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胜吴广最先发动起义,为何最终成功反秦的是项羽、刘邦?

陈胜吴广最先发动起义,为何最终成功反秦的是项羽、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2/29 0:21:51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最先发动反秦起义的是陈胜吴广,但最后军力最强的是项羽和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读中学时,学过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

在那篇题为《陈涉世家》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陈胜少有大志,自比鸿鹄,和吴广一道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率众于大泽乡举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敢于反抗暴政的平民,陈胜吴广的举事,接连取胜,到达陈县后,便称了王。

课文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

陈胜、吴广后来哪去了呢?吴广被部下所杀,陈胜兵败出逃,被车夫所杀,从陈胜在陈县称王,到陈胜兵败被杀,前后仅半年时间。

为什么陈胜吴广没能坚持到最后,为什么最后摘桃子的,会是项羽和刘邦呢?

陈胜、吴广之所以会失败,主要问题在于他们自身,他们遇到了正确的臣子,但却没有采纳臣子的正确意见。

陈胜、吴广的臣子中,有一个人叫张耳,还有一个人叫陈馀,张耳、陈馀两个人,都是当时的贤人,有贤名也有见识,陈胜于陈县称王前,曾征求过他们两人的意见,他们两个毫不迟疑地指出,称王不是时候。

在张耳陈馀看来,虽然起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离最终的成功还很遥远,如果不把秦给彻底灭掉,将重蹈六国的覆辙,因而,称王之事当缓刑。

张耳、陈馀认为,陈胜最终的成就,不应当仅仅是做个王,而应当是做天下共主,成为、舜、禹乃至秦始皇那样的人物,故而,陈胜应当利用秦的惯性思维,大封六国之后,使秦的注意力放到六国之后的身上,如此,关中必然空虚,陈胜则可趁机入关,抢占关中,进而以关中为根据地,号令六国之后。

应当说,张耳、陈馀二人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陈胜按照张耳、陈馀的计划,一方面给秦树立了众多强敌,另一方面为自己增加了很多盟友,使秦的火力大为分散,陈胜则可继续打着诛暴秦伐无道的口号,西进关中。

然而,张耳、陈馀的好建议,并没有被陈胜所采纳,陈胜还是自顾自地称王了,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欲望,没法团结起民心来。

相反,项羽、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项羽和刘邦走了张耳、陈馀为陈胜所指的路。

当时,项羽和刘邦都是项梁帐下的将军,项梁把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的所有将军们召集到一处,议事。所谓议事,就是商议商议,他项梁是否可以顶替陈胜称王了。

关键时刻,居巢人范增站了出来,范增指出,陈胜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拥立六国之后,尤其没有拥立楚国之后,无法团结楚地的民心,如果项梁想要击败暴秦,必须要拥立楚国王室后裔。

项梁认为范增的意见是正确,于是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

后来,项梁战死,熊心则派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攻秦,项羽战河北,刘邦战河南,最后,刘邦入主关中,之后短暂地被封到巴蜀,旋即攻下关中,并以关中为根据地,东争天下。

也就是说,陈胜虽然败亡了,但当年张耳陈馀为陈胜所指的正确道路,并没有随着陈胜的败亡而消失,而是被汉高祖刘邦所复制粘贴了。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标签: 成功发动起义

更多文章

  • 成蟜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选择叛秦降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怎样,选择

    成蟜乃是秦始皇的弟弟,然而获封长安君的他,却在率兵进攻赵国之时突然叛秦降赵,至于其中的原因,却始终难有定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目前关于成蟜投敌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但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皆不可信,成蟜的叛逃应该另有原因。关于成蟜的记载实在太少,叛逃原因主要有两种说

  •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何会流落到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氏璧,流落,楚国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能够完全理清这个故事前因后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赵国的?又如秦昭襄王为何非要将“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和氏璧”为何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今天,

  • 安庆城北之战:程学启、叶芸来,两位连襟的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叶芸来,广西人,是“老兄弟”,隶属陈玉成部,骁勇善战。安庆,英王陈玉成的大本营,也是天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镇守安庆,叶芸来在陈玉成的眼中,自然就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铁杆亲信。试想,若非亲信,谁让你看守家底呢。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早年不务正业,后投奔太平军,还带来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 3000年前姜子牙曾说:此地有宝,可及万代子孙,1988年后灵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在3000年前曾说的一句话在千年后应验,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又是如何应验的?关于姜子牙的很多传说流传至今,让很多人生疑:姜子牙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周武王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后,开始分封诸侯王,姜子牙对周朝的贡献功不可没,他被分封为诸侯王,封地是潍坊昌乐营丘,而他则是齐国的君王。姜

  • 建川博物馆内现场“淘宝”好热闹 ,第十三届红色文物交流会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参与本届革命文物收藏交流会的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赵一曼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西充县文物局等近80家文博机构的负责人。近

  • 三、周朝八百年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百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周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耕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业生产也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工合作方式以及农产品的交换方式等方面。其次,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与周朝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

  • 周武王为什么没有对因伤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是以各种象征形式呈现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个历史之谜——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殷商和周朝的历史背景。在殷商时期,商汤、太甲等先代王朝统治下,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是后来的商纣王却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导致天下大乱。周武王得到商朝

  • 二、周朝八百年历:《周王权的衰落,礼乐崩坏,诸侯崛起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讨论:一、西周初期: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以王为中心,采用了分封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保持王朝的稳定和统治。官职制度的建立也为王朝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提供了一定的

  • 一、周朝八百年历:《西周初期、中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的封建制度有几个,西周时期的行政制度,周朝的封建制度和后世区别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前半期):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他采用了殷商时期的封建制度,即通过封爵的方式掌握地方政权,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在这一阶段,封建制度主要是通过赏赐土地和爵

  • 2800年的西周鸡蛋,看起来跟刚下的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距今2800年的西周鸡蛋,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鸡蛋,其形状能够完整的保存到现在堪称奇迹。盛放“西周鸡蛋”的陶罐出土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的一座西周墓葬,学名为“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陶罐出土时,考古人员意外发现里面居然装满了鸡蛋。这些鸡蛋蛋壳很薄,直径在3.1到4.2厘米左右。由于年代久远,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