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被逼禅位后,为啥不投靠刘备、光复汉室?真相很残忍!

汉献帝被逼禅位后,为啥不投靠刘备、光复汉室?真相很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2/5 22:01:18

刚烈的汉献帝

汉献帝的一生,乃是悲催的一生,因为他从上位,就一直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一直受到别人的掌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少人认为,汉献帝非常懦弱,没啥能耐!

但事实上,汉献帝本人,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无能,他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懦弱!

当年董卓入洛阳,大家都对其非常惧怕,但汉献帝的表现却非常从容得体,连董卓都为之一震,没想到还没有做皇帝的汉献帝,气场便如此之大!等到汉献帝被扶上皇位后,他的表现其实也是可圈可点的,甚至于说,汉献帝的表现还是一个有为之君,若不是他身处东汉末年,他绝对可以成为一代明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直有不少人愿意追随汉献帝!

除了比较有能力,汉献帝本身还是非常刚烈的,他一点也不懦弱!李傕郭汜手中逃出来后,汉献帝选择了曹操作为他的支持者,希望曹操帮助他复兴汉室,但曹操却并没有像汉献帝想象中的那么忠诚,于是汉献帝直接和曹操撕破脸皮,他在曹操觐见时,直接命手下将斧头架在曹操的头上,威胁曹操对自己效忠,差点把曹操给吓死!

自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单独面见汉献帝了,他甚至在外另立朝廷,和汉献帝分庭抗礼!曹操的这个行为可把汉献帝给气坏了,于是在汉献帝的默许下,建安五年(200年)出现了“衣带诏”事件、建安十九年(214年)出现了“伏皇后”事件、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医令吉本”事件,而这些事件的目的都是诛杀曹操,可见汉献帝是多么的刚烈,他自始至终都不甘心当一个傀儡,他一直想要夺回大权!

遗憾的是,汉献帝的实力相比于曹操还是太弱了,最终汉献帝还是失败了。等到曹操去世,曹丕上位,直接逼迫汉献帝退位,汉朝彻底灭亡!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了,既然汉献帝聪明且刚烈,那么他为何不在退位之后,直接跑到刘备那里去?这样汉献帝不是可以重新扯起大旗、复兴汉室吗?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汉献帝之所以不去投靠刘备,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一、汉献帝被严密看守

汉献帝并非懦弱之人,所以表面上他是自愿禅位于曹丕,但实际上他肯定不甘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丕对汉献帝一直都没有放松警惕!

汉献帝退位之后,虽然曹丕封他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貌似允许汉献帝在封地称王称霸,但事实上,这都是假的,这是曹丕做给外界的人看的,想以此凸显自己的大度!

大家都知道,曹丕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小气,他对自己家人尚且小气吧啦的,对待汉献帝这个敌人,他怎么可能那么大度?所以说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汉献帝虽然被封为山阳公了,但实际上他处处受到曹丕的监视!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别说逃离封地了,就是想寄一封书信出去,都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说,即便汉献帝想要逃到蜀地去,想要去投靠刘备、光复汉室,他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曹丕决不允许汉献帝离开自己的眼皮!一旦汉献帝离去,那么曹丕就真有可能会被宣布成乱臣贼子,失去人心!

二、刘备并非表面上那么仁义

有人会好奇,虽然汉室已灭,但忠于汉室、同情汉室的人也不少啊,虽然曹丕严密监视,但汉献帝未必没有机会啊,他为何不尝试一下,逃往蜀地呢?

事实上,汉献帝之所以不这么干,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刘备的为人,知道刘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仁义!

世人皆知刘备仁义,一心忠于汉室,但攻打益州刘璋的这一战,已经将其虚伪的一面撕破,让众人看到的他的假仁假义!当年刘璋好心好意邀请刘备入蜀,没有丝毫亏待刘备,结果刘备反手就偷袭刘璋,窃取了刘璋的大权,这绝非仁义之人能干出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在和刘璋翻脸后,刘备并没有丝毫痛心疾首的表现,反而是开怀畅饮,以至于连庞统都看不下去了,令人大跌眼镜!从这件事情便可以看出,刘备前期的仁义,其实都是装的,他本身也是一个枭雄,只不过他掩饰得比较好,一直没有暴露自己的真面目,忽悠了不少人!

除了虚假的仁义,刘备这个人也并非真心忠于汉室,或者说刘备并非忠于汉献帝的这个汉室!在刘备的心目中,只要是刘家人创建的汉朝,都是汉室!

当年汉献帝被逼退位,天下都盛传汉献帝被曹丕杀了,于是刘备直接以此为契机,创建了蜀汉,令很多人不爽!老百姓不了解汉献帝的生死,胡咧咧,你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吧?曹丕又不傻,他怎么可能杀掉汉献帝,这不是自毁民心吗?但凡是个合格的王者,都不会干这种傻事吧?刘备那么厉害,他怎么可能看不懂这一切?

所以说,刘备称帝这事,干得不地道!他明知汉献帝还活着,却对外宣称汉献帝死了,他自己称帝,这让汉献帝怎么看?

汉献帝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看人非常准,他既然知道刘备虚伪仁义、对自己不忠,和曹操乃是一丘之貉,他自然不愿意去投靠刘备!要是去投靠了刘备,那不是才出虎穴又如狼窝,何必呢?

三、跟着刘备成功概率不大

很多人会想,既然汉献帝刚烈,那么即便刘备对他不忠,他也应该投靠刘备啊,因为相比于刘备,其实曹丕更加可恶啊!刘备好歹姓刘,虽不忠于汉献帝,但他还是有心匡扶汉室的,跟着刘备,打倒曹丕,这更加符合汉献帝的利益啊!为何汉献帝不去投靠刘备呢?

事实上,汉献帝之所以不这么干,主要是因为跟着刘备的成功概率不大!魏蜀吴三家中,魏国的实力一直是最强的,虽然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的实力突飞猛进,但襄樊之战,直接导致关羽身死,荆州陷落,彼时的刘备集团,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了!

汉献帝这个人虽然长期当傀儡,但他本身很聪明,他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知道刘备集团不太有机会一统天下,匡扶汉室,所以不愿意去投靠刘备。因为一旦跟了刘备,日后也极有可能成为曹魏的俘虏,到时候他连基本的荣华富贵都保证不了,何必呢?

说白了,这都是无奈啊!即便汉献帝愿意去投奔刘备,而且投奔成功,以蜀汉的实力来看,也不太可能匡扶汉室一统天下,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汉献帝只能老老实实的继续当傀儡,了此残生……

结语

汉献帝失去皇位后,为啥不投靠刘备、光复汉室?真相很残忍!对于汉献帝来说,一方面他仍处于监视之中,没办法去投靠刘备,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刘备和曹操是一丘之貉,自己千辛万苦跑过去,还是当傀儡。最后,即便刘备好生待他,蜀汉集团的实力,也不太可能击败曹魏!所以说,真相对于汉献帝来说非常残忍,他的最佳决策其实就是老老实实的在曹丕手下当傀儡,这样至少还能保证荣华富贵……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大名将3人死于小人之手,解读历史上的名将为何常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名将死于非命似乎成了无可逃避的宿命!而且这种宿命,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中的3人均死于小人之手,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里的“小人”其实等同于今天我们常说的“奸臣”,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也不会在战场上立功建业,只是凭借一肚子坏水,极尽蛊惑君王之能事就屡屡得逞,

  • 司马懿临终前,留下了17个字遗言,说出了当年空城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死于空城计吗,司马懿为何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会信空城计

    作为超级谋士,司马懿肯定会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诸葛亮的策略。当他的军队抵达空城时,发现城门敞开,城中无人,他并没有立即入城,反而下令撤军。这一决策,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实际上,司马懿内心是警惕的,他深知诸葛亮的狡猾与聪明。他推断出这一定是一个圈套,诸葛亮可能会在背后设下埋伏,等待着自

  • 张飞不愧为顶级猛将,赵云拿不下的,他只用了一招便轻松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优柔寡断的赵云都说刘备和孙尚香之间的婚姻是虚的,他俩之间并没有多少感情,但在三国演义中,其实刘备和孙尚香是真心相爱的!刘备爱慕孙尚香的美色,而孙尚香则钦慕刘备的成熟,于是虽然孙权周瑜从中作梗,准备以孙尚香为诱饵拿下刘备,但孙尚香却不愿意配合,相反,她是全心全意的跟随了刘备,让孙权的计谋落了空个,留下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论语》相信每一个人都学习过,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后人们根据孔子的言行而整理出来的一篇处事著作,里面包含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孔子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个7岁的孩子,听到“天上有多少颗星”的回答,拜了这个孩童为师。那孔子是怎样一个人?那么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个圣人。[var1]孔子其人孔子本

  •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该相信《山海经》异兽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异兽录恶心阵容,奇珍异兽山海经,三星堆考古最新发现题目

    “真卡通”、“真复古”、“没想到今天的时尚,古人3000多年前就玩过了”、“有人说时尚是轮回的,这次我相信了”……三星堆出土的小动物,就这样引发了网友的一片热议。相信这些小动物的出土,已经粉碎了很多人的旧有认知——你应该相信《山海经》异兽的存在了![var1]1、《山海经》异兽为何屡被质疑《山海经》

  • 三国演义:害死诸葛亮的真正凶手是谁,有人说那个人的嫌疑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大诡异之处,诸葛亮的老婆,司马懿穿女人衣服嘲讽诸葛亮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大限到达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上天的旨意不可违背,祈禳之法失效。他料理了自己的后事之后就过世了。书上写的确实很简单,表面上看起来是魏延害死的,但是我们深入的分析一下,害死诸葛亮的凶手到底是谁?魏延只是步伐是紧了些,难道这就能逼死诸葛亮吗?不可能啊。害死诸葛亮的真正凶手有三个,为什么这样说

  • 魏蜀吴三国武将战力比拼,曹魏战将能否力压蜀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前两个没有疑问,第三个选项,我在张辽跟曹仁之中犹豫了一下,还是选了曹仁,毕竟曹仁面对的周瑜、二爷、三爷这些要比十万强几个维度了,而且作为南部战区的总司令,曹仁打的硬仗还是要更多。蜀国这边,基本上也不会有疑问:亮亮,备备,二爷。其实三爷的战绩也还是很不错的,以不算优势的兵力暴打过善用兵的张郃,长坂坡名

  • 商鞅变法时很残暴,发明凿颠之刑有多残忍?比他遭受车裂还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变法刑罚严苛,商鞅车裂图片,商鞅变法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和佛赏花去/文小时候上历史课都学过商鞅变法,那时候商鞅在心中是个伟大的人物。秦孝公重用商鞅,使得最穷最弱的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商鞅最终却遭受车裂之刑,让人痛心。长大后,再看商鞅变法也发现其残暴的一面。商鞅变法迷信暴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 上级下令马上突围,韩练成故意拖延一天,结果6万大军全部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947年,正值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变为战略反攻阶段的大转折中,却发现了一件这样令人称奇的事情。就在我军与国军进行莱芜大战的前夕,国军第46军军长韩练成却神秘失踪。第46军没有主帅之后,国民党的军队瞬间乱作一团。没过多久,6万人全部被我军歼灭和俘虏,这场大胜仗彻底扭转了我军在华东方面的战局,同

  • 这位东汉高士“不因人热”,娶了个丑妻,毛主席为何赞赏他的“硬骨头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在湖北省农民协会和武昌农讲所工作时,同雅声同志多次接触,谈革命和将来,谈诗词也很投机。我们交换过各自的诗,他的名句我至今还记得:‘范叔一寒何至此?梁鸿余热不因人。’这两句用典,很融洽,很活。我看比李商隐的好。用这种诗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白色恐怖中的硬骨头精神。” 毛主席对那些具有铮铮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