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孙策当时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许都,从而扭转三国局势

如果孙策当时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许都,从而扭转三国局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3/5 13:00:31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非常喜欢讨论历史世界中的“如果什么……”,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或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各种假设之所以层出不穷,也许就是那些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结果的爱情,才会最让人感到浪漫而心生向往的。

如果孙策还活着,他会不会奇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进而扭转未来的三国局势?

这个话题源自于《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孙策本人列传中,白纸黑字留下的几段话,说:孙策趁着曹操与袁绍在北方僵持不下之际,他暗地里调兵遣将,打算奇袭许都拥立汉献帝。

但是紧接着在这段文字之后,就是孙策被刺客明杀身亡,导致奇袭计划也胎死腹中。

来不及实现的英雄梦,总是那么让人惋惜。

但是我个人的立场,会认为陈寿写下来的这段叙述,有可能是个谣言。

孙坚死后不久,年纪轻轻不满20岁的孙策在江都暂时居住,而张纮刚好因为母丧就没有外出。两个人就时常相聚,讨论国家大事。

孙策说,我虽然年轻,但也是有梦想的,我打算先跟从袁术,讨回父亲的旧部队;再投靠丹阳的舅舅吴景,在那边养精蓄锐;接着用东南各地当根据地,替老爸报仇雪恨,成为在朝廷中有影响力的地方势力。张纮,你觉得如何?

这世界上,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什么目标是天长地久,永远不会变的。以三国时期的东吴来说,赤壁之战前与赤壁之战后,国内对于战略目标的讨论就有很多分歧。

要不要换战略目标,简单说,最重要的考量就是一件事:新目标比起旧目标,有没有让国家的前途发展利大于弊?

你说后方不稳,荆州未定?孙策猛的一个啪啪啪,全部搞定!什么万一袁绍打下来怎么办?没关系,首都不是已经从洛阳搬到长安,又搬到洛阳,又搬到许县吗?

孙策只要大权在手,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当首都呢?

不得不说,古人打起笔战来,有时候也是很狂的。尽管孙盛、裴松之都很看得起孙策的能力,但是切入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标签: 奇袭他会扭转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墓为什么跟儿媳妇的墓在一块?原来他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儿媳妇,不可告人,他有

    近期,关于曹操墓穴的位置引起了一番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即:曹操的陵墓位于铜雀台南部五公里位置,一个叫灵芝村的地方。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中明确提到:“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在灵芝村,且它的南方是甄后的朝阳陵。”甄后,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她原来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当年,曹

  • 曹操与刘备正统之争,“尊刘贬曹”是社会环境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统,之争,刘备

    三国历史一直是学术研究和民间讨论的热点,“尊刘贬曹”的观念在民间有着坚实的基础。虽然它与目前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我们研究历史渊源,我们会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每当世界分裂,“正统之争”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和符坚之弟符融建议苻坚不要入侵东晋。两人反对的

  • 曹操视角下的诸侯讨董:男儿到死心如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侯,心如,视角

    虽然后来的结局并不美妙,然而当时关东诸侯声势浩大,颇有先秦时六国联盟讨伐秦国的气势,使得不可一世的董卓也开始考虑西迁,以避其锋。然而,气势汹汹的诸侯联军,却雷声大雨点小,整天“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少数几个出兵的诸侯,如曹操、孙坚,也损失惨重。然而,讨董失败之后,诸侯星散各地,却各自发光发热,相互攻

  • 用人也是一门学问,曹操为何十分天下占其八,就是对人才的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门,用人,学问

    如果要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珍贵的,除了健康之外就是人才了。人才在当今社会里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个管理者,物尽其能、人尽其用,就可以无往而不胜。细节决定成败,但人才同样也能决定成败,尤其是在古代那种战乱年代!古往今来的胜利者,抛开人品和本事,无一

  • 曹操喜欢别人的老婆,看似口味特殊,背后隐藏着枭雄的不凡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处,枭雄,不凡

    提起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绝对是人们最先想起的几个之一,虽然狭义上的三国时期要到曹操去世后才正式开始,但不得不说,他确实堪称是对汉末局面影响最大的一位枭雄。自古以来,著名的历史人物除了生平事迹外,其私生活也很受世人关注,对于曹操,人们更是为其冠上了"好人妻"的称号,来调侃他先后多次纳他人遗孀为妾的行为

  • 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什么话?为什么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句,临死,什么话

    因为愚忠,一代名将蒙恬不仅害了自己,更葬送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所打拼下的大秦江山,故蒙恬虽为一代名将,然后世却少有知音,直至其死后四百余年,才出现了一位真正欣赏并理解他的“知己”,这个人便是曹操。蒙恬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满腹韬略,曾率军攻破齐国,在秦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

  • 司马懿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余人,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选择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诛杀,宗族,无动于衷

    其实我觉得大家可能有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代臣子对他们的皇帝或者主家都会很忠心,虽然说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存在。譬如汉代吕雉专权时,后来被陈平和周勃联合起来恢复了刘姓江山;唐朝时也发生了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恢复了李氏江山。但是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大臣们之所以会恢复先君的江山,其实并不能够仅仅

  • 浅谈曹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上,浅谈,贡献

    曹操在文学史上四言诗的突出贡献,还体现在他对四言诗歌的改造方面。文学史上四言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诗经》中。此后虽然不断有人写这类诗歌,但佳作却不多。尤其两汉四百年间,诗坛冷落,文人作四言诗者更为寥客。西汉初年韦孟,曾作四言诗,也较有名气。他做过楚元王傅,后又任元王子夷王、孙主戊的太傅。戊荒淫无

  •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他最喜欢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最喜欢,儿子,二十五个

    曹操的形象,在民间一直是饱受争议。受《三国演义》等小说、戏剧的影响,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冷酷无情的奸雄。为此,后世浪费的口舌很多。但是,再不好的父亲都不会对亲儿子怀有恶意。曹操对孩子也是十分喜爱的。在史料记载中,曹操的亲生儿子多达二十五位。此外,他有三个养子,还有无数像曹休一样被当作儿子关照

  • 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郭嘉和荀彧,而是这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两人,信任

    提到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曹操,相信奸诈狡猾是其无法抹去的代名词之一。不管是在被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还是在各地传统戏剧中,曹操都是以奸雄、逆贼的白脸形象示人,而狡诈的人大多都自负而多疑。正因曹操奸诈过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多疑的故事来给予印证,举例来说,他害怕有人趁夜行刺,便自称喜欢"梦中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