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仅有的明君柴荣都有哪些政绩?

五代十国仅有的明君柴荣都有哪些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52 更新时间:2023/12/21 5:12:06

五代十国仅有的明君柴荣都有哪些政绩?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候中原大地各种政权纷纷自立。这个时候的中原谈不上是一个国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争斗,已经忘记了国家的意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终于有一个英雄的人物出现了,他志在统一中原,让人们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只是如同诸葛亮一般,他也是一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哀人物。

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对五代和十国的合称。在唐朝灭亡以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在东京开封府,五代十国时期正式开始。随后陆续后梁被后唐所灭,后晋又灭掉后唐。后晋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石敬瑭死后,他的后人对契丹不像石敬瑭那般谦卑,结果被契丹夺了政权建立辽朝,同时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统一中原,与辽朝对峙。后汉大将郭威篡夺后汉政权建立后周,郭威死后,由他的养子柴荣继承了后周的政权,成为后周世宗,开始苦心经营后周政权。

乱世出英雄,但是这回只出了一个明君

柴荣,后周世宗,五代时期的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全国。在位六年,南征北战,西边大败后蜀,收获秦,凤,成,阶四州;向南摧毁南唐政权,将江北淮南十四州尽收麾下;北边攻克辽国三关三州。对内在国家治理方面整顿军队,裁减多余人员,淘汰老弱病残,招抚流亡百姓,减少百姓赋税,修订各种制度和治国法律,种种做法使得后周的政治清明,百姓富足,中原地区的经济开始慢慢恢复。

史学家称赞柴荣“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柴荣在准备攻打幽州的时候突然爆发疾病,没过多久去世了,年仅39岁,正值壮年之时。

柴荣的丰功伟业

一、励精图治,整顿军队

后周郭威皇帝死后,北汉世祖趁后周国丧之际,进攻后周,柴荣闻讯,亲自带兵迎敌。此次战役中,有很多高级将领因为害怕不应军令,没有迎战就溃败而逃,柴荣并不害怕,而是临危督战,最后大败汉军。这次战役之后给柴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结束之后,柴荣立刻整顿军队,严厉处罚不应军令的将领,并且赏赐了作战有功之人。并且命令赵匡胤在天下广招壮士,并且选择优秀的人作为皇帝的禁军,建立一支能够可以威震天下的禁军。

二、扩建东京

柴荣在位期间,东京城内道路不平,并且路上拥挤不堪。柴荣颁布了建筑东京外城的诏令,在旧城之外新建罗城,将东京扩大至原来的4倍。新城规划好各类的公共设施之外,百姓可以在剩余的土地上自行建造,给了百姓充分的自由。柴荣还对东京城内的水席景观进行了改善,使得东京府面目一新。

三、为赵匡胤建立宋朝统一中原奠定基础

柴荣在位期间,率军西征后蜀,攻克凤州,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于后周,完成了西部的统一事业。柴荣三次南征,收复南唐,并且震慑了南方割据势力,使江北淮南十四州皆向柴荣称臣。柴荣在北方的战争中,攻克三关三州,就在即将进军幽州之时,突发疾病,不治而亡。柴荣手下大将赵匡赢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得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赵匡胤直接接管了柴荣的所有军队,这些军队曾经立下的军威使得赵匡胤能够轻松的统一了中原各个政权,实现了中原除燕云十六州外的基本统一。

五代十国是封建历史上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这个时候的皇帝如同生产线一般产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新政权,但是生产线生产出的事物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也没能长久,很快就被另一个皇帝替代。直到后周政权柴荣的出现,给了这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一个统一的希望。

柴荣本身出自望族,对财富和权势不是过多的追逐,追逐更多的就是自己的统一中原的抱负,所以在他有生之年从不敢苛待时间,十五岁从军,二十四岁成为将军,三十三岁成为皇帝,并且励精图治,不敢荒废政务,只是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精明之人居然拿到的是悲剧的牌,后周基本实现了中原一统,就差燕云十六州的政权,结果英年早逝。如果柴荣能够多活几年,拿下燕云十六州之地应该不是问题,那么后周就可以实现中原真正的统一,开创一个盛世的局面,上一个做到这样成就的人就是隋文帝杨坚,当年的历史场景差一点就能重现,柴荣也差一点就能成为比肩隋炀帝的千古名帝,可是事实总是那么不如人愿。

标签: 政权皇帝

更多文章

  • 如果周世宗不罢免张永德都点检之值,赵匡胤敢兵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天子,受益人

    宋朝的立国完全得益于周世宗柴荣的这次人事改动,问题是:这个决定后周命运的“点检作天子”的牌子到底是从哪来的,到底有没有这个牌子?排除天意,就是人为,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当我们找不到明显证据的情况下,就只有从受益人怀疑起。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很明显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是赵匡胤干的吗?周世宗柴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手下无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祖,部下

    谈及“杯酒释兵权”,世人只知宋太祖赵匡胤四两拨千斤,稳稳当当的将部下的兵权聚拢到自己手中。却不知道若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引起手下哗变、造反!述说历史,我们先从后周建隆元年说起,因为这一年是赵匡胤翻身做主人的一年。他以自己优秀的编导才华,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皇帝的新装”的戏,史称:陈桥驿兵变。赵匡胤回答

  • 赵匡胤流离失所、艰难探索的那些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僧,刺史

    赵匡胤的家族迁移到开封后,开始有些落魄。19岁的赵匡胤与贺家的一个小姐结婚了,从此走向了婚姻的坟墓。家境的落魄迫使赵匡胤不得不出去打工,也说不定还有机会创业。不过此时他只是想打工而已。在起初的三年里,他去到了今天陕西、湖南、甘肃,一路漂泊,历尽千辛。痛苦的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不断的流浪,流

  • 大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为什么要立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节度使,安史之乱

    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在全国设置节度使统率诸军、镇,以此方便征调全国军队。节度使一职对一方的军队有专制的权力,“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发展到后来,节度使更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各地往往对朝廷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唐玄宗时期,

  • 赵匡胤曾密立一碑,发誓善待前朝遗孤,“仁慈”背后却是因果报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雄杰,皇帝

    传言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基业后,曾在太庙的密室中,立了一块誓碑。此碑来历颇为神秘,它不仅用黄幔遮盖,门上还有一把大锁,钥匙也被严加看管。赵匡胤还定下规矩,后代皇帝自他当上太子,就要前去恭读誓词,且虔诚无比,一拜再拜才出来。为了不泄密碑文,同去侍奉的小黄门专挑不识字的,而且还要远远站着,以防泄露天机。

  • 一位老人向赵匡胤要官做,赵匡胤听完老人的话,毫不犹豫给个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郡县,父亲

    唐末时期,节度使的隐患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朝廷根本无力控制节度使,最终间接的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唐朝灭亡之后,就出现了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这就是五代十国。现如今人们对五代十国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从公元907年一直到公元979年,都是处在大分裂时期,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改变了这样的格局。此人就

  • 宋朝官帽都有大翅膀,真是赵匡胤篡位后,怕别人议论才设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臣子,帽子

    是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宋代的官员帽子上也有两根长长的耳朵,而且好像越是级别高越是挺阔直,这种帽子简直可以被称为宋代独有的官帽。有人想问,为什么宋代官员的帽子是这个样子呢?有人讲了你们知道吗?这种帽子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赵匡胤当年是篡位起家的,本来是大周朝的武将,结果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自己篡位当了

  • 拼命的赵匡胤,为了完成梦想,付出了哪些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命官,太祖

    据《宋史》中对于宋太祖赵匡胤的记载:“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一位武将出身的皇帝,赵匡胤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众皇帝中也算是很有名了。然而只知道他如何得到皇位的人,可能会认为他这皇帝之位

  • 一个成就赵匡胤千秋伟业的人,其后人境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养子,百姓

    赵匡胤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位伟人,其开创大宋王朝,实现祖国统一。但是有这样一位才能卓越,但英年早逝的人,被赞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个人就是柴荣,一个成就赵匡胤千秋伟业的人。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十年,那统一天下的可能就会是他而非是赵匡胤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让我们先分别看下柴荣简介及赵匡胤成长史。柴荣自幼追随

  • 三分钟了解赵匡胤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公元,节度使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当时的中原王朝正统为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籍,洛阳夹马营(今瀍河区)生人。父亲赵弘殷,曾任后汉护圣都指挥使。后周时,参与与南唐的淮南之战,封天水县男,拜检校司徒,与赵匡胤同掌禁军。宋朝开国,追封宣祖。公元948年,赵匡胤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随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