋举报自己的弟弟意图谋反,刘璋将张松收捕处死,刘备因此与刘璋决裂,“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

此番入川,黄忠也是有建功立业之心,“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与刘备合兵后,刘璋派遣部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前来阻挡,都被击败,之后黄忠追随刘备攻克绵竹。待大败刘璋,入主益州后,黄忠被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破刘璋,得西川,曹操也攻占汉中,与刘备相持。汉中是西川门户,也是出入蜀中的咽喉要道,蜀汉京师成都更是与汉中唇齿相接,若守住汉中,则成都无忧矣。“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为防止曹操南下入蜀,刘备不仅割让荆州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与孙权重新修盟,稳住孙权别给自己使绊子,还在成都养兵屯田,在休养生息一年后,刘备率军讨伐曹操,黄忠亦随军出征。

为与曹操部将夏侯渊争夺汉中,刘备率部进屯汉中西面的门户阳平关,两军相持一年多,互有胜负。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复率蜀汉大军进击汉中,知道汉中对蜀汉有多重要,因此镇守阳平一线的张郃也是死守此地,但两军兵力悬殊,张郃因此大败于张飞,只身逃回定军山。与张郃一起的夏侯渊本欲坚守,但被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设计夺取定军山对面的高山使曹军失去地利,迫使夏侯渊主动出击,夏侯渊率兵前来争山,未果,自率轻兵守南围,以张郃守东围。

是夜,刘备军乘夜先攻东围,张郃军首战不利,夏侯渊分兵助郃,刘备知道夏侯渊是曹家宿将,肯定不会受降,于是采用法正之策,打算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将其擒杀,刘备命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使夏侯渊松懈戒备,而后黄忠率部猛攻南围,还亲自与夏侯渊交手,年七十有余的黄忠刀劈夏侯渊于定军山下,助刘备收复汉中。“定军山下摆战场,刀劈夏侯阵前亡”,汉中已得,魏蜀吴成鼎立之势,刘备称汉中王,拜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黄忠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廉颇了,其岁虽老,其心当勇,虽正史无过多记载黄忠的事迹,也无史料证明黄忠与关羽不分上下,长沙一战若是属实,哪怕再傲的关羽还是会给黄忠几分面子,不可能当听到黄忠被拜为后将军后,鄙夷地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话来。但不可否认,“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的黄忠绝对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猛将,要不是因为年龄这个硬伤,黄忠的成就和贡献绝不会比关羽、张飞等人差太多。

标签: 夏侯汉室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我认错的皇上汉武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政策

    自古以来,皇帝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常说得话便是真理,所做的决策无论对与错下边的人必须实行,即便不对也决计沒有承认错误的,更不要说是让奴婢们说三道四。但是,汉武帝却摆脱了这一传统式,变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自我认错的皇上。汉武帝后期反省自己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伐匈奴,征西域,开发西南夷,使天下虚耗;

  • 算命先生的一席话,让农家女王娡逆袭成为汉室皇后并生下汉武大帝刘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母亲,王孙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娡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娡说起来其实也是一位名门之后,但是在后来不幸家道中落,在王娡刚刚成年后不久她的母亲臧儿嫁给了一个家世普通的名为金王孙的男子,在王娡嫁给金王孙不久之后就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金俗。后来有一位擅长算命的人告诉王娡的母亲,王娡是一个有福气的

  • 卫绾的开挂人生:从车夫出身官至丞相,他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先帝,听闻

    刘启当太子的时候,曾宴请父皇身边的侍卫近臣,唯独中郎将卫绾没有赴宴。虽然刘启很是恼怒,但文帝在行将驾崩之际,还是交待他善待卫绾,再加上这个中郎将一贯谨小慎微,即位后的景帝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么一个给先帝套马的车夫无可奈何,找不到他的任何把柄。时间一长,景帝反倒发现这个车夫很有意思,有了困难自己扛,有

  • 三国名将黄盖到底是怎么死的?关于黄盖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山越,城邑

    黄盖的故事是怎样的?黄盖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黄盖?历史资料这就为你介绍:黄盖生平简介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

  • 刘恒是谁?8岁被封王,熬死了三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后,母亲

    大家好,说起刘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心狠手辣的吕雉在政治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在她治理国家期间,汉朝得以休养生息,天下太平。可对待戚夫人和刘如意方面,吕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心狠手辣。当戚夫人母子被杀害之后,刘氏诸王都担心自己那被幽禁的母亲的性命。这些吕雉可能也知道,但她并不在意。她为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被自己的宠姬骂作“老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子,皇后

    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自古就是多事之地,各种明争暗斗简直比真正的战争还要让人难以捉摸,对于汉景帝来说可谓是深有体会,他虽然算不上是女人和子嗣最多的皇帝,却是在立后和立太子上最纠结的皇帝。汉景帝有封号的老婆不多,薄皇后、王皇后、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王夫人,共七人。七个老婆中,若论早年感情之深,当属

  • 被误解为同性恋两千多年,这位短命的皇帝实在是太冤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书,同性恋

    同性恋这一话题十分敏感,好像是最近才出现的话题,但是这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在古代也有很多人有同性之好,但是皇帝有这种爱好的还真是少数。下面要介绍的这位短命皇帝,背负了同性恋的名号两千多年,实在是太冤了。一提起汉哀帝刘欣,人们便会想到他和宠臣董贤的暧昧关系。《汉书·董贤传》中有一段文字,说汉哀帝对董贤

  • 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张嫣,吕后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后,生母

    中国古代五大艳后top2:张嫣张嫣 (前202年―前163年),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 ,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外甥女)。前192年,年仅十一岁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前180年,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前163年去世,张嫣去世,终年四十岁,

  • 无心做皇帝却被群臣逼着“谋朝篡位”的皇帝:汉文帝刘恒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群臣

    古代中国的皇帝有几百个,当中肯定有些皇帝的皇位来路不正。或许是从前朝皇帝手中抢来,例如魏文帝抢了前朝汉献帝的皇位;或许是从自家皇帝手中抢来,例如明成祖抢了侄子明惠宗的皇位,等等。不过历史上有些人,他们本无做皇帝的资格和野心,却因为有做皇帝的命,所以机缘巧合之下做了皇帝。通俗点来说,这些人的运气太好,

  • 汉文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考虑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子,皇位

    汉代有一段著名的历史被人们称为“文景之治”,这指的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对于大汉王朝的统治,使得整个汉朝恢复生机和活力,当时这两个帝王在统治时候推行的是一种清静无为的治理政策,其中的精神主要就是道家的无为思想,通过垂拱而治,使得整个社会顺应天时发展,而不是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予以干预,这反而会增加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