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丁原这一边,如果吕布不叛变,丁原的并州兵不被董卓吃掉,那么也就不会有董卓控制朝政为非作歹的这一段历史。
所以说汉末,三国初期这段历史其实就是两支部队,两股实力的竞争,这两支部队谁能打败谁,谁就是这个国家的老大,反之,这两支部队只要有一支支持着皇帝,那么天下就没有人敢乱动。
后来,在董卓灭了丁原以后,这制衡的力量没有了,自然他就敢取代皇帝当老大了。但是董卓忘了,他灭掉了丁原,却没有灭掉或者说是解散了并州的部队,而是靠吕布把并州的部队吃下,改编成自己的部队,而且还是交由吕布来指挥。
这里危险就出现了,吕布跟董卓关系再好,他也是来自并州系统的降将。另一方董卓手下的凉州兵则是以胜利者自居,并不怎么看得起并州兵,甚至是对吕布也一样。而身为并州的将士他们的部队被董卓兼并,自然也不会完全甘心的,又必然处于被压抑的地位。
这两股实力的矛盾在一次与孙坚的作战中得到了表现。这场战斗老福在前几天介绍董卓阵营中的徐荣时有提起过,当时徐荣打败了孙坚,但是紧接着,吕布就被孙坚的残兵败将给打败了。
对于这场战斗,《后汉书·董卓传》里有记载:“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董)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孙)坚追击之,轸、布败走。”
这段记载讲得很清楚,吕布被孙坚的散兵打败并不是因为实力不行,而是他的并州兵跟凉州兵在闹矛盾。最关键的是在这场战役中,吕布只是个副将,真正的领导是凉州系的胡轸,别看三国演义把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写得那么铁,实际上外来实力,而且是投降来的要想当主角那还是很难的。
我们再看看吕布在董卓手下的遭遇,《后汉书·吕布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吕布)尝小失(董)卓意,卓拔手戟掷之。”
这是因为吕布身手好,不然早就被董卓杀死了,这能叫关系好吗,这只是寄人篱下的无奈。
后来并、凉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甚至这种消息已经传到了外界,让另一个人听到了,他就是在东汉政府中身居高位而又对董卓很不满如司徒王允。
接下来王允轻松搞定吕布,当然不是因为貂蝉这样所谓的美人计,而是靠着另外一个神秘的身份,那就是老乡。
这王允也是并州人,他找到吕布直接就拉起了老乡关系,把自己也当成了并州系的一分子。在《三国志·魏志·吕布传》里有这样一段话:“司徒王允以(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州里壮健,就是老乡,作为一个并州人我看到并州军被凉州军吃下,受他们欺负心里很难过。虽然王允的意图很明显,是想借吕布之手以除掉董卓。有了老乡这一层关系,王允这样跟吕布说,吕布几乎就没有退路了。他能因此杀王充,杀了他就是并州的千古罪人了。
最后董卓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被吕布杀了,但是吕布杀董卓的时候背后还站着数十万的并州弟兄。没有他们吕布武力再强,功夫再好也很难对董卓下手。