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抗金:势如破竹,为何没有得到宋高宗的支持?

岳飞抗金:势如破竹,为何没有得到宋高宗的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60 更新时间:2024/2/26 3:10:43

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兵攻破,遂北宋灭亡。公元1134年,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主张北伐收复故旧失地,随后岳家军渡江北伐,金朝派兵阻击,岳家军奋勇杀敌,击败了金朝派来的联军,随后攻克登州、唐州等地。公元1136年,岳家军又举行北伐,占洛阳等地后,因为缺乏后援被迫撤回,在这次途中写下了著名的《满江红》,公元1140年,金兀术南侵,岳飞大败金军,进至朱仙镇,但是宋高宗秦桧合谋勾结陷害岳飞,公元1141年岳飞身死抗金斗争失败。

岳飞抗金失败前的火种

在建炎元年,年仅25岁的岳飞上书宋高宗表达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谏言宋高宗主持北伐,乘金朝立足未稳渡过黄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是宋高宗没有将位卑权轻的岳飞放在眼里,剥夺了其职位,而此时岳飞毫无防范之心。

在恢复官位获得兵权后,仍然上书主张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于公元1133年,宋高宗授予已经在抗金斗争中已显头秀的岳飞“精忠岳飞”四字,并为其建造府邸,岳飞拜谢:“敌未灭,何以家为?”高宗听了非常高兴,此后君臣两人关系融洽,并且将全国五分之三军权交与岳飞管辖,负责淮西等三个主战场对金作战。这段时期岳飞心情好到定点,开始将与宋高宗君臣关系想象为“士为知己者死”关系,为其抗金失败埋下了失败火种。

三个因素使得岳飞抗金斗争没有得到宋高宗支持

1.无意中一句话引起了宋高宗极度愤怒

在岳飞与宋高宗关系十分融洽之际,宋高宗召岳飞入朝商议军国大事,岳飞无意中说出了这样的话:“为收复中原和保证国家永久太平,恳请陛下早定嗣位,以安众心。”高宗听后十分不悦。至于反感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担心外臣对君主怀有二心,二是宋高宗在躲避金兵追杀时,因过度惊吓失去了生殖能力。因此,可以得知,当岳飞当时一番话引起了高宗多大的愤怒。

2.不通人情愤而辞职

刘光世作为南宋初年四大武将之一,待到政局稳定后,也逐渐萌生退意,属下五万将士成为一支不遵守军律的骄兵,于是宋高宗将这支部队交与岳飞,命他加于节制。于是遭到张浚与秦桧的抵制与谗言:“一些武将军权过大,功劳过大,就会威震人主。”高宗信以为然,于是取消了手谕。岳飞知道后,对高宗怀着一肚子怨气,但不懂推水人情。导致与张浚谈话不果而终,愤然离职而去。

3.君臣和谐关系难续

岳飞愤然辞职后,张浚多次上书弹劾岳飞,《宋史》载道:“岳飞辞职,实为要挟皇上。动机只有一个,就是处心积虑,兼并别人的部队。”宋高宗于是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令岳飞助手李若虚二人,求岳飞马上复职,若违抗严惩不贷。岳飞见李若虚二人后十分恼火,不肯就职,于是李若虚生气道:“朝廷将这么大兵权交与你,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可以跟朝廷抗衡了?”其中深藏的隐语已经预示着岳飞将来的命运。

结语

岳飞一腔报国热血因为自己不识人情,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白白浪费了,当然这也与宋朝廷奸人当朝,宋高宗听信小人之言有关,后者是主要的,一个腐朽软弱的朝廷是不可能将正义事业敬爱你吃到底的,因此,岳飞抗金失败也是必然的。

标签: 公元岳家

更多文章

  • 武松大闹十字坡,鲁智深为什么会上孙二娘的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妇人,酒店

    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看那人时……年近三十五六,看着武松,叉手不离方寸,说道:“愿闻好汉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那人道:“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纳头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识。”武松道:“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

  • 福金帝姬被金人虏去后三天未出牙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俘虏,帷帐

    说到福金帝姬估计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其实很著名的,其实也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更多的人知道她是因为她非常的惨烈了,但是又不像命运屈服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福金帝姬也非常的漂亮,但是后来话说她被人俘虏走了,结果传言很多,什么这个福金帝姬三天下不了床啊,什么这个福金帝姬三天未出这个牙

  • 宋徽宗掌上明珠福金帝姬三天没下床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公主,说法

    最近小编在看一些宋朝的历史,宋朝的历史小编不好说,但是有一个自己的感觉,那就是宋朝也有好的时候,但是也有非常悲惨的时候,所以看来看去最后就发现有人说这个福金帝姬的故事了,有的人说这个福金帝姬好像三天下不了床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福金帝姬三天下不了床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

  • 宋朝”高考“奇闻趣事:第一次考不中可以接着申请”复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士子,复试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宋代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所作的劝学诗,以中第后的丰厚物欲来劝诱士子读书。宋代对读书人的待遇是最优厚的,劝学诗中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 听说在宋朝参加”高考“得首先解决户籍得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汴梁,户籍

    听说在宋朝,除了科考以外,老百姓当官还得搞定户籍。当代的国人都深深感受到了户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拥有户口是何等有分量。从婴儿呱呱坠地,到上学、就业、购房等等可以说户籍,如影随形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户籍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国人发明出来了,帝王统治阶级需要森严的户籍管理制度去维系他们的政权

  • 宋朝“高考”趣事多,不仅有加分还有特招,场面十分热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朝廷,科举

    每年的六月,对于全国的无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个紧张的季节。十年的寒窗苦读,每一名学生都期望着能金榜题名,鱼跃龙门。在宋朝其实同样有高考,比如科举,比如从军入伍考试等等,据说,考试的过程还十分热闹,不仅有加分的,还有从军特招,而最受考生喜爱的,则是宋代的老榜制度。这三种特殊情况都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

  • 宋太祖赵匡胤随”黄袍加身“仍改不了”抠门儿“的本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祖,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家道中落的他历尽生活的坎坷,也知道了贫困的苦恼,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赵匡胤仍改不了“抠门儿”的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最便宜的青布制成的,他的衣服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十分难

  • 宋朝”高考“趣事汇总:不仅流行”榜下捉婿“还出现了科举第一位女考生——林幼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科举,考试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迟来了30天的高考依旧是牵动着无数人心情的大事情。不过今天不聊高考,小编来和大家唠嗑唠嗑高考的前身——古代的科举考试。给大家讲讲关于科举考试的那么些个有意思的冷知识。宋代科举夫婿靠抢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而再加上宋代经济发达,不少的商人都希望能够通过“榜下捉婿”的方式

  • 潘仁美本是忠君报国的良将,为何会被改成奸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将,朝代

    宋朝是我们国家朝代中最富有但是国家武力比较低的一个朝代,但是在这个朝代中,名将其实也不少,加上大宋周边的6个强大的对手,其实宋朝武将们的实力还是可以的。要提起宋朝最冤屈的名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因莫须有而死的岳飞,而说到岳飞,挨骂的就一定是秦桧。可是在宋朝时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将,他有着岳飞的功

  • 被金国俘虏宋徽宗,为什么还生了十几个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妃嫔,上京

    北宋靖康年间,金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军攻入汴京开封,俘虏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北宋灭亡。金国册封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之后押着宋徽宗、宋钦宗、赵氏皇室子弟、妃嫔、大臣等北还,还将汴京城洗劫一番,带走无数钱财珠宝。“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