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卢绾和樊哙都是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何只有卢绾获封异姓王?

卢绾和樊哙都是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何只有卢绾获封异姓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73 更新时间:2024/1/16 17:52:44

卢绾和樊哙都是当初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什么卢绾获封异姓王,樊哙没有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沛县起兵的骨干,有跟刘邦同一个父亲的刘交,还有跟刘邦同一个祖父或高祖父的刘贾、刘泽等人,除了这些血亲外,还有卢绾、樊哙、萧何、曹参等一大堆朋友。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啊。

父母也好,兄弟也罢,朋友也可以,这些都对刘邦的起兵大有裨益。

这些人当中,卢绾是第一个被封王的,之后是刘贾和刘交,同为刘邦沛县起兵的骨干,为何只有卢绾获封异姓王,猛将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其实,樊哙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樊哙在鸿门宴上的精彩表现。

鸿门宴之外,樊哙的表现其实很一般,樊哙的猛,在同行中,也不是第一猛的,狱椽出身的曹参就远比樊哙要猛,曹参动不动就先登,立下的功劳也很大。

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樊哙呢?其实没多大的功劳。

以舍人起沛,从至霸上,为侯。入汉,定三秦,为将军,击项籍,再益封。从破燕,执韩信,侯,五千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看到了吗,曹参灭了两个诸侯国,为汉攻下了122个县,而樊哙呢?基本上就是跟着打,樊哙和曹参的功劳,其实是不可能比的。

曹参的功劳这么大,最后做了齐的相国,相当于半个国王,而卢绾竟然被封了王,这只能说明,卢绾的功劳远远高于曹参。

事实上,曹参的灭国之功,是跟着韩信一起干的,韩信一共灭了四个国家,即西魏、代国、赵国和齐国,曹参参与的是赵国和齐国。

而据有限的史料,卢绾也是灭了两国,即临江国和燕国,临江国是卢绾主导的,燕国是刘邦主导的,即,卢绾也灭了两国,一是主导,一是跟从,而卢绾在被封王前,一直都是汉的武将之首,为太尉。

作为上将军的韩信灭了四国,被封齐王后迁徙为楚王,灭了两国的卢绾理应被封王,这没什么意外的。

事实上,汉初被封王的,要么本就有国,要么有灭国之功,韩信、卢绾都有灭国之功,刘贾也有灭临江国的功劳,韩王信灭了韩国,彭越本就是实力派,虽没有灭国,但所攻占的土地足以称王,英布吴芮臧荼张耳本就是国王。

刘肥虽然没有灭国之功,但是刘邦的长子,甚至有可能是嫡长子。刘交虽然没有灭国之功,但刘交是刘邦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又是刘邦的弟弟,被封王理所应当。

当然了,刘邦的二哥刘仲是不应该被封王的。

而樊哙跟卢绾、刘交等人比起来,既没有那么高的功劳,又没有刘交、刘肥那样的血缘关系,因此,樊哙不能也不可能被封王。

参考资料:《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荆燕世家》、《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标签: 沛县骨干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最先发动起义,为何最终成功反秦的是项羽、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功,发动,起义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最先发动反秦起义的是陈胜吴广,但最后军力最强的是项羽和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读中学时,学过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在那篇题为《陈涉世家》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陈胜少有大志,自比鸿鹄,和吴广一道喊出了王侯将相

  • 成蟜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选择叛秦降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怎样,选择

    成蟜乃是秦始皇的弟弟,然而获封长安君的他,却在率兵进攻赵国之时突然叛秦降赵,至于其中的原因,却始终难有定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目前关于成蟜投敌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但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皆不可信,成蟜的叛逃应该另有原因。关于成蟜的记载实在太少,叛逃原因主要有两种说

  •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何会流落到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氏璧,流落,楚国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能够完全理清这个故事前因后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赵国的?又如秦昭襄王为何非要将“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和氏璧”为何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今天,

  • 安庆城北之战:程学启、叶芸来,两位连襟的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叶芸来,广西人,是“老兄弟”,隶属陈玉成部,骁勇善战。安庆,英王陈玉成的大本营,也是天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镇守安庆,叶芸来在陈玉成的眼中,自然就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铁杆亲信。试想,若非亲信,谁让你看守家底呢。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早年不务正业,后投奔太平军,还带来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 3000年前姜子牙曾说:此地有宝,可及万代子孙,1988年后灵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在3000年前曾说的一句话在千年后应验,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又是如何应验的?关于姜子牙的很多传说流传至今,让很多人生疑:姜子牙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周武王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后,开始分封诸侯王,姜子牙对周朝的贡献功不可没,他被分封为诸侯王,封地是潍坊昌乐营丘,而他则是齐国的君王。姜

  • 建川博物馆内现场“淘宝”好热闹 ,第十三届红色文物交流会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参与本届革命文物收藏交流会的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赵一曼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西充县文物局等近80家文博机构的负责人。近

  • 三、周朝八百年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百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周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耕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业生产也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工合作方式以及农产品的交换方式等方面。其次,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与周朝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

  • 周武王为什么没有对因伤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是以各种象征形式呈现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个历史之谜——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殷商和周朝的历史背景。在殷商时期,商汤、太甲等先代王朝统治下,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是后来的商纣王却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导致天下大乱。周武王得到商朝

  • 二、周朝八百年历:《周王权的衰落,礼乐崩坏,诸侯崛起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讨论:一、西周初期: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以王为中心,采用了分封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保持王朝的稳定和统治。官职制度的建立也为王朝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提供了一定的

  • 一、周朝八百年历:《西周初期、中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的封建制度有几个,西周时期的行政制度,周朝的封建制度和后世区别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前半期):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他采用了殷商时期的封建制度,即通过封爵的方式掌握地方政权,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在这一阶段,封建制度主要是通过赏赐土地和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