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氏春秋》强调天命所归,秦朝统治者渴望自我神化

《吕氏春秋》强调天命所归,秦朝统治者渴望自我神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88 更新时间:2024/2/5 22:01:46

[var1]

“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

秦王族不仅通过占有神圣物诸如“玉”等来建构自己的神圣王权,也通过对自身的“神化”而达到同样的目的;诸如用“受命于天”、“受天命”等一些词强调自己政权的来源,也用“天子”、“祖龙”以及“皇帝”等一些称谓来称呼自己。《吕氏春秋》“十二纪”中的每一纪都提及“天子”如应时而动,他的行动保持着与太阳运行方位同步的变化。

《吕氏春秋》中将“始皇帝”称为“天子”,而“天子”则往往是“受天命”的君主,始皇帝在传国玉玺上所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即是明证。而秦在早期就有了僭越之心,“受天命”这样的字样也屡次出现在青铜器物上。着与太阳运行方位同步的变化。

而将君主与“天”或“神”联系则不只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许多早期的国家社会皆同意宇宙秩序的存在,生活的幸福安康、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存续皆有赖于此。他们也认为统治者——不论是法老、皇帝或国王——皆具有一个特殊的角色,亦即神所指定的身份、地位,为了试图维持这个位阶及确保其利益,必须使其子民感受到他(或她)是位神授的领导者。这样,通过与“天”和“神”联系,“天子”便具有了上天赋予其的“神性”。

除了被称为“天子”之外,帝王还将自己比附为“龙”,从而有了“真龙天子”一类的说法,如始皇帝就被称为“祖龙”。

“始皇帝”被称为祖龙可能并非空穴来风,最有可能的是始皇帝以“龙”自称,由此民间才有称呼“始皇帝”为“祖龙”的说法,而“始皇帝”的“始”与“祖龙”的“祖”在字义上完全对应似乎也有着一定的提示。

[var1]

“充满神奇色彩”的始皇帝

“帝”一词在早期是带有神话色彩。《吕氏春秋·古乐》出现了两个帝,一个是“帝”,另一个则是“上帝”。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帝尧是人王,与黄帝颛顼、喾、舜等构成五帝的世系之一。而“上帝”则往往与“昊天”等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属于“神”的系列。

除此之外,按照吕思勉、冯时等学者的说法,“帝”字最初的含义是指“花蒂”,引申为宗祖神。“原始的以花蒂之象的‘帝’作为宗祖神的观念无疑来源于古人以植物的干枝本末比附宗族繁衍的奇妙想象。而花蒂连接本干,为生花生果的根本,所以‘帝’有根本的意义。”而随着宗教观念的加强,“帝”也由表示“宗祖神”开始向指代“天帝”演化的趋向。

帝由人祖而提升为万物之祖的至上神,意味着人祖与至上神之间具有嫡系血缘关系的观念从此便建立了起来。这种宗教观一旦形成,当然不可能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泯灭,相反,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一切新生人王必然认祖于帝,且诩为天神上帝的直系子孙,从此造成了一种人王受命于天的独特天命观。

天神称帝,而先祖死后必将升天,可以配帝,并侍于天地左右,也能同帝一样降福作祟于殷王,当然仍可以沿袭帝的称号,既然天神与人王都可以称帝,于是殷人在天帝的帝上加一个‘上’字,在人帝的帝上加一个‘王’字,用来区别天神与人王的不同。”

徐旭生先生则认为在原始公社时代的末期,宗教势力很庞大,专名前面加一‘帝’字,很恰切地表明他们那半神半人的性质。帝就是神,单称帝’或加一字作‘皇帝’,而下面不系专名的,均指天神,并无真实的人格。

可是帝下带有专名的却是指的人神,他们虽说‘神’气十足,而人格却并非子虚。这种带有人格色彩的“帝”则往往能与历史相联系,进而在历史上构成了不同的派系。

《吕氏春秋》中即有两种不同的帝王世系:第一种五帝体系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第二种帝王世系则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三皇”也往往能与历史相联系,《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即提到古时候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秦始皇认为他自己统一天下这种丰功伟绩远胜于“三皇五帝”在世时的功绩,于是便将传说中的“三皇”与“五帝”的名号合并。

[var1]

“记录神化历史”的宗庙祠堂

神话与历史,在现今的学科建设中是两个分属于不同门类的学科。然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是不分学科的,诸如神话与历史,在现实就往往混杂在一起,难以分清彼此。陕西、山西两地民间中流传的扶苏故事就是这样的例子。

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扶苏因为劝谏而被贬于上郡(今陕西绥德)一带监军。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始皇帝出巡至沙丘病重。驾崩前,“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而“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赵高、李斯担心扶苏即位后于己不利,便怂恿胡亥即位并伪造诏书,后杀扶苏,登临人极。扶苏在秦时就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代代口传之下,扶苏的故事则更多地带有了神话色彩。

祠堂,一般是供奉逝去的“人”(包括祖先、英雄等)的地方,古代文献记载的祠堂与明代以后出现的祠堂,在皆为祭祀场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含义又有所不同:古代的祠堂主要是指名人祠堂,明代以后的祠堂主要是指宗族、家祭祀祖先的场所。总之可以概括的说,祠堂是供奉祖先或者先贤的地方。而神庙则顾名思义,是供奉神灵的地方。同一个历史人物,在民间文化中,有时被供奉在“祠堂”,有时也被供奉在“神庙”。前者更多的是将扶苏当作为历史人物来看待,而后者则更多的将扶苏视为“神明”。

神话是所有文化的源头。从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所有的文学、历史、哲学都是从神话开始的。而《吕氏春秋》则处在一个神话氛围比较浓厚的时代,这也对《吕氏春秋》文本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猛将单挑最强的三人是谁?吕布只能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猛将小编前面提到了几个,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为何能排到第三呢?小编先来简单给大家讲讲吕布,吕布出生时上空突然彩虹横现,光彩夺目,接着地动山摇,吕布母亲黄氏突感腹部异常,直接倒在了一匹布上,一会就诞下了男婴,并脐带自断,黄氏惊奇,丈夫看到后大喜,觉得儿子是神人降世,因出生在布上,遂取名吕布,

  • 汉献帝被逼禅位后,为啥不投靠刘备、光复汉室?真相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刚烈的汉献帝汉献帝的一生,乃是悲催的一生,因为他从上位,就一直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一直受到别人的掌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少人认为,汉献帝非常懦弱,没啥能耐!但事实上,汉献帝本人,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无能,他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懦弱!当年董卓入洛阳,大家都对其非常惧怕,但汉献帝的表现却非常

  • 战国四大名将3人死于小人之手,解读历史上的名将为何常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名将死于非命似乎成了无可逃避的宿命!而且这种宿命,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中的3人均死于小人之手,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里的“小人”其实等同于今天我们常说的“奸臣”,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也不会在战场上立功建业,只是凭借一肚子坏水,极尽蛊惑君王之能事就屡屡得逞,

  •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17个字遗言,说出了当年空城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死于空城计吗,司马懿为何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会信空城计

    作为超级谋士,司马懿肯定会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诸葛亮的策略。当他的军队抵达空城时,发现城门敞开,城中无人,他并没有立即入城,反而下令撤军。这一决策,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实际上,司马懿内心是警惕的,他深知诸葛亮的狡猾与聪明。他推断出这一定是一个圈套,诸葛亮可能会在背后设下埋伏,等待着自

  • 张飞不愧为顶级猛将,赵云拿不下的,他只用了一招便轻松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优柔寡断的赵云都说刘备和孙尚香之间的婚姻是虚的,他俩之间并没有多少感情,但在三国演义中,其实刘备和孙尚香是真心相爱的!刘备爱慕孙尚香的美色,而孙尚香则钦慕刘备的成熟,于是虽然孙权周瑜从中作梗,准备以孙尚香为诱饵拿下刘备,但孙尚香却不愿意配合,相反,她是全心全意的跟随了刘备,让孙权的计谋落了空个,留下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论语》相信每一个人都学习过,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后人们根据孔子的言行而整理出来的一篇处事著作,里面包含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孔子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个7岁的孩子,听到“天上有多少颗星”的回答,拜了这个孩童为师。那孔子是怎样一个人?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圣人。[var1]孔子其人孔子本

  •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该相信《山海经》异兽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异兽录恶心阵容,奇珍异兽山海经,三星堆考古最新发现题目

    “真卡通”、“真复古”、“没想到今天的时尚,古人3000多年前就玩过了”、“有人说时尚是轮回的,这次我相信了”……三星堆出土的小动物,就这样引发了网友的一片热议。相信这些小动物的出土,已经粉碎了很多人的旧有认知——你应该相信《山海经》异兽的存在了![var1]1、《山海经》异兽为何屡被质疑《山海经》

  • 三国演义:害死诸葛亮的真正凶手是谁,有人说那个人的嫌疑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大诡异之处,诸葛亮的老婆,司马懿穿女人衣服嘲讽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大限到达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上天的旨意不可违背,祈禳之法失效。他料理了自己的后事之后就过世了。书上写的确实很简单,表面上看起来是魏延害死的,但是我们深入的分析一下,害死诸葛亮的凶手到底是谁?魏延只是步伐是紧了些,难道这就能逼死诸葛亮吗?不可能啊。害死诸葛亮的真正凶手有三个,为什么这样说

  • 魏蜀吴三国武将战力比拼,曹魏战将能否力压蜀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前两个没有疑问,第三个选项,我在张辽跟曹仁之中犹豫了一下,还是选了曹仁,毕竟曹仁面对的周瑜、二爷、三爷这些要比十万强几个维度了,而且作为南部战区的总司令,曹仁打的硬仗还是要更多。蜀国这边,基本上也不会有疑问:亮亮,备备,二爷。其实三爷的战绩也还是很不错的,以不算优势的兵力暴打过善用兵的张郃,长坂坡名

  • 商鞅变法时很残暴,发明凿颠之刑有多残忍?比他遭受车裂还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变法刑罚严苛,商鞅车裂图片,商鞅变法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和佛赏花去/文小时候上历史课都学过商鞅变法,那时候商鞅在心中是个伟大的人物。秦孝公重用商鞅,使得最穷最弱的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商鞅最终却遭受车裂之刑,让人痛心。长大后,再看商鞅变法也发现其残暴的一面。商鞅变法迷信暴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