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史记》写作背景及思想内核,闪光点藏在何处?

司马迁:《史记》写作背景及思想内核,闪光点藏在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4/2/11 18:28:53

《史记》被称作《太史公书》或者《太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共记载起自黄帝年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记传体史料。在《史记》中,我们很容易读到儒家思想先知先觉及其关于他们的观点,司马迁依据自己对社会、历史的理解,选择性吸收和发展了儒家若干方面并将它们运用到历史撰写中去。《史记》记载了许多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言行,仿照《春秋》,子承父志,编写一部上承春秋的史书,弥补孔子获麟以来一段历史空白。

《史记》撰写客观背景

1.深厚的家学史学渊源

司马迁时代为史官,其父司马谈为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因此,司马迁作《史记》有得天独厚的史料优势。加之西汉设立了史官修史制度,为司马迁写史修史提供了很多办理条件。孔子整理《春秋》也为后世撰写史书提供了蓝本。司马迁就是在如此儒家文化渊源下继承父亲的志向开始作《史记》的。

2.汉武帝“独尊儒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汉朝很多学者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文献和资料,儒家文化学习开始上升为国家层面文化战略。况且司马迁师从董仲舒,因此,司马迁作为写史修史的史学家也不免受到儒家文化思潮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孔子列传,其门人弟子也有传记写作,整部《史记》带有明显儒学倾向。

司马迁儒学观

司马迁仿照孔子《春秋》而作,基本上继承了《春秋》精神,《春秋》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深寓着孔子的“史识”,孟子称作其有深邃的政治理想及价值内涵。至汉代儒士更是将这部著作加以神化鼓吹,司马迁深知《春秋》蕴含巨大社会功能,期望作史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并且子承父业,效法《春秋》精神。

司马迁幼时习《左传》、《国语》、《世本》等古文,又师从董仲舒习《公羊春秋》,通晓古今文经,因此,就学术储备而言腹中已有万卷书了,加上成为太史令后遍阅典藏史集,因此,作《史记》有充足的史料基础。司马谈做太史令时,已经通晓各家学说,司马迁子承父业,受父亲影响,吸收了黄老思想,又特别推崇儒学。

对于天人观点,司马迁既表现道家某些看法,又深含着儒家精神,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认为天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于“义”与“利”,司马迁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人性就是选择利于自己的,道德义是后天形成的,主张在太平盛世年间,应该重视礼仪教化。

结论

司马迁是“史家之良才”,对于春秋以来的各家学说并不排坼,做到了以儒家为主导思想,同时兼容并蓄,博采各家之长,融合进《史记》撰写,使得《史记》可称得上是一部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良史”。

标签: 孔子儒家

更多文章

  • 名相萧何:明哲保身的思想策略,为何屡试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思想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沛郡封邑人,对于楚汉之争中刘邦的胜利起过重要作用,是西汉开国功臣及名相。《史记》就言道:“萧何当时只是沛县县府中一位平凡小吏,却对未来能够有精准的预测,刘邦只是一个地痞只是经萧何的提携才成为沛县一处小亭长,并且以后进入县令家。”后刘邦起势首先率军攻进咸阳后,萧何就与民约法三

  • 楚汉争霸:项羽失败原因,性格是其死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刘邦

    楚汉争霸又称楚汉之争、楚汉战争等,时间段位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2年,是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国家政权而进行的殊死战争。秦末陈胜、吴广大起义之后,项羽领导的楚国武装逐渐成为反秦主力,并在巨鹿大战中以决死之心以一敌十大败章邯秦军,后项羽组成诸侯联军进驻新丰鸿门被封为上将军,刘邦则还军霸上,为了表

  • 西汉才子:贾谊的思想政治主张,为何不受汉文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思想,仁义

    贾谊,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68年,汉族人,是河南人士,汉初有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少即有才名,善于作文章。公元前178 年被举荐给汉文帝,深得汉文帝赏识,但未受重用。他针对当时时弊提出了合乎实际的政治主张触犯了朝廷重臣的利益,因此,遭排挤,汉文帝在强大政治压力下被迫将其贬职。后多次上书汉文

  •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反秦助刘邦封汉王贡献,张良成功之道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项羽

    张良,出生年月不详,字子房,颍川城父人,是秦末汉初杰出功臣,西汉开国有名的政治家,与“韩信”、“萧何”被称作“汉初三杰”。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组织上百人前去投靠楚假王,路上巧遇刘邦,见刘邦能虚心听从自己建议,以后便随刘邦反秦定天下,是刘邦的得力智囊。随着楚汉之争的到来,天下形成了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

  • 王莽:个性及其改制成败影响分析,为何新政会很快夭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个性,目的

    王莽所在王家势力与西汉末期达至巅峰,其父很早就归去,因此,王莽家里贫穷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就将主要经力花在精读儒家经典上去了,后来与执掌朝中大权的王凤关系甚好,王凤犯病时,天天去伺候他,王凤死前将王莽托付给太后与皇帝,不久封官加爵,官做得越来越大。汉哀帝死后,王莽执掌朝中大权,并且培养一批党羽势力,

  • 西汉昙花一现的女子傅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后,皇帝

    这世界她曾来过,可以说名噪一时、一路花开,但她走时却有些悲凉。她的一生荣耀过,但却如昙花一现,让人艳羡也让人叹息。在那个十足的男权时代,一个女子再深谋远虑也总是软弱可欺的。或许她就是那朵红罂粟,她美丽也被反对她的人视为毒物。野史管她叫傅黛君,她就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哀帝刘欣的发妻孝哀傅皇后。隔着两千

  • 为何曹操拥护本不是正统的汉献帝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宦官,诸侯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他下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不久后,灵帝去世,他立刘辩为帝,何皇后也因此改称为何太后,开始临朝处理政务,但朝廷大权实际上已被外戚何进掌握。此时刘协被封为渤海王,后被改封为陈留王。由于外戚与宦官之间都想争夺朝堂的权力,因此,在灵帝去世后,两大势力开始就权势展开争夺,

  •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多少女人?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皇后

    说到这个刘彻不知道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小编的感觉就是这个人非常的有意思,而且比较的感情丰富,为何这么说,大家仔细的分析他喜欢的几个女人就知道了,什么金屋藏娇,什么娶妻当娶卫子夫都是这个刘彻搞出来的,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这个刘彻既然这么多的爱人,那这个刘彻最爱的女人会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 东汉后宫有16位皇后,为什么只有阴丽华生育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后,皇帝

    对东汉皇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十四帝,除了四位未成年皇帝外,其余十位皇帝,共计立了十六位皇后,竟然只有四位皇后诞有皇子皇女。这四位皇后是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郭皇后、阴皇后,汉灵帝的何皇后,末帝汉献帝的伏皇后。也就是说,东汉从第二任皇帝起,到第十一任皇帝,所有

  • 汉武帝刘彻更喜欢霍去病还是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风格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问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这个汉武帝刘彻还有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这个三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放一起有什么故事呢?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邪恶了,要说的就是这个卫青和这个霍去病都非常的厉害,但是做为这两个人的最高领导人汉武帝刘彻更加喜欢那一个呢?这个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从目前能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