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得其一就可保天下,三国初期实力最强的两支部队

得其一就可保天下,三国初期实力最强的两支部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3 更新时间:2024/1/21 21:32:36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丁原这一边,如果吕布不叛变,丁原的并州兵不被董卓吃掉,那么也就不会有董卓控制朝政为非作歹的这一段历史。

所以说汉末,三国初期这段历史其实就是两支部队,两股实力的竞争,这两支部队谁能打败谁,谁就是这个国家的老大,反之,这两支部队只要有一支支持着皇帝,那么天下就没有人敢乱动。

后来,在董卓灭了丁原以后,这制衡的力量没有了,自然他就敢取代皇帝当老大了。但是董卓忘了,他灭掉了丁原,却没有灭掉或者说是解散了并州的部队,而是靠吕布把并州的部队吃下,改编成自己的部队,而且还是交由吕布来指挥。

这里危险就出现了,吕布跟董卓关系再好,他也是来自并州系统的降将。另一方董卓手下的凉州兵则是以胜利者自居,并不怎么看得起并州兵,甚至是对吕布也一样。而身为并州的将士他们的部队被董卓兼并,自然也不会完全甘心的,又必然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这两股实力的矛盾在一次与孙坚的作战中得到了表现。这场战斗老福在前几天介绍董卓阵营中的徐荣时有提起过,当时徐荣打败了孙坚,但是紧接着,吕布就被孙坚的残兵败将给打败了。

对于这场战斗,《后汉书·董卓传》里有记载:“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董)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孙)坚追击之,轸、布败走。”

这段记载讲得很清楚,吕布被孙坚的散兵打败并不是因为实力不行,而是他的并州兵跟凉州兵在闹矛盾。最关键的是在这场战役中,吕布只是个副将,真正的领导是凉州系的胡轸,别看三国演义把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写得那么铁,实际上外来实力,而且是投降来的要想当主角那还是很难的。

我们再看看吕布在董卓手下的遭遇,《后汉书·吕布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吕布)尝小失(董)卓意,卓拔手戟掷之。”

这是因为吕布身手好,不然早就被董卓杀死了,这能叫关系好吗,这只是寄人篱下的无奈。

后来并、凉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甚至这种消息已经传到了外界,让另一个人听到了,他就是在东汉政府中身居高位而又对董卓很不满如司徒王允

接下来王允轻松搞定吕布,当然不是因为貂蝉这样所谓的美人计,而是靠着另外一个神秘的身份,那就是老乡。

这王允也是并州人,他找到吕布直接就拉起了老乡关系,把自己也当成了并州系的一分子。在《三国志·魏志·吕布传》里有这样一段话:“司徒王允以(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州里壮健,就是老乡,作为一个并州人我看到并州军被凉州军吃下,受他们欺负心里很难过。虽然王允的意图很明显,是想借吕布之手以除掉董卓。有了老乡这一层关系,王允这样跟吕布说,吕布几乎就没有退路了。他能因此杀王充,杀了他就是并州的千古罪人了。

最后董卓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被吕布杀了,但是吕布杀董卓的时候背后还站着数十万的并州弟兄。没有他们吕布武力再强,功夫再好也很难对董卓下手。

更多文章

  • 大明真正的雄主: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后开创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了所谓的靖难之役也是燕王朱棣为了掩饰自己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不过在燕王朱棣发动战争之初只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而建文帝身为当时明朝合法的皇帝,除掉已经造反的燕王朱棣的军队外,朝廷的常备军还有燕王朱棣军队的三倍之多,除了常备军外,朝廷还可以迅速从其他各地调遣地方军队勤王。那燕王朱棣究竟是为何要造反?最

  • 古人为节约书写成本而使用文言文,宋朝后也使用白话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文言文是一种书面用语,初用文言文是为了节约书写成本,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书面语言。探究文言文的缘起,其实是因为先秦时期没有纸张,人类需要在龟甲、兽壳、竹简等物品上书写,在书写的时候,难度非常大,人们需要寻找、制作一系列的物件才能为文字的书写做好准备。甚至在春秋

  • 狄仁杰死后,他儿子在遗物中发现一道奏折,暴露与武则天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狄仁杰结案写的奏折,武则天让婉儿宣读奏折

    史书中曾这样评价狄仁杰,“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敢于犯颜进谏”。意思就是,狄仁杰是一位非常正直,敢于向皇帝提出谏言的人。但是我们对于狄仁杰的印象还停留在“神探”这两字上面,因为我们对狄仁杰的认识大多都是从影视剧中接收到的。认为他是一个破案奇才,就像是西方的福尔摩斯一样。但是真正的历史中,狄仁杰虽然办过

  • 宋徽宗有多好色?被俘后依然贪恋女色,在金国生六子八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和贵族是拥有极高权力和特权地位的人物,他们通常享受到其他普通民众无法想象的权力和待遇。宋徽宗也不例外,他与他的皇帝前辈一样,享受着来自所有权力和财富的好处。然而,宋徽宗的私人生活却相当引人注目,即使在他被金朝俘虏的困境之下,他仍然保持他对女色的渴望。 据史书记载,宋徽宗是一个极为好

  • 次子武力争夺太子之位,确实为唐朝后期的动乱埋下了祸根,同意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固然是雄才大略,不过玄武门之变却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之后唐朝历代皇帝很少有嫡长子成功登基。比如李世民登基之后,最早立长孙皇后所生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按道理说李承乾是长子,而且李世民的其他几个儿子也没有他那样的战功,李承乾的地位应该是相当稳固。可是偏偏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为储位而明争暗斗,最终

  • 1139年金国主动把中原还给南宋,岳飞为什么坚决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国为什么最忌惮岳飞,南宋与岳飞的关系,岳飞攻打金国的历史意义

    金太宗完颜晟在位期间,金国坚持依靠武力扩张的国策,频频发动对外战争,并在靖康之变中一举灭掉北宋,抓走徽钦二帝。但到了金熙宗在位期间,这种局面有了微妙变化。新任皇帝金熙宗,采取了与前任大不一样的对外国策。金熙宗完颜合剌幼年时,曾经拜汉人大臣韩昉为老师,跟着韩昉学习中原汉人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 祥云浮动、衣带飘舞:唐代“飞天”形象是中国经典文化符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最能代表唐朝的花纹,中国古代飞天的例子,唐代飞天的特点

    唐代“飞天”艺术形象自自两汉以来,佛教在中国不断的传播和蔓延,佛教艺术中西交汇,融合南北,在唐代完成了本土化进程,也达到了佛教艺术的全盛。唐代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是封建时代的顶峰,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佛教寺院、石窟和其他艺术品也大量产出,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唐朝盛世风范和自由完善的精神气

  • 1418年,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去世,为何百年后嘉靖却将他移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为啥没杀姚广孝,姚广孝为何帮助朱棣造反,姚广孝杀朱棣后来怎么样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对臣子冷酷的皇帝却是一个很好、很慈祥的大家长。在他的安排下,每个儿子都受封为王,有军队保卫,有官吏照顾生活,后世子孙的待遇更是下了明文,一一安排妥当,事无世细得甚至连后世子孙应该起什么名字都想到了。可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死后还不到五年,他生前安排好的一切就全都被推翻,国

  • 灭亡的最冤枉的王朝,派100万人远征此国,此人对唐太宗说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唐朝,人人都觉得唐朝是古代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其实不然,唐朝的繁荣离不开隋朝的根基。我们不能因为隋朝存在的极短就否定它的强盛。隋文帝杨坚是一位明君,他改革军队,隋朝的兵力强盛,被突厥尊称为圣人可汗;他重视农业发展,老百姓也因此富足安康。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刚上位的时候,全国上下有四百万户,而在短短的

  • 科举制历经1300多年,哪个省份出的状元最多呢?隋文帝做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科举制度十大状元,中国最牛的古代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一共出了多少状元

    等到北宋的时候,北方产生了28位状元,主要集中在河南,毕竟那个时候北宋首都可就是在河南汴梁,自然经济文化都格外发达,状元的人数当然也就水涨船高。不过由于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北方遭受到严重的战争破坏,经济中心逐渐开始转移到南方,南方其实也出现了24位状元。据统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辽国、金国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