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枢密使和太尉分别是什么职位?枢密使与太尉哪个权力更大?

枢密使和太尉分别是什么职位?枢密使与太尉哪个权力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4/3/28 3:50:26

枢密使和太尉有什么区别?枢密使与太尉的权力哪个更大?关于枢密使与太尉的比较,历史资料马上为你解答:

枢密使和太尉有什么区别?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宋朝初年:

1、枢密院是掌握“兵柄”(但主要是操练,训练士兵),调兵之权还是在兵部的。

2、“以殿前都候郭逵为之,又以逵判渭州”从同签书枢密院事这个事例。枢密使也可能只是个官衔,表明俸禄级别,而真正却是“判渭州”,枢密使只是类似个官或者职,不是差遣,不一定就是个实际的官(宋代“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位。)比如大理寺少卿光禄大夫知沧洲事,其实就是个沧州知事,并不是在中央做官。

3、最后,还有枢密院下属还有“三司”在(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殿前都指挥使司、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他们主要负责实际作战。

总之枢密使想要出征在挂个差遣的衔就行,但是,枢密院和中书门下作为中央部门“二府”,一个管军、一个理政,主要还是以坐办公室为主。

太尉在宋代的“官、职、差遣”体系中是“官”,只表示官员本身的身份和级别,类似今天的军衔,并没有实际职务。其品阶在北宋中前期是三公之一,应该是正一品或从一品,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一度撤销,宋徽宗时恢复,为正二品。

相反,枢密使是“差遣”,是两宋的最高军政机关首长,但是枢密使这个职位本身没有级别,其级别是靠担任这一职位的官员本身的“官”来决定的。

举个例子:狄青出任枢密使的时候,他的“官”是护国军节度使,从二品;另一位北宋名将郭逵出任枢密使时,他的“官”为检校太保,正二品;而南宋的韩世忠出任枢密使时,他的“官”已经是正一品的太保了。

枢密使与太尉的权力哪个更大?

北宋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执政)。枢密使,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都是副相(执政)。三司使位次副相(执政)。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

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因宋朝定例以太尉(正二品)为武官的最高等级,故习称高级军官为太尉,蔡京童贯.高俅、排位,第一是蔡京,左仆射(宰相)、太尉(虚衔)、太师(虚衔)、童贯第二,枢密使(副相)太傅、高俅第三,开府仪同三司(寄禄官)。

所谓殿帅府太尉宋代根本没有,宋代称统领禁军的殿前司长官都指挥使或殿前指挥使为殿帅,高俅的职位应该是禁军殿前司都指挥使或殿前指挥使。

在我国现今,无论是国防部长还是总参谋长都无权直接调动军队,这个权力直属中央军委,营级以上部队的调动须由军委亲自主席批准。

宋代“太师”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一,正一品,高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所以相当于宰相。但当初宋太祖唯恐宰相权柄过大,不利于皇帝专制,因而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所以,《水浒》中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职位相当,但蔡京略高半级。

太尉是三公之一,一般可定为正二品。显然,这个职位比宰相、枢密使要低一级。如果把枢密院比作中央军委的话,那末,不妨先把“太尉”的职权比作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但是,他又比现在的“防长”、“总长”的权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他就有权随意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姑且算是中央军委常委兼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吧。不管怎样,宋代的太尉很难有特别贴切的现代职务做类比。

标签: 枢密使太尉

更多文章

  • 岳飞为什么这么仇恨金兀术?金兀术的名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代,祖先

    金兀术和岳飞,一位是金王朝的开国英雄和功臣之一,一位是爱国主义的将领之一,在宋金之间相对的时间里,他们在战场上交战过多次,每一次都有各有自己的胜利或失败。目前,许多文学小说、电影和电视作品在展示这段历史时总是喜欢为岳飞和金兀术安排针锋相对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解,毕竟只有在小矛盾积累成大矛盾之后,

  • 背嵬军是整个岳家军的精锐 背嵬军拥有的兵力到底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家,军队

    对背嵬军兵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南宋初期的历史上,曾经与北方的金国爆发了长期的战争。当时,北方的金国拥有完颜宗弼等名将,但南宋方面也不是软柿子,拥有岳飞、刘琦、韩世忠等大将。其中,岳飞的军队是主力。当年,岳家军堪称兵强马壮。岳家军总计下辖12个军,背嵬军是整个

  • 赵光义夺位黑历史,兄弟情变成一场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后,遗诏

    赵匡胤在登基第二年,就册立了弟弟赵光义为储君的身份。但令人看不懂的是,他其实有个大儿子和小儿子,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册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但是却坚持提拔自己的弟弟。据赵匡胤自己给出的理由是他看到弟弟身上的天赋远比他高。兄弟感情也不是完全靠谱的,真正靠谱的东西是赵匡胤的老妈留下的一份证据。公元961年,也

  • 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篡改史书,重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兵变,王朝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继位没有遵循我国历史上常见的嫡长子继承制,反而是采用了极为罕见的兄终弟及制,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后世文人学者对他的继位备受质疑,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正是那晚的“烛声斧影”,才有了他坐上皇帝宝座的机会。正是他这种不合常理的继位方式,使得他自己也惴惴不安,因此他才会通

  • 宋仁宗为什么一怒下令斩了大将黄德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敌军,骑兵

    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仁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仁宗朝,宋军和西夏在三川口进行了一场战争,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没有打过一个小小的西夏,战争的结果是以宋军的完败而收场。交战的双方主帅,宋军是延州知州、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而西夏那边是李元昊亲自挂帅。公

  • 他差点被皇帝当猪杀掉;称帝后,他举起了屠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侄子

    说起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的帝王,我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越王勾践,但下面这位皇帝的遭遇要比勾践凄惨得多,在他翻身之后,他的残暴复仇也来得更加血腥。他生于帝王之家,长得白白胖胖。即位前,他遭人猜忌,被脱光衣服关在“猪圈”里,扮的是猪相,吃的是猪食,任人羞辱,任人打骂,甚至几次险些被当做猪杀掉,是个可怜巴巴的

  • 西夏皇太后为情夫所杀,宋仁宗为何辍朝一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情夫,戒坛

    埃及艳后作为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女性统治者,相对于其政绩,人们似乎更加关心的是她的艳史,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位美艳无双的高层女性,她的故事相比于埃及艳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西夏开国皇帝李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那些交出兵权的将领都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祖,兵权

    建隆元年末(960),宋太祖已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某天,他召见丞相赵普,询问为何唐末以来战争不断?又询问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这些问题恰巧也是赵普心中不停琢磨的问题,面对宋太祖的提问,赵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原因。那解决方法,就是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 一代女诗人李清照被骗婚了吗?宋朝诗人李清照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事情,正史

    关于李清照改嫁的事情,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的确是真事儿。但是由于正史上没有明确记录,而且碍于李清照在文坛上的地位,所以这件事常常被人打马虎眼,糊弄过去。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词人,但是她并没有参与到政治当中来。我们可以看看任何一部正史,几乎写的都是政治人物,所以李清照不上正史也是情有可原的。莫说李清

  • 范仲淹为宋朝做了什么?为什么说他生不逢时?只怪宋仁宗太懦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官僚,官员

    中国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们实行了很多次改革,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有些失败不是因为改革的内容不好,而是因为太好,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因此无法执行下去。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人主导的改革就是这样一次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一、改革的背景对外,大宋王朝面临西夏强兵的威胁,宋军与西夏对垒屡屡惨败,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