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在曹操面前不堪一击,为何能击败公孙瓒等强敌,割据北方四州

袁绍在曹操面前不堪一击,为何能击败公孙瓒等强敌,割据北方四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4/2/10 15:28:13

在汉末群雄混战初期,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曾经显赫一时,甚至一度被各路英雄公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但官渡之战中,他率领10万精锐,竟然被曹操万余大军一战而灭,彻底暴露出外强中干的“草包”本质。那么,如此一个“绣花枕头”,为何能够在黄河以北连续打败各路对手,拿下青幽并冀四州呢?

其一是冀州牧韩馥,“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他是当时的杰出之士,也是天下闻名的所谓“豪杰”。不过他是“袁氏故吏”,曾经常年在袁绍的叔叔袁隗身边做官,与“汝南袁氏”这个显赫世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感念袁氏旧恩”,竟然不听部下劝阻,将兵精粮足的冀州之地拱手送给了袁绍。

其二是幽州牧,系东汉王朝宗室出身,其祖父刘嘉曾担任过之一的光禄勋。除了显赫的出身外,其本人“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后来还曾被任命为太傅,是当时世族中的著名人物。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期间,袁绍等人甚至打算推举他登基称帝,以代替董卓所立的小皇帝(即汉献帝)。

刘虞和公孙瓒同在幽州,一山不容二虎。虽然刘虞官居州牧,又德高望重,但在频频遭遇乌桓、鲜卑等游牧部族南下侵扰的幽州,还是要依靠公孙瓒这样的军事将领,导致公孙瓒统帅的军队愈来愈多,陆续控制了右北平、辽西等多个郡县。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感受到威胁的刘虞集合10万人进攻公孙瓒,但他一方面要求部队“不要多伤人”,又下令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破坏焚烧城池,结果部下束手束脚,在蓟县城下久攻不克,士气低落,而公孙瓒趁机防火突袭,大获全胜。刘虞向北逃至居庸县,最后被破城俘虏。

因此,北方四强中的两强——韩馥和刘虞实际上并未与袁绍交手。韩馥属于主动缴械投降,刘虞则是被公孙瓒击败的。其后,公孙瓒虽然基本控制了幽州,但力量并未因此壮大,反而被进一步削弱,因为刘虞虽然如宋襄公一般迂腐,毕竟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公孙瓒将其俘杀后,渔阳等郡的大姓豪族纷纷起兵反抗,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刘虞旧部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4千余人。后来,一向与刘虞亲善的乌桓人也加入战团,配合袁绍大军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破公孙瓒于鲍丘,杀2万余人。

标签: 公孙割据强敌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两位绝色美人,都曾被曹操暗恋过,其中一个是他的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两位,儿媳,其中一个

    蔡文姬和甄姬是三国时期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绝色美人。两人都曾被曹操暗恋过!当初曹操拜访蔡邕,见得蔡文姬才貌出众,顿时心生爱慕,但好景不长,蔡文姬被许配给了卫仲道,次年卫仲道病亡,后来关中之乱,匈奴趁机掠走了蔡文姬,蔡文姬又嫁给了左贤王,在北方生活了12年之久,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在此期间,曹操一直没有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原因有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坐视不管,政变,发动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已经是公元249年了,离曹操去世已经过去29年了,曹操当年的老部下能活到249年的屈指可数,像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郃、许褚等等全部早就去世了,活着的除了司马懿本人之外,就只有蒋济了。而这个蒋济却在高平陵政变中站到了司马懿一边而反对曹爽,蒋济代表了曹操时代的功臣,同时也是

  • 如果孙策当时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许都,从而扭转三国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奇袭,他会,扭转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非常喜欢讨论历史世界中的“如果什么……”,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或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各种假设之所以层出不穷,也许就是那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结果的爱情,才会最让人感到浪漫而心生向往的。如果孙策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进而扭

  • 曹操的墓为什么跟儿媳妇的墓在一块?原来他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儿媳妇,不可告人,他有

    近期,关于曹操墓穴的位置引起了一番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即:曹操的陵墓位于铜雀台南部五公里位置,一个叫灵芝村的地方。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中明确提到:“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在灵芝村,且它的南方是甄后的朝阳陵。”甄后,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她原来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当年,曹

  • 曹操与刘备正统之争,“尊刘贬曹”是社会环境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统,之争,刘备

    三国历史一直是学术研究和民间讨论的热点,“尊刘贬曹”的观念在民间有着坚实的基础。虽然它与目前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我们研究历史渊源,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每当世界分裂,“正统之争”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和符坚之弟符融建议苻坚不要入侵东晋。两人反对的

  • 曹操视角下的诸侯讨董:男儿到死心如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侯,心如,视角

    虽然后来的结局并不美妙,然而当时关东诸侯声势浩大,颇有先秦时六国联盟讨伐秦国的气势,使得不可一世的董卓也开始考虑西迁,以避其锋。然而,气势汹汹的诸侯联军,却雷声大雨点小,整天“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少数几个出兵的诸侯,如曹操、孙坚,也损失惨重。然而,讨董失败之后,诸侯星散各地,却各自发光发热,相互攻

  • 用人也是一门学问,曹操为何十分天下占其八,就是对人才的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门,用人,学问

    如果要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珍贵的,除了健康之外就是人才了。人才在当今社会里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个管理者,物尽其能、人尽其用,就可以无往而不胜。细节决定成败,但人才同样也能决定成败,尤其是在古代那种战乱年代!古往今来的胜利者,抛开人品和本事,无一

  • 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看似口味特殊,背后隐藏着枭雄的不凡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处,枭雄,不凡

    提起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绝对是人们最先想起的几个之一,虽然狭义上的三国时期要到曹操去世后才正式开始,但不得不说,他确实堪称是对汉末局面影响最大的一位枭雄。自古以来,著名的历史人物除了生平事迹外,其私生活也很受世人关注,对于曹操,人们更是为其冠上了"好人妻"的称号,来调侃他先后多次纳他人遗孀为妾的行为

  • 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什么话?为什么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句,临死,什么话

    因为愚忠,一代名将蒙恬不仅害了自己,更葬送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所打拼下的大秦江山,故蒙恬虽为一代名将,然后世却少有知音,直至其死后四百余年,才出现了一位真正欣赏并理解他的“知己”,这个人便是曹操。蒙恬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满腹韬略,曾率军攻破齐国,在秦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

  • 司马懿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余人,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选择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诛杀,宗族,无动于衷

    其实我觉得大家可能有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臣子对他们的皇帝或者主家都会很忠心,虽然说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存在。譬如汉代吕雉专权时,后来被陈平和周勃联合起来恢复了刘姓江山;唐朝时也发生了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恢复了李氏江山。但是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大臣们之所以会恢复先君的江山,其实并不能够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