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为什么会被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为什么会被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4/2/9 8:05:16

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的丁夫人与曹操断绝关系,再也不愿回来,除了曹昂之外,还有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最终,寡不敌众被杀,曹操一夜之间损失了继承人和一员大将,真的是损失巨大。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人,那就是曹丕,曹丕当时其实也在而且年纪还很小,为什么他却一点事都没有?下面就让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宛城之战简介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

曹操听说典韦战死后,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操正妻丁夫人得知曹昂战死后而痛哭,所以她便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丁夫人其后怒而回其故乡。尔后曹操曾亲自回丁夫人之故乡找丁夫人,抚摸丁夫人的背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可丁夫人默不作声,曹操走到门前问,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依旧默不作声,二人关系从此断绝。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宛城之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假设曹操不带其来宛城,曹昂得以不死,或许不会有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

2、曹丕为什么没事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宛城之战对于曹操而言,是非常惨烈的一战。在这一战中,他自己被流矢所伤,其坐骑也倒在了乱军之中,若非有人让马,可能一代枭雄会就此殒落;他默认的继承人,也就是他的长子曹昂,彻底倒在了这个战场;他的心腹爱将典韦,也为了给他拖延时间,白白丢了性命。抛开对曹操色欲熏心的谴责,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件“离奇”的事情,那就是曹操最终的继承人曹丕,也参与了此战,却毫发无伤。

《典论·自序》中记载:“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意思是说,天下大乱之时,曹操为了让曹丕有自保能力,教导他骑射。于是曹丕六岁能开弓,八岁能骑射,得到了随曹操征战的机会。宛城之战的时候,他的哥哥曹昂、堂兄曹安民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年仅十岁的曹丕,却顺利逃亡,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结合上下文来看,在曹丕的认知中,他觉得年仅十岁的自己,能在宛城之战中顺利脱身,主要是因为自己骑箭比较好,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小编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曹操本身就是一个高手,他曾独自一人刺杀宦官张让,被张让的手下发现并包围之后,他也能一路突围而走,全身而退;曹昂是被曹操当作继承人培养的,可谓文韬武略,既然曹丕能精通骑射,曹昂自然不会更差;典韦更是著名的大力士,仅是面相就能震慑不少敌人。

也就是说,抛开曹安民不谈,其他人都绝对不会比曹丕武艺更差,所以曹丕能够顺利脱身,根本不可能仅是因为骑射技术高超。那么为什么其他人要么受伤,要么阵亡,只有他能全身而退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两点猜测。

3、曹丕毫发无伤的原因

一、不起眼,没人关注

张绣发动宛城之战,主要目标在于曹操,所以曹操是最容易被集火的人,也是最可能在这一战中受伤的人。而不管是典韦也好,曹昂也好,如果他们只一心突围的话,或许可以非常轻松的逃脱。但是,他们二人,一个是曹操长子,一个是曹操保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抛开曹操不管。于是曹昂在曹操的坐骑受伤后,主动献马,于是死在了乱军之中;典韦则为了给曹操拖延时间,选择了死战,哪怕张绣军退却,他也会主动与对方冲突,于是身受重创,力战而亡。

可是曹丕不一样,他仅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承担什么责任,只要顾好自己就是了,想要突围的话,要轻松的多。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在战场上出现一个十岁的小孩,不应该非常起眼才对吗?张绣趁机将其除掉才更能出气吗?但是,史料中提到,汉末三国时期,人均寿命仅三十岁左右,因此军队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童子兵”,如果曹丕混在其中,应该是不会引起他人关注的。

二、此战有阴谋

这一说法,参考马伯庸的《三国机密》,其中设想到,此战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为了上位,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曹操的继承人,于是提前派人与张绣勾结,令张绣在这一战中,务必要除掉曹昂。但是,如果只对曹昂一人下手,太过突兀,也容易引起怀疑,所以明面上,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对准了曹操。因此曹昂战死,曹操受伤,典韦作为曹操的保镖,也力战而亡。可是曹丕是卞夫人的亲儿子,卞夫人不可能难为他,所以年幼的曹丕,反而顺利逃脱 了。

标签: 战死之战没事

更多文章

  • 天道好轮回,吕布死了关羽就飘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死了,天道,吕布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吕布挺厉害的,但是又有人说其实关羽更加厉害,反正就是婆说婆有理,公有说公有理的,最近听很多人说,这个吕布死了之后啊,这个关羽就非常非常飘了,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个吕布死了之后啊,这个关羽就非常有意思了,看人就喊匹夫,哈哈,这是不是说明了这个关羽还是比较惧怕这

  • 司马懿为什么怕贾诩?贾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介绍,怕贾诩

    最近不少的人说这个司马懿和这个贾诩两个人也是冤家,话说这个司马懿是非常害怕这个贾诩的,这个贾诩就好像把司马懿给看穿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又要怎么理解呢?下面跟谁的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这个司马懿和贾诩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司马懿怕贾诩无非就是贾诩厉害,贾诩厉害到什么

  • 诸葛亮每天能吃一斤米,司马懿却说他活不长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说他,长了,能吃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的注解中,引用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记载,说诸葛亮的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问及诸葛亮平日饮食,使者回答“所啖食不至数升”。《晋书•宣帝纪》也提到这件事,司马懿问诸葛亮“食可几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马懿由此认为诸葛亮吃得少,判断他命不久矣。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三四

  • 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人介绍?其中一人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一人,战死

    曹操最信任的人都有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汉末年月旦评创始人之一的许邵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评语用在曹操的一生实在是准确无疑,东汉末年又是一段持续几十年的乱世,所以曹操也被称为“乱世之奸雄”。奸雄的本意就是奸诈的英雄,其实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能在乱世之中不断地

  • 诸葛家是什么家族出身?为什么兄弟三都混得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出身,混得

    诸葛亮算作是个人奋斗的典范,打工界真正传奇。在北伐之前,上书中明明白白写着,说他是南阳一位布衣。所以很多人就觉着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普通农民。也就因此,诸葛亮被称之为“诸葛村夫”,说他不过是一个种地的下层人民。不过,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说诸葛亮其实是官宦世家,“布衣”两个字不过是谦虚之词。易中天说,诸葛

  •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三十年不灭?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汉,是因为,死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死去可以说是对蜀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了,蜀国在失去诸葛亮之后,本来就不太好的形势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向刘禅推荐了姜维,认为只有姜维能够继承他的位子去保护蜀国,蜀国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然而却能够在存活三十多年,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而是刘禅的掌控。读者们提起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真的吗?受害的是哪三位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的是,贤臣,受害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姜维什么的都还是非常给力的,蜀国的后期其实就是姜维一个人在撑着,所以这样的人的心态会非常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其实就是觉得自己非常的厉害了,然后就飘飘然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太骄傲的后果就是自食后果了,最后就有这个什么姜维一计害三贤了,那么这个姜维一计害了那三

  • 什么样的人能教出曹操这样的枭雄?曹操师傅桥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枭雄,人能,师傅

    刘备师傅卢植,孙权师傅张昭,曹操师傅是谁?比司马徽都厉害,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孟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他们教给我们各种各样的道理,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对我们十分的重要。三国时期牛人辈出,老师这方面最厉害的应该就是

  •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处死刘封?刘封死前反省自己站错了队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错了,处死,反省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因为起步比较晚,成型也比较晚,以至于人才储备、综合实力等等都不如曹魏和东吴,更多是倚靠谋臣武将的个人能力维持三个集团的平衡。但随着东吴的反水,荆州被曹魏和东吴联手瓜分,大将关羽也被斩首,这直接导致蜀汉失去了翻盘的可能,终其一生只能尽力维持一个偏安一隅的状况。令人好奇的是,关羽死后蜀

  • 历史揭秘: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取而代之,揭秘

    阿斗虽然扶不上墙,但是诸葛亮根本没有想过取而代之,让历史没有了假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掌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很多读者会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而代之呢?毕竟那个时候很流行臣子取君主而代之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饱学儒家诗书,精通奇门遁甲、周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